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政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2022-02-07陶爱祥胡立虎钱嘉欣葛寒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应用型思政

□陶爱祥 胡立虎 徐 婧 刘 楚 钱嘉欣 陈 璐 葛寒菲

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德行的培养,育人以德为先,以德为重,德是人的精神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习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所以要将其贯穿高校育人的全过程。高校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自从教育部文件印发之后,各地高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许多学者也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就某一具体专业课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探讨。从专业角度出发,研究某个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思想政治建设改革,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政改革创新路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思想。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制定新的体现专业思想政治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应用型高校特点重在应用。所以,应用型高校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和综合思考,形成符合本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改进工作。这个机构包括:相关领导、工商管理专业各门任课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学生代表、社会公众。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梳理出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提升这些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并具体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然后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各门课程重新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中应该符合本专业办学要求,包含思想政治元素,体现思想政治思想。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政治内容既要有自己的侧重点,也要互相协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服务于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具体来说,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本土情怀,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扎实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重点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出以下几种思想政治素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对我国古代、近现代的管理思想,以及这些思想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物对管理理论做出贡献等方面的讲授,以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要提炼本地历史上的杰出人才,这些人才的管理思想可以被提炼出来,作为案例讲授,更容易增强本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比如淮阴工学院所在地淮安,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在相关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总理家乡的元素,就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思想政治元素主要融合在《管理学》《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讲授过程中。

2.加强法治思想教育。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很多从事管理性的工作,特别是基层管理工作。如果缺乏法治思维,往往导致意气用事,罔顾国家法律,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为此,需要进行法制思想教育,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元素融入。法治思想教育主要在《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讲授内容中体现。《经济法》课程可以通过对于相关法律和案例的讲解和讨论,让同学们增强守法观念。如果有本地的相关案例,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教学效果会更好。《会计学》中可以引入相关违法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增强学生对会计相关法规的认识和自觉守法的意识。

3.加强服务意识和公共意识的教育。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是培养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人才,特别是基层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所以具有为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公共意识非常重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基础》《战略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学大纲中中可以融入相关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结合,全方位提升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序数的服务意识和公共意识。

4.加强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工作过程中,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员打交道,特别是与基层员工打交道的机会更多。这就注定了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协作意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涉及许多专业课程。从《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的内容。在这些课程教学大纲中,有意识加强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培养大家的协作意识,让大家意识到必须做到这些专业课内容和实践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工商管理专业的工作。

5.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主要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基层管理工作。为了做好管理工作。应用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有宏阔的视野,高瞻远瞩的意识。既要有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更要有对于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特别是本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所以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应该体现出这些思想政治元素。

(二)改革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方法。现有的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基本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讲授法为主,辅之以一些案例讨论,认识实践等。要使得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力求结合实际,特别是应用型高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采用受到师生欢迎,成效明显的教学方法。所以应该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每门课程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如《管理学》课程可以聘请著名校友、本地社会有影响的企业家进行讲座,通过他们现身说法,特别是他们如何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这方面讲座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社会责任感。《会计学》《经济法》等课程可以播放相关视频,通过对一些不懂法或者故意违法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剖析、讨论,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可以组织参观相应的企业,现场了解相关人员的从业情况,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一些实践课程,通过参观社区,组织志愿者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的环境中增加对知识理解,同时增加协作意识。翻转课堂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是值得采用的方法。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主导者是教师。要建设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养,能够创造性挖掘每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并将这些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过程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取得应有的成效。为此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

1.做好顶层设计。从人员配备上,选择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都很高的人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可否认,许多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追求非常看重,尽心尽力在课程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但是对于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不够重视。所以通过顶层设计,找到合适的人才担任相关课程教学,非常有必要。

2.做好培训工作。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是由若干门具体课程组成的。专业思想政治需要本专业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培训。结合应用型高校所在区域特点和本专业特点,在工商管理专业每门课程中思考需要重点融入哪些思想政治元素,以及如何融入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互通有无。要广泛吸收大家的智慧,特别是本地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基层员工的智慧,也要吸收学生代表共同探讨,让大家认识到本门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地位,以及该课程应该起到的作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改进本专业的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提升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水平。

(四)完善考核机制。根据管理学理论,管理学具有几个重要职能,其中之一是控制职能。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建设要想取得扎实成效,需要活学活用管理学理论,加强考核监督。一套好的考核机制就是风向标和推进器,能够鼓励引导师生员工朝着既定目标前行。现有的专业考核中,对于专业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缺乏应有的机制。

为此,需要建立符合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思想政治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在人才制定方案中要规定对培养目标中思想政治方面的规定要具体化。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应该融入哪些思想政治元素,如何融入,这方面规定具体化。在课程成绩认定时,思想政治方面的元素内容列入考核重点。比如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候是否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项等等都可以纳入考核。实践教学中,是否参加一些志愿者,做一些公益活动,参加学科竞赛情况等,也可以纳入考核。当然,每门课程的内容不一样,考核的标准、范围也不尽相同。相应的考核机制需要根据社会需要与时俱进。

二、结语

要提升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水平,需要采取创新举措,从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完善相应机制入手,综合施策,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应用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