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黄山学院为例

2022-02-07□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超星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李 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教育系统内也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尤其在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这对于互联网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也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使用的是超星学习通平台,然后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基于上个学期线上教学的基础,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并仍然使用了超星学习通平台,来进行高校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超星学习通平台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学习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它可以协助教师方便的建设一门网络课程,也可以协助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

(一)课程建设。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课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任课教师在电脑端登录学习通,点击创建课程,按照向导完成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等,即可完成建课。教师在完成建课后可设计学生端看到的课程样式,点击课程门户,进行编辑,就可以完成课程的具体信息,包括课程的呈现风格(学习通中有模板可选),课程简介,课程封面图片(课选择学习通中的图片,也可上传自己的图片),课程片花,课程代码,学分,学时等。完善好课程信息后,即可开始建设课程,在教师管理界面,教师将自备的各类教学素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各类练习题、参考资源、讨论主题等,按照课程的章节分别插入。练习题、讨论主题、参考资源可事先放在资料里,以备及时发布或供学生下载。二是任课教师在手机端登录学习通,在“用示范教学包建课”中搜索与自己任教课程一致的课程,能搜索到其他高校教师已经建设好的网络课程,觉得比较合适的可点击“建课”就可以将该课程的资源全部导入。然后可以有选择地将该课程中自己需要的资源导入自己的网络课程中。利用此方法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网络课程,运用多门课程的资源建设自己的优质课程。

(二)平台使用。课程建设好后,教师可以设置时间开放课程学习,在混合式教学方式下,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学习预习视频,然后发布练习,这些都可以设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可以发布通知,告知学生在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任务,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平台都能够精确地记录下来。在线下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签到、随堂练习、讨论、分组、选人等功能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要求,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形式发生在课前,可将概念性的、易于理解的知识通过微视频、课件、学习资料等形式提前发放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学习发生在课堂中,师生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进行小组研讨、协作互动、作品展示,使学生自主高效掌握重难点。

三、《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共有两个师范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学前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故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笔者进行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在线学习,课堂线下学习,课后巩固学习。课前在线学习由教师发布学习资源和布置课前作业,学生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课前作业。课堂线下学习,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分组讨论,互助答疑,成果展示,知识应用等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工作室。课后巩固学习,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条件下,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辅导,实施因材施教。

(一)课前在线学习。课前学习者在线学习,教师需要首先发布教学资源,第一,教师要发布学习任务,包括安排本次课前要学习的任务,告知本次课前学习的难重点,让学习者了解自己要做什么,以《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任务“利用Photoshop制作幼儿园宣传海报”为例,首先要学习者掌握利用PS里的各种选区工具,能够选择素材图片里的规则选区和不规则选区,为自己所用。第二,教师要发布相关教学视频,教师可利用学习通里示范教学包里的视频资源,也可利用其他公共教学平台里的视频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网站上优秀的视频资源,也可以自行录制视频资源,如在本次教学中,笔者自己录制了PS微课视频,将PS中相关工具的使用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发布在课程章节里,供学生课前自学。同时,也将相关课件发布在课程章节里,以供辅助学生课前自学。第三,教师发布课前作业。教师根据本次课前的任务,编制课前作业,发布在“作业”环节。如本次PS教学中,作业要求学生从一个给定素材图片中选取一个小朋友做游戏的部分。

学生方面,学习者首先查看本次课前学习的要点,做到心中有数。自学教师发布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掌握本次课程的内容,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在讨论区讨论,或者再次查阅课件和教学视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暂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同学共同解决。

(二)课堂线下学习。课堂的线下学习,教师需起到主导作用,需提前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流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的需安排分组讨论,有的需安排成果展示,有的可安排互助答疑,有的可进行知识应用。例如在“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经验之塔’”内容的学习时,笔者安排了互助答疑,学生在课前完成作业练习题时,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其他同学有能够解释的,便站出来给全班同学解释,这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能给全班同学解释清楚问题,学生自己也很有自豪感。例如在“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处理视频”时,笔者安排了成果展示,很多同学在课下将自己拍摄的短视频利用“剪映”软件进行剪切,合并,加字幕,加片头片尾,加背景音乐等相关处理之后,形成一段比较专业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且也把如何处理视频的操作向班级同学展示,获得同学的掌声,很有成就感。

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由此达到知识的内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室里全部都是学生的声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偏离主题的时候,进行少量言语的纠正,并在结束活动的时候进行总结。学生以课前任务为驱动,在完成课前任务的前提下,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个别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课前学习,他将体会不到课堂的乐趣。教师也需想方设法使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课堂上随机挑选同学进行课堂展示,这样能保证所有同学都能在课前积极完成课前任务。如果不能展示成果,将减少其平时成绩。

(三)课后巩固学习。课后巩固学习需要教师考虑课前、课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学习通里学生查看学习任务的情况,学习课件和学习视频的完成度,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答疑、展示、应用的情况,以及与学生主动交流的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学习资源,使其更深层次地内化知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更要通过多种方式沟通交流,为其查缺补漏,并为其提供巩固的练习和巩固的资源,使其能达到一般的发展水平,不至于完全跟不上进度。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通过学习通平台对学生平时各种表现的记录,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得更加清晰,就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进行反思和进步。同时笔者也利用同学互评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大程度地巩固提升,如作业互评、成果点评等方式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反思和提升。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形式,借助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可以说是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解决了智能手机的利用问题,充分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不足之处在于课程团队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建设,仍需后续努力。

猜你喜欢

超星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