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吉林省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2022-02-07

吉林金融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农户

朱 良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 130000)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应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吉林大米、人参、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更是以高品质享誉全国。但是,城乡二元化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依旧存在,制约着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是服务农村地区市场主体的重要融资渠道,强有力的支持者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5G、大数据、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省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探索出了多种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基于新技术开发出多款惠农金融产品,丰富了助农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展示了我省金融机构在探索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同时选取了其他省份的先进案例进行分析学习,文章最后对我省农村金融现存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数字化发展合理建议。

一、吉林省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实践

吉林省金融机构立足我省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路径,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技术,以金融科技为手段,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在农村金融风控审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拓展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农金智能风控体系

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提升了金融助农惠农的效率。由于农户的生活消费习惯和生产环境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信用信息不完善,使得农民群体的信用贷款业务一直难以开展,这导致城乡之间金融服务获取的不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吉林省亿联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了“亿农贷”智能风控体系,深入农村,走进农户,进行采信,在取得授权的前提下,综合多方数据进行建模。针对每个入库农户建立有效标签200余项,结合信用评级模型,运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完成信用评级运算,实现用户画像精准、信贷审批高效、风险预警及时、放贷风险降低,达到农户线上无抵押信贷秒批的效果。贷前、贷中、贷后大量运用科技手段、搭建农户专属反欺诈模型,使得逾期率和不良率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平,解决了传统农村金融风险高、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九台农商行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农机贷”,构建农业生产供应链金融场景,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客户信息精准识别、多维度风险控制和实时风险监测,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程度,促进了地方农用机械企业发展那,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辽源农商行利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系统移动客户端采集客户信息,开展“整村授信”工作,批量采集客户信息,运用“大数据风控+线下交叉验证”的方式科学授信,逐步提升用信覆盖面。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数字化建设,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和惠农富农信贷投放力度。

(二)依托北斗定位技术创新金融产品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的高精度定位,结合5G技术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高并发性能和生物识别技术,开发了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产品,为养殖户解决了生物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创新研发“吉牧e贷”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产品,与科技公司合作应用生物识别、北斗定位等技术,可以为已投保的生物资产进行抵押,使得传统畜牧业生物性资产抵押担保贷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省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这项业务,为我省打造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设全国优质肉牛产业基地,推动吉林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应用科技手段丰富金融服务

省内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应用科技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尤其在疫情期间,提供了多样的线上金融服务,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和农村电商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结合音视频技术、人脸核身等新技术开发的“阳光远程宝”金融虚拟营业厅,引导农户、农村经营户通过小程序、手机端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该产品将业务流程再造,以远程视频形式引导客户将个人信息修改、贷款面签等需要到营业厅办理的业务转移到线上办理,同时通过视频双录、双向传输加密等技术手段做到全程留证。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最大效率的满足了客户的金融服务需要。

磐石吉银村镇银行与磐石市医院深度合作开发了“银医通”产品,打通了磐石市医院诊疗系统和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实现了诊疗卡与居民银行卡的实时对接,实现预约挂号、诊间付费、就诊过程简述、退号退费、诊疗信息查询等功能,仅凭身份证就可办理全过程,不仅提供了便民就诊服务,也简化了医院收费和结算流程;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依托信息技术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打造了一个“金融科技+智慧冰雪”的冰雪旅游项目,该项目打通了票务系统、电商系统和支付系统,实现了基于数据的智慧金融解决方案,探索了一条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文旅发展的新模式;民生银行吉林市行通过手机银行平台打造民生电商,建立了线上民生农产,引进规模化农村小微企业进驻,向全国民生银行用户销售富硒大米、蜂蜜玉米煎饼、长白山椴树蜜等农副产品,开辟了农产品销售的金融电商渠道。

二、全国部分农村金融数字化先进案例分析

(一)卫星遥感技术解决农户资产判定难题

农村金融最困难的点在于银行很难知道农户有多少资产,没有资产作为信贷依据,就无法给出信贷额度,这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网商银行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雀山”取得了技术突破,能够成功识别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其原理是农户拿着手机绕地走一圈,或者在支付宝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图上圈出来,卫星就可以识别这块地和地面农作物,通过几十个风控模型判断农户耕种面积和品类,再结合气候和行业景气度等情况预测作物的产量产值,从而向农户提供合理的信贷额度和还款周期。相当于在天上为农民指派了一个“信贷员”,能够实时观测和了解田地里种植作物所需资金的时间和规模,达到天地对接的效果。由于卫星识别分辨率要求不同,“大雀山”前期主要应用在粮食作物上,数十万种粮大户因此成功获得贷款。目前,该产品升级了作物识别算法模型后,提高了识别精读,实现了对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突破,可以识别苹果、猕猴桃、柑橘等。同时还融合了人工经验,能利用地形、降水、积温、历史产量等知识来识别作物。卫星遥感信贷技术金融产品率先在陕西省得到推广,帮助苹果果农实现了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提高了广大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了产业发展。

(二)助农终端“线上问诊”便民就医

农村金融服务普遍存在匮乏短缺等问题,而城市金融服务半径辐射有限,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金融服务二元化问题。数字技术恰好将城市的各种便民服务借助金融渠道延伸至农村,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升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弥补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欠缺的一环。桂林银行自主研发的助农终端上线了“视频问诊”功能,只需刷一下身份证,轻松操作几个步骤,就能够连上柳州市工人医院的医生,使得农民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里就可以看病就医。依托桂林银行这个金融渠道,可以与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对接,不断丰富助农终端的功能和服务供给,实现政务、医疗等服务想乡村的延伸,如基础金融服务、社保代缴、政务信息查询、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预约挂号、远程问诊等“一揽子”服务。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也因此成了“一站多用”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三、吉林省农村金融数字化现存问题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四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分别是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以吉林省农联社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以亿联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和分布在全省各地为数众多的村镇银行。他们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例如,国有大行和农联社在乡镇地区拥有大量网点资源,互联网银行在技术创新领域和线上服务方面存在比较优势,众多的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拥有人缘地缘亲缘优势,相比之下更加熟悉农村环境和金融需求,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省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依旧存在整体性和共性的问题。

(一)农村征信金融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征信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基于信用信息研发的金融产品很难在农村地区大面积推广。目前,我省多家金融机构自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舒兰农商行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以村屯为单位批量收集农户信息,运用内外部批量评议和大数据风控准入方法开展评议授信工作,累计建档127457户,预授信17934户;通榆农商行完成了对172个行政村的信息采集,建档农户信息78916个,预授信47015户;长岭联社累计完成70个村、40771户的授信工作。尽管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但这也形成了各家单位跑马圈地的局面,依旧存在信用服务盲区,并没有形成广泛而统一的征信平台,能够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有机会基于公共的信用信息充分展开竞争,创造更加丰富的惠农利农金融产品。

(二)涉农金融产品品类不够丰富

农业经营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大体可分为种植类、养殖类、经营类等,目前较为普遍的金融产品是种子贷、化肥贷、农机贷、实物抵押贷款等,基于新技术研发的活体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正在普及当中。活体抵押贷款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普及程度远大于个体养殖户,信用贷款在全省大部分未“整村授信”地区依旧存在服务盲区。这些产品只能解决现有的表面“三农”问题,在我省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下,整合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农村转型发展方面的探索略显不足。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省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数字化方面做出的有力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出吉林省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取得的喜人成果。在农金风控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农金风控平台。在农金产品方面,依托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研发生物活体抵押信贷产品。在金融服务方面,基于远程视频、生物识别等技术创新提供线上营业厅办理金融业务;对接医疗平台,提供一站式挂号、就医、诊疗、结算等相关金融服务;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文旅、构建金融电商平台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数字化技术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半径,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本文剖析了网商银行卫星遥感技术的信贷抵押产品“大山雀”和桂林银行助农终端开展“线上问诊”服务的案例,针对我省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构建全省统一农户征信平台,加强涉农征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造一站式“银保担”数字助农金融服务平台,畅通高效便民服务线上渠道;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研发或引进卫星遥感信贷产品,应用于我省粮食种植、林地抵押贷款等领域;四是基于区块连技术重塑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贯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链条;五是借鉴元宇宙概念,尝试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线上金融服务产品。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农户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