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治疗脑梗死

2022-02-07周洪胜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

周洪胜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脑梗死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0%,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患者。近年来,我国脑梗死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病程相对较长,对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应当加强对脑梗死的认知,提升自我管理和保护能力,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发展,及早恢复健康。

脑梗死的认识

脑梗死的病因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属于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病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如血栓形成、动脉栓塞等。部分患者因心源性栓塞发病,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由高血压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等,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梗死症状表现

脑梗死患者初期一般意识清醒;发展到中期,会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应激性溃疡等;晚期可并发脑疝,甚至脑死亡。脑梗死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不同患者因梗死部位、面积、阻塞血管等,会有不同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在脑梗死发作前,可能会出现阵发性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麻木、瘫痪、头晕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脑梗死就医及诊断依据

脑梗死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往往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如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短暂性头晕、头痛,以及复发性肢体无力等,应及时就医。临床诊断依据为,是否存在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史;发病前存在反复的阵发性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且是否对应的脑中部位与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提示病变范围一致等。

脑梗死如何治疗

常规治疗

脑梗死往往需要按照具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基础治疗方式包括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常规治疗方案以服药或输液为主,按照不同疾病诱发的脑梗,可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大动脉粥样硬化,可在急性期3~4.5 h内使用阿替普酶、尿激酶溶栓等。如果超过最佳治疗时间,还需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使用他汀类药物,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如患者出现心源性脑梗死,由心房颤动引起,可选择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为实现脑保护,可给予尼莫地平、尼卡地平、脑益嗪、盐酸氟等钙离子拮抗剂,防范细胞内钙超载,避免发生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服用胞二磷胆碱用于稳定细胞膜;补充维生素E与维生素C,发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另外,可进行输液治疗。通过静脉注射药物,促使液体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对于部分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可输入营养液,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良好条件。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见效慢或效果差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适用情况包括: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开颅减压术、部分脑组织切除术;对较大的小脑梗死患者,会影响脑干功能,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实施后颅窝开开颅减压术,直接切除部分梗死的小脑,以解除脑干压迫;如患者出现脑积水,需进行脑室引流;如患者脑梗死后继发出血量较大,颅内压偏高,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如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超过70%,可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成形术。

中医治疗

在中医学领域,认为脑梗死的发作大多与气滞血瘀、风痰上扰、肝阳暴亢、气血不足、肝肾阴亏等相关。因此采用中医疗法时,可给予患者安脑丸、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等,发挥良好的开窍醒神功能。常用药方为黄芪30 g,丹参、葛根、首乌各20 g,广地龙、赤芍、白芍各12 g,川芎、当归、石菖蒲各15 g,水蛭、胆南星各10 g。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对药方实施加减。如肝阳偏亢型患者,加天麻10 g、钩藤12 g;血压偏高者,加夏枯草18 g、石决明20 g;痰多患者可加12 g天竺黄;大便干结患者加10 g大黄;出现面瘫症状,加全蝎10 g、附子8 g;失语患者加远志和郁金各12 g;上肢不遂患者,可加桑枝15 g、姜黄12 g;下肢不遂者,应加桑寄生与杜仲各15 g。

此外,还可采用针灸和推拿等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缓解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不利、麻木疼痛、頭脑不灵敏、肌肉痉挛、失眠等症状。或结合患者病情,采用中医外治方法,如使用耳针、胶布粘取王不留行籽,贴附在耳部穴位,进行针对性的挤按、中药外敷、熏洗等。

康复治疗

当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或偏瘫现象,可开展康复运动治疗。一般是在发病后5~7 d开展系统、规范、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电刺激、光疗、超声治疗。

脑梗死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在脑梗死治疗期间,为避免出现病情加重和复发,应注意以下事项。

(1)放松心情,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及激动情绪。一旦患者情绪过激,会导致血液黏稠,诱发脑梗死。所以,患者应做好情绪管理,放松心情,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按照患者自身情况,可进行跑步、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活动;尽量少坐多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疗效。

(3)合理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等为主,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元素,减少对脂肪和高热量的摄入;饮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忌甜食、辛辣食物,可适当食用洋葱、黑木耳、芹菜等食品。

(4)用药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如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应及早进行语言恢复训练。

总结

综上所述,脑梗死是危及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强化自我管理。在治疗过程中,按照病情及机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并注意情绪管控、适当锻炼、合理进食和遵循医嘱,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脑梗死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患者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