APP下载

心衰患者诊疗须知

2022-02-07张广伟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瘀血心肌病心衰

张广伟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下降的表现,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典型的症状包括气促、乏力、心悸、下肢水肿等,病死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龄人群是心衰的高危群体。由于该病存在进展性特征,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管理与治疗。若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在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都会加重病情。另外,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稳定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心衰患者需要正视疾病,对自身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心衰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日常管理等,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心衰定义

心衰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排血量不足,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的需求,并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症状及体征表现。心衰具有明显的高龄化趋势,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

心衰的病因

心衰的病因包括心肌病变、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心肌梗死、心肌病与心肌炎是导致心肌损伤的主要疾病因素,患者的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心衰。心肌病变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心肌损害与继发性心肌损害。其中,原发性心肌损害常见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炎症、免疫性反应,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等遗传疾病,也可能造成心肌损害,诱发心衰。继发性心肌损害是指,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典型的代谢性疾病。此外,心肌毒性药物会对心肌造成一定程度损害,有时引起心衰。部分心衰的发生、发展与心脏负荷过重有关,患者的心脏、心肌结构会发生改变,以满足心脏泵血的需求。心脏代偿的能力具有一定限度,长时间的功能异常和改变,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后,心肌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导致心肌代偿能力丧失,继而引发心衰。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导致心肌压力负荷过大,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慢性贫血、甲亢引起心肌容量负荷过大,也是引起心衰的病因。

心衰的症状

心衰的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缺乏特异性,不容易被患者发觉。心衰慢性发作和急性发作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其中,慢性心衰比较常见的是左心衰,常继发右心衰,最后发展为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头晕、心慌、运动量减低,以及少尿、肾损害等。患者呼吸困难,经常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休息后可以缓解。患者发病后,会刺激支气管黏膜,或者肺部有瘀血而刺激肺泡,出现咳嗽,可咳出白色泡沫状痰液,有时带血丝。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不能满足器官、组织的血液需求量,血供不足,会导致心率加快,引起乏力、头晕、心慌,运动量减低。心衰患者的肾脏血流量减少,可引起少尿,时间一长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右心衰竭的早期征象是颈部静脉血管充盈、怒张,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是胃肠道瘀血导致的后果。患者肺部瘀血可导致右心室扩张,对左心室舒张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呼吸困难。患者会先发生双足、双腿水肿,向上逐渐蔓延至全身。体循环瘀血会导致胸水和腹水。急性心衰症状以突然严重的呼吸困难为主,伴随大汗、口唇发绀、烦躁、面色灰白;同时会不断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心衰的诊断

心衰诊断相关检查有查体、实验室检查、心脏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查体、实验室检查是初步检查手段,对可疑病例要进一步行心脏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心导管、6分钟步行试验可以了解患者心肌情况。心电图可判断心跳的节律是否异常、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导管检查可测定心室动脉压力,通过造影可对冠状动脉与心脏情况进行清晰显示。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衰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作用。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衰的治疗

急性心衰的临床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保护患者重要的脏器功能。治疗时,需要优先解除严重呼吸困难、缺氧等对患者生命有直接威胁的症状。慢性心衰的治疗要注重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根本目的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若发生急性心衰,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将患者的上躯干抬高,以半卧位和高坐位进行休息,自然垂下双腿,剪开胸前衣物,以便其顺畅呼吸;用家庭吸氧设备给患者吸氧。如患者发生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展心肺复苏。慢性心衰需要长期治疗,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利尿剂、RAAS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等。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大,用药类别、剂量上各有不同,必须遵照医嘱用药。

心衰的预后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各种可能引起心衰的心脏基础疾病,延缓疾病进展。此外,心衰患者需要预防并发症。心衰在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异常,导致外周组织器官的血供不足,器官发生损伤和坏死,常见的并发症有肾功能损害、四肢水肿、肺瘀血等。

心衰的日常管理

心衰患者要清淡饮食,少盐、低脂,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听取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的病情或需要限制饮水量。重症心衰患者需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可半卧位或高坐位休息,家属帮助进行被动运动。轻症心衰患者可适当运动,但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此外,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心衰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要了解病因、症狀、诊断、治疗、预后、日常管理,加深对疾病认识,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稳定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瘀血心肌病心衰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部采血后瘀血减少的影响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