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要不要治
2022-02-07刘癸生
刘癸生
王大娘今年55岁,一天晨间运动后,突然出现心律不齐、胸闷乏力的症状,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心律不齐就是心脏病吗?需要治疗吗?
心律不齐属于心脏病吗
心律不齐也称为心率失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心律不齐的因素较多,患者多以胸闷、乏力、眩晕等症状为主,严重时还会出现昏厥。而在体检中,不少人通过心电图发现心律不齐,于是非常紧张,和王大娘一样担心得了心脏病。
心律不齐与心脏病的关系虽然非常紧密,但同时也与家族病史、年龄、身体状况等有关。如果年轻人出现心律不齐,且身体较为强健,那么不用紧张,这多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人体中有两套系统在工作,即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当人过于紧张时,神经就会兴奋,继而影响正常的呼吸,诱发心律不齐。而如果年龄较大,即便身体较为强健,当出现心律不齐时,也有可能是心脏病。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现心跳一快一慢的现象,就要及时警惕是否因心房纤颤、心室停搏或早搏等导致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根据心率的快慢,还可以分为心律失常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对有心律不齐的患者,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医生对病症、病程的询问,以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定心律不齐次数,判断是否有早搏、心脏停跳,还要通过抽血排除冠心病、心脏结构等问题。找到原因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律不齐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心律不齐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与患者的器质性心脏病、水电解质紊乱、身体酸碱平衡失调有关;部分患者因为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洋地黄、奎尼丁、非保钾利尿药、肾上腺素等,也可导致心律失常;也有患者因为全身性疾病、系统性疾病而影响内分泌、营养代谢,诱发心律失常。
还有部分研究发现,通过分析患者生活、饮食、情绪,证实心律失常与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情绪过激、劳动过度有关。当患者饮食中钠超标严重,血钾、血镁含量较低,也会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等症状。
心律不齐可以不治疗吗
案例中的王大娘进入医院后,医生做出了体格、心电图等检查,并询问了王大娘的初步症状、持续时间,发现她是近期才出现的心律失常。随后通过相应检查,发现王大娘是因为运动强度太大,再加上岁数大了体力不支,导致窦性心律不齐。所以,医生建议王大娘日后合理安排运动计划。做到劳逸结合。
由此看来,王大娘的心律不齐并不是病理性的,稍作歇息就可以缓解,无须治疗。上面提到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病理状态,而是由于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所引发的生理变化,这种情况很常见,不需要治疗。
但并不是所有的心律不齐经过歇息都能缓解。如果临床诊断后發现心律不齐是心房纤颤所造成的,那必须要治疗。如果患者为阵发性房颤或者初次发现的房颤,需要通过转复窦律治疗,将病理性的心律不齐转变为窦性心律,以降低安全风险;并且,此类患者还要注意与抗凝结合治疗,避免出现血栓栓塞。
在治疗病理性的心律失常时,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此外,临床中有时还会为患者提供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
心律不齐治疗不及时有哪些危害
如果患者长期存在心律失常,却又不采取治疗措施,有可能发展为心功能不全。尤其当心律失常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会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甚至出现心衰症状,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此外,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增加患房扑和房颤等并发症的风险,还会导致循环栓塞,如肾动脉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心律不齐可以预防吗
心律不齐的预防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预防诱发因素
当患者确诊后,常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忧虑等情绪。其实,发现心律不齐,除了及时就医,更重要的是预防诱因。一般情况下,心律不齐的诱因较多,包括紧张、过度劳累、消化不良、盐分摄入过多、情绪激动、发烧感冒等。患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强对病因的总结和管理,这往往比服药的效果更佳明显。
保持稳定的情绪
良好的心理状态、平静的情绪、放松的身心,都是预防心律不齐的主要方式。所以,患者要避免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不因小事斤斤计较。如果遇到影响情绪的事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宽慰自己,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欣赏球赛等。
自我监测
大多数心律不齐都会有症状,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能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般情况,心房纤颤是心律不齐的发病前兆,患者会出现心悸的感觉,中医诊脉时“缺脉”现象增加。此时,如果能及时服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将病症扼杀在摇篮中。部分患者还会根据心律不齐的治疗经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如当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采取刺激咽喉引发恶心呕吐,或者做深呼吸的动作等,能起到减缓心率的效果,对病症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合理用药
个体化用药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原则。但一些患者更愿意接受病友的意见,自行修改服药剂量或者更换药物。这样盲目的操作是极其危险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后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部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会诱发诸多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药物配伍方面的管理。
定期检查身体
长期服药或者错误服药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脏器功能,所以要加强定期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生活要规律
在日常生活方面,患者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充足的睡眠是抵抗病症的良药。同时,每日要保证适量的运动,但不要过量。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等。此外,洗澡水的温度、时间要适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以清淡为主,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加强对秋冬感冒的预防,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通过文章介绍,可以明确心律失常并不能代表心脏病。但想要了解心律失常是否为心脏病引发,还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断,并做好治疗、预防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