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22-02-07李春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时代背景教学方式

□李春玲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三次会议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现在“互联网+”环境已经完善政府也有了相应的政策,所以各行各业都在跟风“互联网+”。一些基于“互联网+”模式形成的淘宝、滴滴打车、支付宝等新型事物。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下的构建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而是一加一中加入创新元素实现一加一大于二,只有在“互联网+”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教育也需要搭载“互联网+”时代这辆“快速车”,想要在“互联网+”时代中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在传统教育中加入互联网的成果,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把互联网搬到教育上。随着各行各业与“互联网+”不断地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于高校的金融管理专业教学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作为为社会企业输送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担负着推动积极发展的作用,所以高校就要抓住“互联网+”的大环境来创新高校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不断培养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高校金融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金融管理专业是高校金融专业的一个分支,也是学校金融系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金融管理专业的开设主要是为社会与企业源源不断地供应应用型管理人才。在金融管理专业中开设的课程都是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但是现在的金融管理专业教学中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没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统一,所以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想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金融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将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与先进的理念结合,把培养应用型金融管理人才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并且要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提高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质量。但是在许多高校的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还需要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金融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力求把金融管理专业作为高校的一个单独的学科进行建设。高校金融管理专业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企合作程度不够。高校在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并且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校的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实习,这就为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但是在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在人才方案培养制定方面、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都没有深度的合作。

(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在金融管理专业中设立了实习实训课程,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时间内容一直以校内实训、社会见习为主,没有创立真实的金融从业环境,不利于学生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单一和缺乏综合性,这就严重影响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严重落后于学校的发展需求,就会造成学生实践教学环境的不完善、配套设备的不完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例如:高校建设经费的不足;实训基地设备更新缓慢;缺乏与金融机构的有效沟通。

(四)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金融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将大部分时间安排为理论课程,仅有很少的部分用于金融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五)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对于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安排的不足,使得学生几乎没有接触真实金融环境的机会,并且现有的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太过单一,这就严重影响学生参加金融管理专业实践的积极性。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需求复合型综合素养人才,这样人才不仅有很高的专业技能,还具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和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步伐,实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2.加强对学生发展意识的树立。虽然“互联网+”已经与高校金融管理专业相结合,但是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互联网+”却对高校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要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可以鼓励学生树立发展意识,通过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

3.加强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掌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覆盖,实现了全国“互联网+”时代。金融管理专业学生想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对金融学基础理论有很深的理解。只有加强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掌握的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让他们步入社会时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4.加强学生互联网工具运用与数据处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想要更好地实现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要加强学生对于互联网工具运用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中金融行业对于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他们具有综合能力和金融管理专业学科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他们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有预测能力。

5.加强学生互联网思维和金融创新思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金融创新思维。金融学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的时候还要主动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生还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方式。金融管理专业是一门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科,所以高校金融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金融管理专业综合素养和金融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例如,教师在进行金融管理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运用典型的成功案例,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激发学习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高校金融管理专业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是教师在课堂掌握主动,运用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互联网+”,来不断创新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互联网+”与金融管理专业教学的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金融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教师在进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要尊重这种差异,对于不同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整个专业学生的整体成绩。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创新。

1.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创新中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学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金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然后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交流。网络教学平台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远距离教学,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还会存有之前的教学视频都会在平台上保存,这样就可以供学生随时查看。对于金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中难点的部分,学生通过教师一次的讲解可能不会理解,但是教师由于既定的教学进度,就不可能实现对于同一知识点的重复学习,这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保存的视频来重复学习。

2.运用VR技术。在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产物—VR技术,在教学中通过VR技术模拟金融管理操作系统,把真实的金融行业通过VR技术来展示,让学生在VR技术中感受金融行业的真实情况,学生在VR技术中可以自己操作金融,通过重复的操作来发现自己未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金融管理专业实践的结合。也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促进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培养学生金融管理专业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发展能力的建设,加强金融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金融管理专业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具有金融管理专业学科综合素质的人才,努力实现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时代背景教学方式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