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馆业务数据支撑的专业认证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2022-02-07武文斌史启明雷易璇
武文斌,史启明,雷易璇
(西安石油大学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5)
自从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之后,中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开展迅速,现已经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1]。
为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与国际全面接轨,教育部授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分别按照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要素要求制订了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同时制定涵盖各行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并制定能够反映各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各专业补充标准[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是认证工科毕业生是否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旨在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培养满足产业发展的工程教育人才[4]。尤其在专业认证工作中学校自评与提交的自评报告,是学校内部对自身专业的自我诊断性评估。
图书馆支撑服务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工作就是为该专业认证自评估材料和专家现场考察环节提供的专业相关馆藏资源和各项服务展示。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方面的相关指标是专业认证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专业认证评估标准中文献保障的相关内容,充分利用图书馆学科专业馆藏资源和学科服务的研究成果,挖掘图书馆业务数据(馆藏资源、资源建设、资源利用等数据)中能够支撑专业认证相关指标的各类文献资源数量、质量、利用、服务等数据,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支撑专业认证工作服务,是图书馆为学科专业服务的一个新切入点。
1 专业认证指标与图书馆工作关联分析
经教育部授权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是专业认证工作中学校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依据。研读专业认证标准,专业认证指标与图书馆的关联性,分为直接关联、密切关联和间接关联。与图书馆直接相关的是认证标准中第7支持条件的7.2中要求“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即:图书馆从图书馆资源、服务和平台等方面为该项专业提供服务的能力。认证标准中第3毕业要求的3.4研究中要求“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3.5使用现代工具要求“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3.8职业规范要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均与图书信息素养教育密切相关。认证标准第5课程体系中要求“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与图书馆为课程建设提供各类课程教学参考书和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提供文献保障能力间接相关。认证标准第6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与图书馆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能力间接相关[5]。认证标准中第1学生中要求“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 与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间接相关。
2 图书馆业务数据的内涵及特点
业务数据是高校图书馆在具体管理工作实施数字化系统过程中出现、积累相应的数据资源,可以概括为馆藏资源数据、用户数据、服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等四类核心数据。馆藏资源数据是图书馆业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建馆本源数据,通常包括数目数据(书目数据、期刊目录数据、电子书目数据、电子期刊目录数据、数据库条目数据)、研究文献数据(全文数据、摘要数据、OA 文献、免费文献、数据库数据、特藏文献、自建文献、共享文献等数据)、音频数据(藏影视、录音、图片、摄影等数据)、特色数据(特色馆藏、非物质文化)等。服务数据是读者信息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数据(读者的基本情况、借阅数据、研究成果、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对图书馆访问)。服务数据是图书馆在对用户提供服务与信息过程中各数字化系统产生的运行记录数据,通常包括读者数据(读者的基本情况、借阅数据、研究成果、对图书馆访问情况)、资源利用数据(各种检索系统、导航数据,文献借阅情况、文献阅览情况、文献传递情况、文献下载情况、文献被引用情况)、学科咨询数据(学科咨询、文献荐购、文献传递、查新查引)、信息素养培训数据(读者入馆培训、各种数据库使用)。管理数据是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发现系统、文献数据库使用平台等运行记录(图书馆年开放天数、开馆时间累计小时数、年到馆人次、平均到馆人次、网站访问量次数,官方微博、微信粉丝数量,发布消息、推送通知数量,读者阅读次数、点赞数量、空间管理、活动、会议)。
高校图书馆业务数据具有多维度化、无序化和海量化特点。多维度化是指一方面图书馆业务数据分布在图书馆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和参考咨询等多部门和不同系统(平台),另一方面是数据存在呈现诸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声像数据、图形数据、文字式数据等多维度化。无序化是指图书馆业务数据杂乱无章。海量化是指图书馆业务数据每天产生大量数据。
3 图书馆业务数据支撑专业认证指标解析
基于专业认证指标与图书馆工作关联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图书馆支撑专业认证首要工作是为专业认证的自评估材料提供充分体现图书馆在资源保障、服务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等3个方面为认证专业提供服务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另一工作是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展示、资源使用情况、学习空间使用情况等3个方面支持专业认证的现场评估和考察。
3.1 支撑文献保障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3.1.1 支撑馆藏资源保障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从馆藏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各项资源的总量和馆舍面积等角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提供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学习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从与认证专业相关专业文献资源、课程教学参考书馆藏量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角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提供专业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
3.1.2 支撑订购资源保障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高等学校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馆藏对特定用户群提供所需的全部文献资源。从资源师生荐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等角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提供扩大了文献保障范围的保障能力。
3.2 支撑服务保障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从学习空间、开放时间等角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提供获取、学习专业文献的物理空间服务的保障能力。从为认证专业配备学科馆员的角度描述图书馆解决师生遇到任何与图书馆相关的问题服务的人力保障能力。从获取资源使用平台、电子教参服务、学科专业信息、获取专业文献资料工具等角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提供获取专业文献技术工具服务的保障能力。
3.3 支撑信息素养教育保障能力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从新生培训、专题培训、嵌入课程、开题培训、毕设培训等多个维度描述图书馆能够为认证专业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服务的保障能力。
3.4 支撑专业认证现场考察的图书馆业务数据
从借阅量、续借量等角度描述认证专业4年专业纸质文献使用情况。从点击量、下载量等角度描述认证专业4年专业及相关数据库及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进馆总人次、小组学习室、培训教室、报告厅等场所使用次数、考研座位预定次数等角度描述认证专业4年师生利用学习空间资源利用情况。
4 准确获取支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数据关键环节
面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提供数据服务关键环节是明确专业与文献的对照关系。准确统计馆藏学科专业图书的种类和册数是评估馆藏学科专业图书与学科专业建设匹配情况依据。学科专业图书文献范围界定是准确统计馆藏学科专业图书的种类和册数前提。目前主要采用依据学科专家评议法和课程设置确定学科专业图书文献范围,同一个学科内两个教学科研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他们可能对这个学科专业需要的图书文献范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通过与一线科研教学工作者的交流探访方式来消除主观因素影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通过解析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研读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在分析专业本科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专业本身的内涵,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框架[5]。再将工程专业开设所有课程聚类,形成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专业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核心课程)。提取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单元作为映射元素,采用定向映射法完成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核心知识单元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映射关系,形成工程专业图书文献资源库收集范围标准,作为学科(专业)认证评估要求提供与之相应的馆藏文献书目数据资料时依据。解决了在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中对文献资源统计要求的规范性、一致性问题。
不同数据库平台中电子资源的分类体系与专业对应关系不尽相同。图书馆可以有组织地进行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整合工作,学科门类将以实现资源的规范化搜集、整理、分类、组织及序化加工,并对导航信息进行多种途径的内容揭示,便于用户按学科查找相关学科信息和学术资源[6]。
5 图书馆完成支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业务数据获取
图书馆支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中所需的各项资源与服务的数据,分布在图书馆的采编系统、流通系统、资源数据平台、电子教参系统、信息素养培训反馈系统、空间场馆预约系统等不同系统中。需要文献建设部、读者服务部、学科服务部、技术部等多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不同系统中多次抽取。
5.1 各项资源的数据获取途径及方法
通过采编系统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和纸质中外文期刊馆藏量和新增量。通过绩效分析平台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的电子中外文图书和电子中外文期刊的馆藏数量和新增量。利用电子教参系统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相关的课程数、课程名称、电子教参数量。
5.2 各项资源的服务数据获取途径及方法
通过信息素养培训反馈系统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所在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讲座数量和人数。
通过流通系统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和纸质中外文期刊馆借阅量、预约量、续借量。通过绩效分析平台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的电子中外文图书下载量和数据库下载量[7]。通过空间场馆预约系统获取不同时段、认证专业师生预约和使用小组学习室、培训教室、报告厅等数据。
5.3 快速获取支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数据途径
图书馆支撑专业认证评估材料中所需的各项资源与服务的数据,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不同平台多次抽取,耗费大量时间。随着专业认证工作常态化,按照专业认证评估材料中需求优化数据提取流程,构建专业数据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专业认证所需各项资源与服务的数据在线批量获取,可有效解决评估数据的抽取工作的重复性劳动和耗时量的问题[7]。
6 图书馆支撑专业认证工作服务流程及效果
6.1 图书馆支撑专业认证工作服务流程
经过近3年为学校11个专业认证提供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支持保障的实践,形成以下服务流程:由用户在图书馆提供已有服务列表下载填写专业认证(评估)工作需求服务表,以电子邮件或书面等方式提交图书馆学科服务部;图书馆学科服务部收到服务请求,安排学科馆员与用户洽谈,协商沟通用户的需求,细化服务内容和完成日期,形成需求文件,双方认可;图书馆学科服务部依据商定的服务需求文件,抽调与认证专业相关的学科馆员组建服务团队,分解服务需求的有关业务,按照确定的统计方法在对应系统中搜集服务内容所需数据。对于新增的需求,分析需求数据特征及分布,开发测试统计方法,提取相关数据;按照制定的《专业认证图书馆服务报告》的要求,汇总整理获取各类信息数据,并撰写服务报告,提交给用户审核;学科馆员与用户共同分析服务报告内容,提出对专业认证的整改措施;图书馆提交用户完备的《专业认证图书馆服务报告》;进行服务相关文件归档,服务结束。
6.2 实践效果
图书馆现已配合完成西安石油大学7个学院、11个专业认证工作所需馆藏文献保障报告与统计服务。3个专业已经通过专业认证,2个专业已经通过初审等待专家进校考察,6个专业认证材料已被受理。如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认证,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专业名单,评估专家根据专业自评报告以及实地考察情况,一致认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的科技图书、专业期刊、专业图书、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标准图集及设计手册较齐全,有满足教学要求的基本实验条件。”
7 结束语
在校内外各类专业认证趋于常态化的形势下,图书馆开展支撑专业认证的图书馆文献保障服务,是嵌入式、主动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助力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体现。未来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挖掘目前诸如查新服务、定题服务等未被专业认证指标涵盖的图书馆文献服务内容支撑相关评估指标的作用,深化图书馆文献对专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专业认证图书文献保障服务成果应用到图书馆建设,探究面向专业、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相关因素指标,逐步完善文献保障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