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密度对高温季节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2-02-07俞丽红汪炳良
俞丽红,汪炳良
(1.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311800;2.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
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var.communisTsen et Lee)是一类重要的叶类蔬菜,我国南北方均普遍栽培,在蔬菜生产和供应中居重要地位[1]。小白菜属于冷凉型蔬菜,传统以秋冬季栽培为主;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小白菜,因质地硬、粗纤维多、味微苦,常受消费者诟病。随着较耐高温的小白菜品种(俗称青梗菜)从国外(特别是日本)引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南方多数大中城市周边开始于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小白菜。21世纪后,为实现替代进口,国内不少育种单位着力于选育能够在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小白菜品种,并先后育成了一系列可以在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小白菜品种[2~4]。高温季节小白菜多数采用直播栽培(撒播),研究表明,播种密度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较大[5,6]。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菜田直播机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小白菜撒播删苗用工,同时,直播机可根据需要调节播种密度。但是,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小白菜植株大小要求不同,而且品种不同其植株生长形态也有差异,适宜的播种密度存在差异,因此,夏秋高温季节适宜的小白菜播种密度成为栽培上的一个技术关键。本试验以2个植株形态有一定差异的青梗菜品种为材料,研究高温季节播种密度对小白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夏秋高温季节小白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白菜(青梗菜)品种为夏帝和夏绿。其中夏帝引自日本,种子购自福州农播王种苗有限公司,该品种耐热性强,叶较短、直立性好、株型较紧凑;夏绿由菏泽益民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该品种较耐热,叶较长、株型较开展。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1年7~9月在绍兴如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采用跨度8 m、长60 m的钢管大棚栽培,顶膜覆盖0.07 mm的PE膜,大棚四周覆盖20目防虫网。播种前2 d大棚顶部覆盖SZW-10遮阳网(齐苗后撤除)。
每个品种设置60、80、100、120株/m24个播种密度,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者常用的播种密度(80株/m2)为对照(CK)。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0.4 m2(2.6 m×4.0 m)。2021年7月30日穴播,每穴播2粒,齐苗后每穴保留1株。试验期间确保水分供应,其他管理同一般生产。
1.3 测定项目
播种后25、37、49 d每小区取正常生长的5株测定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片数(叶片长度大于1 cm的全部叶片数,包括未脱落的黄叶)、单株质量(地上部)。播种后37 d(生产上采收“小菜”的常规采收期)和49 d(生产上采收“大菜”的常规采收期),每小区测定2.6 m2(包括畦沟)的产量。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和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LSR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株高的影响
测定结果发现,随着植株生长,株高持续增加,2个小白菜品种在4个播种密度下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表1)。同一生长期,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株高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植株的生长,不同播种密度间株高的差异呈先增加后逐渐缩小的趋势。从表1可看出,3个生长阶段下,夏帝和夏绿的株高均以120株/m2最高,其中,播后37 d,夏帝120株/m2下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密度下的株高;播后37 d和49 d时,夏绿在120株/m2下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密度下的株高。另外,相同密度、同一生长时期下夏绿的株高均大于夏帝。
表1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株高的影响 cm
2.2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最大叶大小的影响
①最大叶长 结果表明(表2),叶长随播种密度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播种后25~49 d,最大叶长度均迅速增长;且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最大叶长亦呈上升趋势。各播种密度间的最大叶长差异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加大,播种37 d后,播种密度间的差异逐渐缩小。2个品种在同一生长时期下的最大叶长均以120株/m2的最大,其中,播后37 d时,夏绿和夏帝在120株/m2下的最大叶长显著高于其他密度下的最大叶长。同时,从表2可以发现,夏绿的最大叶长略大于夏帝。
表2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最大叶长的影响 cm
②最大叶宽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植株的生长,最大叶宽增加,但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不同生长期下,2个品种的叶宽整体呈下降趋势。播种密度对最大叶宽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植株的生长加大。此外,从表3可以看出,同一生长时期和相同种植密度下,夏帝的最大叶宽均大于夏绿,播后37 d 2个品种最大叶宽的差值在不同播种密度间较为接近,但播种后49 d该差值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
表3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最大叶宽的影响 cm
2.3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叶片数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植株的生长,小白菜单株叶片数持续增加,但同一生长时期下,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单株叶片数下降。播后37 d时,夏帝叶片数在80株/m2和100株/m2下的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120株/m2;播后37 d时,夏绿叶片数在100株/m2和80株/m2下的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120株/m2;播后49 d时,夏绿叶片数在100株/m2与120株/m2下的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低于80株/m2。
表4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叶片数的影响 片
2.4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单株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①单株质量 测定结果发现,随着植株的生长,2个品种的单株质量呈上升趋势。从表5可以看出,2个品种在同一生长时期下,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单株质量呈下降趋势,且不同播种密度下的单株质量间存在显著差异。播后37 d,夏帝的单株质量在100株/m2和80株/m2及100株/m2和120株/m2下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后49 d,100株/m2下的夏帝单株质量显著高于120株/m2;播后37 d,夏绿,100株/m2下的单株质量显著高于120株/m2,但与80株/m2差异不显著,而播后49 d,100株/m2的单株质量显著低于80株/m2。
表5 播种密度对2个小白菜品种单株质量的影响 g
②产量 试验期间每小区于播后37 d和49 d分2次采收,每次采收2.6 m2(包括畦沟),剔除因腐烂而无商品性的植株以及特别弱小株后称重。测定结果发现(表6),播后37 d采收时,小白菜产量不仅在品种间差异差异,而且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表6可以看出,夏帝的667 m2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各播种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夏绿的667 m2产量在4个播种密度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以100株/m2的产量最高,以60株/m2的产量最低。
表6 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小白菜产量比较
播后49 d,各处理的667 m2产量较播后37 d均有大幅提高(表6),但不同密度间的差异不同于播后37 d。夏帝不同播种密度下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产量最高的是100株/m2,其次是120株/m2,仍以60株/m2的产量最低;夏绿的产量随播种密度变化的趋势与夏帝相似,以60株/m2的产量最低,以100株/m2的产量最高,80株/m2的产量与100株/m2接近,且不存在显著差异,120株/m2的产量显著高于60株/m2,显著低于100株/m2及80株/m2。
3 结论与讨论
浙江夏秋季,小白菜在播种后25 d左右基本达到封垄状态,因此,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由于互相“挤压”,植株向上生长趋势加快,从而出现株高和最大叶长度呈上升趋势,但最大叶宽、单株叶片数以及单株地上部质量因播种密度的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测产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小白菜的产量并不与单株质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腐烂或个体太小而失去商品性的植株增加,这在播种密度为100株/m2和120株/m2时更为明显,且播种密度的增大对夏帝的产量影响更明显。
密度是影响高温季节下小白菜产量的重要因素[5]。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播种密度因品种、采收期而异。对于株型较为紧凑的夏帝,在播后37 d左右采收时,适宜的播种密度应达到120株/m2的水平,但采收较大的产品时,播种密度应适当降低,如播后49 d采收时,播种密度宜100株/m2;对于株型相对较为舒展的夏绿,播种后37、49 d采收时,其适宜的播种密度均为100株/m2。因此,在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小白菜,其适宜的播种密度不仅应根据采收期进行调整,而且应根据品种的特点选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