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研究
2022-02-07侯天慧
●王 翠 侯天慧
医务社会工作源于社会工作而发展,是最能提现社会工作价值的一门新兴专业。它最早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在发达国家盛行。以英、美、德、意、法、澳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熟。
一、医务社会工作总体概况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21 年在北京协会医院创办了社会服务部,由美籍社会工作者蒲爱德(Ida Pruitt)女士负责组建,这是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开端,在当时极具代表性,也开创了当时亚洲医务社会工作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1952 年我国高等院校因专业调整,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亚专业同社会工作被取消。改革开放之后又进行重建,至今已有40 余年的发展史。之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开启了整体向好、稳步有序、快速兴起的发展历程。21 世纪初,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2014 年山西医科大学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标志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方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正式起步,至2021 年,全国共有12 所医学院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方向。这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分析
医务社会工作历经服务模式、职业和专业化的过程,在英国医务社会工作从业者已多达150 万人,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步晚,仍处于探索阶段。
(一)当前发展形式及特点
1.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一是呈现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内陆省份相对滞后。二是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上不一、形式多样,没有形成统一范式,且偏重于实务领域的探索。
2.从业者没有严格资质准入,且从业人数较少。我国现有医务社会工作没有严格专业划分及相应注册资质准入要求,当前从业者主要由社会工作者、医务人员转岗、志愿者三部分人员组成。作为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医疗行业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实际难以满足医院的真正需求,且从业者短缺。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021 年3 月16 日,北京专职及兼职的医务社工不足百人,开展相关工作的医院仅19 家。2019 年上海市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范围内医务社会工作者535 人,专职医务社会工作人员不到150人。
3.专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专业基础薄弱和实践中未形成统一范式,且专业边界模糊。首先,专业基础薄弱。一是基础理论缺乏:医务社会工作在定义、使用术语上尚未统一,未形成规范和范式;在角色、功能定位上各抒己见,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上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整个医务社会工作体系建构缺乏统一、纲领性的框架结构,缺少行业准则和专家共识。真正具有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统领和专业独立的理论体系架构薄弱,社会工作本身就是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通常所运用的理论也在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我们现在所看到和运用的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也仅限于个案、小组、社区的一些方法,依然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中系统的理论架构。二是学术争议停留在学科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医务社工领域的基本问题尚未得以解决,专业属性、专业特质不明显,专业垄断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尚未建立。学术讨论更多停留在最基础的开展模式、服务内容等上面,这些现状启示医务社会工作只有理清基本问题才能从模式走向范式之路,同时由专业化到真正的学科发展还有很长的路。其次,未形成统一范式,且专业边界模糊。实务中:医务社会工作未成系统化和职业化标准,如医务社会工作在服务范围、服务人群、操作规范、操作路径不精确,未形成统一范式。呈粗放式发展,在标准化、规范化、精准性服务上未达成一致。三是在实际工作中,专业边界模糊。医务社会工作在工作内容上有的与行政人员没有明显区别,未能充分体现其专业性。与护理人员在出入院指导、健康宣教、回访等工作内容以及与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边界不清晰。从社会工作和医学角度应严格可为与不可为界限。
4.社会认可度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医院主要集中在公立三甲医院中,医院普遍根据自身理解和医院实际对医务社会工作进行定位。其中,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承担着门诊导诊、出入院指导、医患调节、健康宣教、心理咨询等服务,但总体而言,实际多以开展“志愿服务”为主。有的医院认为其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效益,将其作为“面子工程”和锦上添花的“摆设”,在功能定位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专业效能。
5.专业自主性差。我国当前健康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在服务内容上没有明显区别,在专业划分中没有显著专业壁垒。在专业组织内部,如实务研究、功能定位等基础问题上尚未统一。
以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期,全国疫情防控在社区层面基本形成了“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公司+医务人员+志愿者”的防控工作队伍。医疗系统发展相对成熟、完善,在疫情防控救治等工作中,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医护人员具备独立的专业自主性。在《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引导》(第一版)中可以看到此次疫情防控中医务社会工作更多的角色是配合社区防疫参与志愿者的身份,而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参与力量,离实现真正的专业价值尚有距离。由于自身发展薄弱等多方面因素,其专业自主性差。
(二)成因分析及对策
1.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未能实现我国“本土化”特色。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和经验,系统地解释和回应中国问题的知识整合。我国现行医务社会工作方法、技术、理论多数源于西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体系发展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文化、民族信仰等的治理模式。在面对需要解决的各类社会问题时都有相应的政府机构负责,民政部通常负责管理社会行政事务,对社会福利及救助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这将削弱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应用和理论进程。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的一些社会问题需要运用专业方法、技术来解决,势必给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契机。学术界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应秉承一个原则——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实现本土化应用。
2.医务社会工作缺失专业引领性。目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引领性明显缺乏,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发展方向较为宏观,面对一些问题的处置,并未达成共识和形成规范的操作指南。很多关于医务社工发展的观点目前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细化、具体化,没有成熟的系统体系。在实务领域没有将好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指导。在医务社工界应多涌现专家探究医务社工的本质和功能。
在面对和解决各种多元化的问题面前,如何高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值得探讨。医务社工人应始终坚守万分时刻选择和集中力量办最为重要的事,同时要在研究、教育、应用等多方面体现一体化和整体性,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体。
3.医务社工培养模式需重新审视。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不同,所导致需求差异和社会工作服务不同,这也必然导致社会工作需要不同层次更高级的复合性人才。医院属于专业度高的行业,单纯的综合性学校就目前而言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医务社工学生,且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模式欠缺。我国目前医学院校医务社工培养一样存在不足,这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薄弱的根源。
首先,社会工作发展应回归基础,注重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基础方法的研究应用,做好自身建设,才能与不同领域协同发展。其次,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需要与医学教学实践、医院紧密结合起来。最好的方法采用和推广“医学院校开展医务社工专业”,将社会工作专业和医学基础二者结合带动医务社工的发展,实现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突破。
4.缺乏有力的政府支持力度和政策出台。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必然会促进一个行业的加速发展,医务社会工作亦然如此。在过去出台过的相关文件中国家支持力度仍需不断加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欠缺政府指引性。医务社会工作本身的专业价值没有产生直观的效应一定程度源于医院层面、政府层面的支持和推广力度缺乏。同时,当医务社会工作的职能和作用这一自身建设性发展明确,国家政府部门看到其效能和专业属性,才能有助于促进国家层面的立法,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完善和精准实施。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应始终坚持和奉行教育为本、实践先行、政策扶持、专业为纲、服务精准的学科发展理念,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自身建设
1.提升服务品质。首先,医务社工在医疗领域的服务应先保证服务于弱势人群和急危重症患者需求,再者保障困难群体,最后兼顾医务人员和服务全人群,要做到层次分明、规划明确、设置合理、服务精准。其次,医务社会工作设置要依据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情况,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服务群体和内容不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问题的针对性不同,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所差异。另外,在工作中应与医务人员理清边界、职责范围等,真正体现医务社工的专业性;从专业性上有效区分社会志愿服务与医务社工;厘清与医护的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心理辅导边界,能够真正体现医务社工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认同感。
2.强化专业属性。美国《社会工作从业服务标准汇编(第一稿)》是由社会工作者协会编写,其中明确规定《卫生保健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中国在社会工作发展中也应涌现一批不朽学者,引领和带动学科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打好框架基础,对医务社工的基本概念、名称、定位和功能达成业内共识。同时,建议组建国家、省、市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有针对性的解决专业问题,规范专业术语,加强医务社工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制定医务社工服务路径促进范式的形成。其次,要把这种实践上升为一种理论,将理论转换为实务,指导实践,逐渐地把经验变为方法上升到理论,让实践与理论构成互动。最后,开展全国性医务社会工作评比活动,研究试点工作,把好的模式进行推广、形成标杆,供行业内参考与遵循,积极探索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3.严格医务社会工作资质准入。每个医疗岗位都有严格的准入资质,每项医学操作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不只是建立和谐,更是服务于患者和弱势群体的一门专业,要有明确的准入资质方可上岗。另外,不建议志愿者和医护转岗,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非专业人员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会降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标准,没有能真正体现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二是医护专业性强,国家在培养一名医学生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对供需比例不协调医疗系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三是应始终秉承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发展理念。
4.实施“本土化”发展。医务社工的发展模式既不选择做医院职能部门也不选择政府购买,好的实践模式应该能体现专业的独立性、公益性和公信力,可以由政府指定部门牵头成立,驻扎医院既服务于患者也服务于医务人员,既缓和医患矛盾又能缓和社会矛盾,既能帮助弱势群体又能帮助困境人群,既助力于个人又服务于社会。能够以点带面、以面概全,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相互融合、全面发展,实施“本土化”发展理念。
(二)与医院临床医学体系相协同,共同助力患者全方位需求
医务社工作为完善和补充医疗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将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必要。它的发展应与医院临床医学体系相配套发展,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两翼”,加速医务社会工作积极健康发展。在全国等级医院评审中要求建立医务社工部,尤其对三甲医院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标准体系平台,500 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成立医务社工部统一设立在医务处或医辅部;制定和落实医务社会工作质控专项考核制;建立与医学实践模拟医院相类似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
(三)优化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培养高质量医务社会工作人才
目前,我国多数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很难适应专业化强度高的医疗体系需求,可从优化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设置入手。医务社会工作的培养应借鉴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在学校有科学系统的理论教育为基础,在课程分布上有基础医学理论、临床实用性课程及人文医学全套教育体系为支撑,经过严格、规范的理论操作考试,完善的实习制度和考核标准,通过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岗前培训,最后进入临床。
设定医学基础理论必备课程,明确规定掌握、熟悉、了解的医学常识各是什么;设置基础课程、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学校与医院在教学上产生互动。一是临床中的医务社工参与学校教学,二是设立“双向导师制”,即指定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各一名,在双向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实习,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本质和医疗领域的规范有效结合。进入医院后需定期开展规范化培训、座谈讨论会;学校的课程实践与医疗体系实际需求相结合,体现医务社会工作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实现学术型和实践型双向培养的发展理念。
(四)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医务社会工作在人才培养需要达到以下四点,基本要求:医务社会工作从业者应具备一种同理心,能与患者或服务对象共情共感的能力;培养目标:一名好的医务社工必备条件一定是一位通识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发展策略:制定人才梯队建设,研究积极稳妥有效的可行性办法,培养全方位、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和梯队;基础保障:加强医务社工的普及力度、落实编制、职称评比、职业规划等基本待遇保障,科学合理提高医务社会工作人员收入,防止现有人才流失。
(五)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医务社工是最能代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也是目前社会上需求最高的社会工作服务,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工队伍的共同努力。政策支持策略建议:尽早出台制定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战略;指定相关部门牵头、落实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任务,责任到人,组织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社会工作学专家、教育部四部门联合探讨发展建议;明确规定医务社工上级监督部门,以保障服务的质量。
(六)加强“多部门联合、多团队合作”协同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多团队合作模式和多部门联合协作,打造多学科、跨专业团队合作,运用社会工作学理论以个人、小组、社区为单位,组织诊疗,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便于更好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四、结论
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要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先行,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有综合全面的理论教育体系作支撑,要有明确的服务范围、人群和规范,有系统化、标准化的专业设置和配套的学科体系建设,这些都将助推医务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和学科发展的道路。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促使医务社会工作早日步入正轨,多元化的实践反推医务社工理论的形成,科学的实践操作路径可检验系统理论的切实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