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阅读环境的管理
2022-02-07马小燕
马小燕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图书和文化馆,山西 太原 030006)
无论是传统图书馆时代,还是图书馆正在走向网络化的现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阅览室是图书馆直接面对读者服务的窗口,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而阅读环境的优化则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形象、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创建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除了要有好的设备、好的外部环境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有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优化阅读环境关键还在于优化人的素质、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1 图书馆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网络的普及、随着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浮躁,很难去安心读一本书、去静心思考一件事,面对着各种诱惑、面对着丰富的物质吸引,读书已经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极奢侈的享受。面对这种社会环境,作为传播文化、担负着教育社会公众的重要职责的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网络技术优势及信息资源优势,引导公众的读书兴趣,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便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头等大事。而阅读环境则对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理想的阅读环境能够让人身心完全放松、能够全心投入到阅读中去、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够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
2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阅读环境
通过一系列管理标准、规章制度的制定,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方式,以达到对员工、对读者、对图书、对阅览室的有效管理。
尊重员工的劳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是通过员工来为读者提供服务,文献资源的传递与利用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图书馆的员工是联系读者与文献资源的桥梁,员工的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影响着文献资源的流通速度及利用率。而阅览室却是整个图书馆最辛苦、最劳累、最易忽视的岗位,阅览室的员工每天要面对无数的读者、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同时还有可能面对读者各种各样的刁难与投诉,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与消极怠工的情绪。因此,图书馆领导要理解与尊重员工的劳动,认可他们做出的成绩,肯定他们的贡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制定人性化的借阅制度,尽可能简化借阅手续。比如小型图书馆在借阅证上安装条形码,读者进入阅览室只要刷借阅证后,便可借阅图书,而读者的一切信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传递到系统的读者借阅模块中保存起来。公共图书馆通过电子自动化设备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办证、检索、查询、借阅、还书、续借等一系列借阅操作。既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又为图书馆的统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规范对阅览室书架的管理。阅览室的员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图书分类标准管理图书,按类别、按标注上架;根据读者流量定时对读者归还的图书要及时归放原位;找出破损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同时还要保证书架与整个阅览室的整洁、干净。大型图书馆可以使用科技手段如自动分拣图书条码机、自助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协助阅览室管理人员快速精准得完成上述规定工作。
3 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读者满意度
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员工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只有被读者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图书馆只有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才有生存的价值。因此,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考虑,在制度的制定上、借阅的手续及方式上、服务的态度上、信息的检索上,为读者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都是通过员工去执行的,因此必须在员工中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激发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与职业的荣誉感,热心为读者服务。
4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要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不仅要靠思想觉悟,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主宰着人们的生活,知识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信息的密集度前所未有。各种学科、各类知识交叉渗透延伸,衍生出无数的边缘学科。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综合化、深入化、个性化。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员工简单、单一的知识结构,从图书馆的专业知识、信息意识、信息管理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边缘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知识、信息的处理技术、现代科技知识、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改变员工的知识结构,拓宽员工的知识领域,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读者提供最准确、高效、满意的服务。
5 为读者营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读者在借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借阅制度、借阅权限、馆藏资源的不足、文献的陈旧过时、借阅期限、服务质量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员工发生冲突。而在这些冲突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由于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以及双方修养不足上的问题引起的。因此,要解决这些冲突与矛盾,就要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面对冲突,特别是读者的无理取闹,要有冷静的头脑、平和的心态,用良好的修养、礼貌的态度去感染与引导读者,用智慧与耐心去化解矛盾;对于读者在借阅制度方面表现出的不满,员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对于有特殊情况、有特别需要的读者,要在不影响其他读者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地提供满意的服务。要营建良好的人文环境需要图书馆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形形色色、个性不同、背景不同、素质不同的读者,图书馆员工必须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心理学知识。要能够把握读者的心理变化、性格特征、隐含的需求、阅读的动机,要能够疏导读者的情绪、理解读者的需求、劝阻读者的不良行为。以身作则,热诚、耐心地对待读者,真诚、平等地与读者沟通,引导读者正确的价值观。为读者营建一个气氛融洽、轻松和谐、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读者在提高了知识水平的情况下,也得到道德修养的提高。
6 为读者建造一个优美的阅读环境
一个理想的、令读者满意的阅读环境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良好的人文环境外,馆舍的设计与装修也是极为重要的。和谐的色彩、高雅的室内装修、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现代化的设施、适宜的温度、浓郁的文化氛围,都可以使读者得到身心的满足。使读者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吸取知识。营造一个优美的阅读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6.1 注重图书馆的整体布局
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要考虑环境因素,在外观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图书馆的文化特质、通过特色布局充分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图书馆的特色、还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如码头图书馆结合小而精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利用竹和木材料整体结合使用,让读者在码头喧闹的环境里动中取静,安静安心地去看书品茶,与喧闹自然结合;太原图书馆在旧馆上修改的整体设计让读者耳目一新,分层区域化功能与活动设计人性化融为一体,让许多读者疯狂打卡。
在室内的设计上要将为读者提供方便放在首位,要有醒目的标识、导向牌、图书馆的平面图,要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采光、合理的空间。让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会感到满意,就会有阅读的渴望。如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高大通透的玻璃,原木色的书架前都有座位供读者阅读使用,每个座位都面向大海。上海南翔镇的“我嘉书房”以传统文化、古镇历史和智慧阅读为打造重点,装修采用中式风格,巧妙融入了“槎溪十八景”等古镇元素。同时,书法机、国画机、听书机等现代化数字阅读设备吸引读者。
6.2 注重周边环境的绿化和空间设计统一融合
环境的绿化程度标志着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绿色的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情绪、减缓疲劳、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吸收有害物质、吸收噪音、减少电磁波辐射、净化空气。同时注重环境的融合,利用周边环境打造特色进行文化融合,通过视觉吸引读者,满足感官和心理需求。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图书馆,号称台湾首座绿色建筑,绿色多样的生物环境、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吸引着文化爱好者驻足忘返。
重视阅览室的开放式管理,书架、桌椅的摆放、间隔要科学合理,要让读者感到舒适、方便,要便于读者拿取图书,要有良好的通透性与视觉效果,要保证空气的流通、读者行走的方便,在照明上、室内布局上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让读者在感觉上、视觉上都感到满意。太原市图书馆在馆内空间视觉、楼层格局和室内的每处布置都下足功夫,强大的科技感和开放的包容性让读者感受到细节,高科技的充分运用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读者新鲜感十足。
7 结束语
营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关键在于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在于服务理念的提升。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带给读者身心的满足,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