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书店模式发展下高校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探讨
2022-02-07刘洋
刘 洋
(平顶山学院 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 467000)
1 新型书店的发展及服务模式简要概括
近年来,全球的实体书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逐年递减,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书城的便捷性,使实体书店成为被遗忘的空间,处境艰难。然而,一些极具创意的文化特色的新型书店在冲击中稳步向前,成为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和闪光点,此类新型书店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畅想和享受。
在国内一些城市中,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且发展比较完善成功的新型书店:言几又书店(模式是复合式空间、多元化经营)、钟书阁(最美书店概念,纯粹书店模式书籍比例达到80%,通过环境打造和视觉设计来吸引读者,配套的完美服务)、靖江蓉湖书房(集阅读、观景、休息等功能的临水休闲书房)、眉山东坡书院(主题是复兴宋氏精神文化)、朵云书院(集阅读、艺术展览、品牌文创、社交休闲等多功能一体,主打文史与书画)。
以上几个新型书店总结出的模式都是以设计和美学为主,以书店为背景,建设自己的特色,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多元化经营理念,根据人们现在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把商场搬进书店,形成多元化服务模式;另一种是根据当地文化底蕴,建设以书为主题,围绕文化进行的设计空间,以文化特色和传承吸引读者,是一种对当地文化和新型书店宣传的延伸。在服务上相比过去更注重品质,服务为主体,让来的人体验到一种文化畅想,一种舒适的感觉。
2 新媒体和互联网形势下传统图书馆发展现状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一窝蜂地往数字图书馆转型发展,采购时偏向于电子资源建设和便捷的自助服务设备,虽然为读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模式,但同时也降低了读者进馆阅读的次数,高校图书馆面临空有阅读空间,没有合理利用的尴尬境地。
以本省高校传统图书馆为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是你来我服务,你提我改变的形态,跟随主流形势变化改革,不具备创新精神,永远处于落后一步的境地。省内高校传统图书馆分为两类,一类为资金足够,已进行改造的高校传统图书馆,此类图书馆首先已普遍实现大流通、购买各种先进自助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利用率,可以一人兼多职,接触新兴事物提高业务能力,再者电子资源建设逐年加大投入,迎合读者和师生需求,读者和师生的阅读环境也在逐年改变,跟随时代和读者的需求,改善阅读环境,增加休闲吧、读书吧、考研吧等多元化服务,在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建设改造中把地方文化和高校建设相结合;另一类为高校传统图书馆资金不足又急于改变现状的高校图书馆,此类图书馆最大的特征就是资金不足,在传统图书馆服务转型过程中,不能彻底改变过去的服务模式,例如无法实现大流通、不具备中央空调、整体图书馆内光线不好、不够通透、阅读不够舒适等实际问题,在改造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因资金不足,导致改造时不能整体布局,往往出了方案后逐年进行改造,还没改造完毕就已处在末端被时代淘汰的境地。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跟高校本体往往是分不开的,一个图书馆的格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取决于高校本身所在的层次高度和来校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和展望,高校本身处于低层次位置时,所接触的和所接待的人群,文化层次和眼界都有所局限性,自然对图书馆的要求就有所降低,对图书馆呈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承也起不到好的宣传作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人们不需要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的发展往往因为不被需求而限制其过大的投入,相反图书馆的发展在受到限制无法进行转型发展和可持续服务的同时,读者和师生必然对图书馆的服务不满足、不期待。
3 新型书店与高校图书馆发展转型的优劣对比
在新媒体和互联网形势下,全球的实体书店都在逐渐衰落,每年的销售额都在下降,而近年来中国的实体书店却越来越多,且多是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服务模式,书店转变成文化中心,这些新兴的书店是时代的特征,是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一种反应。高校图书馆在其冲击对比下,就显得劣势明显,优势不足。高校传统图书馆在服务创新发展上一直倾向于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局限性比较大,造成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递减,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在阅读环境上,高校传统图书馆其建筑和室内构造都具有年代久、设施陈旧、跟不上读者对阅读环境时尚、舒适、绿色的需求,高校传统图书馆空有阅读空间却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在管理上与私营书店相比具有资金短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低、技能不精等劣势。
与新型书店相比,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劣势明显。①资金受高校和地方政府控制,不能自主选择;②职工多数为高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家属,业务素养参差不齐,满足于现状,没有创新和改变的精神;③传统图书馆设施老旧、更换设备资金过于庞大,现已不能满足读者对新兴事物的需求;④人才引进困难,高校传统图书馆很难引进或留住专业高层次人才;⑤高校传统图书馆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追随主流,一味改变,失去了其文化底蕴,没有特色,走不出高校,使高校传统图书馆局限于高校内,不被地方和区域所知,高校内师生又因其互联网的影响,来传统图书馆阅读和借阅纸质图书质量的数量逐年减少,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是没有在校内活起来,也走不出高校。
4 受新型书店服务模式启发,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创新
受新型书店的服务模式启发,笔者认为传统高校图书馆可从4个方面进行创新。
4.1 与企业或者政府合作创办特色高校传统图书馆书店、地方文化展馆
主张让高校传统图书馆节省资金的同时,与地方和当地企业建立合作,每年在新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基础上,在传统图书馆内设立当地地方企业模块,使读者和高校师生了解当年新的政策和企业文化、理念和运转模式,使高校图书馆毕业生对就业有方向感,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动态和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4.2 加强职工素质学习,接收新兴事物,勇于创新改革
省内高校图书馆的教职工大多都来源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家属,其专业不是图书馆专业,应在其加深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拓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养成克服困难的拼搏劲头,勇于提出新理念新创想,坚持学习新的理念、关注国内图书馆新潮流,为传统图书馆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出大胆设想。
4.3 管理层应改变思想,开拓新思路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核心文化传播之地,要看到传统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契机,致力于改变传统图书馆借阅率逐年下降、接待读者逐年降低的死水状态,要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管理层首先要决心致力改造图书馆,要有长远的规划,建立可持续性的图书馆优化服务,优化图书馆模块建设和功能建设;要真实地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传播高校文化和优质的服务读者;多数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并不了解每个专业的课程和前景,只是根据热潮进行选择或者调剂,可以在高校图书馆内建设特色专业的展示及模拟课堂,让外来读者直观的感受高校的专业特色和魅力。使传统图书馆改造成多元化的服务与读者和社会的基地,带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其为改变传统图书馆而有荣誉感、成就感。
4.4 传统图书馆在文化设计上与地方文化底蕴相结合,使传统图书馆在室内文化布局上具有时代感、地方特色
在对传统图书馆服务进行改造时,要同步其文化建设,建立模块概念,每个模块的设计要根据地方文化底蕴和模块理念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建立阅读考试模块、文化传承模块、企业特色模块、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模块、休闲交流模块、儿童阅读模块等,并对每个模块设计相关的文化宣传配套方案,利用各节气宣传图书馆特色模块文化,让人们从心理上认可高校图书馆,愿意来图书馆活动,传承文化传播,使阅读成为新的体验。
5 结束语
各地经济复苏后,对于文化的需求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各地兴起社区图书馆、儿童绘本馆、农村图书室、新型书店等多种复合型的小型书店。高校传统图书馆如何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创新高校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文化创新,营造阅读氛围,传播高校传统图书馆特色文化,为高校发展转型提供一个特色平台,在其本身文化服务和形态上进行转型,形成一个产业链,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不仅会给高校带来显著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益,还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宣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