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维A酸凝胶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2022-02-07赵小惠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皮肤病痤疮

赵小惠

摘要:目的 观察异维A酸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实施异维A酸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TNF-α、IL-6、IL-8、结痂时间、水肿评分、红斑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皮损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异维A酸在皮肤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介质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皮损症状,缩短红斑持续时间。

关键词:皮肤病;痤疮;异维A酸

皮肤病指的是出现在皮肤及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病类型有很多,大部分内脏疾病同样伴有皮肤表现。据有关资料显示[1],皮肤病诱因较多,包括因感染导致的皮肤病,例如皮肤细菌感染、麻风等,除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外,也可能导致社会歧视、社会恐慌等。因此,临床上越来越重视皮肤病的治疗。异维A酸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人工合成与天然合成,两者均为维甲酸类药物,该药物最早源于维生素A,而且是机体中维生素A经代谢形成的产物。维生素A能够保证机体上皮正常分化及增生,但是由于维生素A在皮肤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很容易被机体过量吸收,最后导致中毒的出现[2]。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异维A酸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该方法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发生率低等特点,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3]。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异维A酸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年龄(30.18±2.23)岁;患病时间(10.28±1.12)个月;观察组24例男,16例女;年龄(30.23±2.19)岁;患病时间(10.31±1.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痤疮诊断与《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4]中的相关内容相符;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具有硝酸咪康唑与异维A酸药物过敏史;合并肝、肾、心等器质性病变;具有传染疾病史;合并恶性肿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精神异常,或者存在严重心理疾病;中途选择退出;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咪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001)治疗,均匀涂抹在患病部位,待患者病情改善且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7日。

观察组:给予异维A酸(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0)治疗,体重≧50 kg者,每次30 mg,每日用3次;治疗1个月后,剂量调整为每次20 mg,每日用2次,连续治疗2个月。体重低于50 kg者,每次20 mg,每日用2次,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痊愈,皮损减少超过总皮损的90%;显效,皮损减少占总皮损的60%~89%;有效,皮损减少占总皮损的30%~59%;无效,皮损减少少于总皮损的30%。有效+显效+痊愈=总有效。

(2)比较两组炎症介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

(3)比较两组结痂时间、水肿评分和红斑持续时间。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5)比较两组皮损评分,分值越高,皮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结痂时间、水肿评分和红斑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结痂时间、水肿评分及红斑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見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皮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皮肤是保护机体的最大器官,同时也是第一道生理防线,与机体功能活动存在紧密联系。当机体在发生异常状况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反映在皮肤表面。皮肤生理保护功能包括感觉作用、分泌作用、屏障作用、排泄作用和体温调节等。皮肤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后,很可能导致皮肤病的发生。皮肤病的发生与过敏性皮炎、感染病、理化因素、食物因素、生物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痤疮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病变,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对患者病灶造成损伤,影响美观[4]。

异维A酸具有抗皮脂功效,可使皮脂腺组织减少,尽可能控制皮质的分泌。该药生物活性较强,于肝脏中与部分物质结合,能够发挥氧化反应,特别是在结合葡萄糖酫酸后,能够经粪尿排出,避免药物大量聚集在机体中。临床应严格把控药物剂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在调整药物剂量期间,通常需要考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真实状况,确保药物用量合理,但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患者不建议应用。用药过程中需每周检查一次肝功能和血糖等,一旦发现到患者情绪变化异常,停止药物的应用,并向医生反馈。采取异维A酸治疗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此时需调整药物用量,特别是在出现腹痛及耳鸣症状时,需马上向医生反馈并前往医院参与诊治,确保药物应用合理[5]。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由此可见,异维A酸的应用能够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

本研究发现,在改善炎症介质反应方面,同常规治疗药物比较,异维A酸改善效果更加明显。TNF-α大部分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属于炎症细胞因子,与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机体生长发育等有关,同时也是诱导感染、创伤及免疫应答反应的主要指标。IL-8大部分源于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该指标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属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推动中性粒细胞炎症递质的分泌,进而损伤机体组织。IL-6可能导致生物体IgE表达水平和中性粒细胞黏附能力提高,使得炎症位置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加快氧自由基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最后导致炎症反应加重。

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结痂时间及红斑持续时间更短。由此可见,采取异维A酸治疗,可及早减轻患者红斑等症状,缩短结痂时间,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7]。异维A酸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痤疮、板层状鱼鳞病、感染性皮肤病、毛囊角化并、脓包型银屑病等。该药物能够明显抑制皮脂分泌,尽可能减小皮脂腺体积和毛囊角化,最后实现痤疮丙酸杆菌密度降低的目标。临床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可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异维A酸在感染性皮肤病治疗中无抗菌作用,但是其溢脂效果显著,可尽量保证皮肤黏膜干净、干燥,发挥抗菌功效。

皮损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异维A酸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皮损症状。异维A酸可对表皮细胞终末分化阶段进行调节,尽可能减小角朊细胞平均体积,发挥抗角化作用。同时,该药物可使角质层粘聚力减小,增加皮肤失水和脆性[9]。

综上所述,异维A酸在皮肤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介质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皮损症状,缩短红斑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 马英.异维A酸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1):23-29.

[2] 邹玉清.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2):105-106.

[3] 王康民,于小璇,时晓玉,等.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9):51-52.

[4] 段姣雄,王菲菲,王瑞.异维A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J].臨床研究,2021,29(1):77-79.

[5] 吴海娟.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3):139-140.

[6] 张霓.轻中度痤疮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3):331-333.

[7] 王彩华,吴军阳.异维A酸胶丸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21,6(20):132-135.

[8] 李昕.光动力与红蓝光分别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0):3261-3263.

[9] 李小燕,程绍航,许静,等.小剂量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及炎症因子变化[J].交通医学,2021,35(3):262-264.

猜你喜欢

皮肤病痤疮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炎夏应慎防皮肤病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