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app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究

2022-02-07耿若男钱颖龙嘉豪李波李国江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

耿若男 钱颖 龙嘉豪 李波 李国江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第三方为移动设备终端提供的应用软件(简称APP,全称为application)已被人们逐渐习惯使用。而一些教育类的app因其具备一些线下学习不具备的优势而受到广泛欢迎,而这些app搭载移动设备终端,引导着移动设备终端使用者走向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方向,改变了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自己研发出的网络学习app(名为Teach Reach)来分析现代教育类app给现代学习中带来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类app;网络学习;移动设备终端

app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依托智能移动设备应运而生,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式各样,大家熟悉的app如通讯类有微信、QQ等,购物类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休闲娱乐类有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教育类如学习强国、小猿搜题(包括猿辅导)、作业帮、墨墨背单词、微信读书等等。这些功能强大的app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捷,丰富了我们休闲娱乐的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认为,应对“强起来”的教育,就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公平教育、适合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她指出,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互联网+”“智联网+”为手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结果,而用好技术手段的前提,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全域教育时代正在到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在线教育app的发展在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

一、教育app在当代社会的必然性

2021年高考期间,湖北黄陂一考生将手机带进考场并上传拍照搜题而一度引发了热议,同时猿辅导和作业帮因为虚假宣传和价格诱骗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被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也一度冲上了搜索榜首,这让人们透过新闻将目光再度聚焦在教育类app上面。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从普通的黑板到黑板和投影仪的结合,从普通教室到智慧教室,这些高科技在学习上的应用,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室内体会到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知识,也让老师们能够更大程度上丰富书本上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课外知识。此外,电子设备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功能多样有趣的软件吸引了很多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课余时间总是能看到学生们聚在一起打游戏看电影刷抖音等等,做着一些与他们的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有一些学生沉溺于此,所以很多学校都禁止学生携带电子设备进入校园,他们试图用这种强制性的态度来让学生们将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想想,既然手机已经实现了通讯和娱乐的大众化,为什么不可以让手机成为帮助学生们进步的工具呢。我们研发的app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享受科技带来的福利,推动教育行业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让教育朝向公平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们的学习开辟一种新的路径。

二、教育app在现代教育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办公授课环境限制

线下教育受制于环境,学生需要在固定的场所上课,而很多线下教育的场地都只在周末才会得到利用,空间利用率极低,是资源浪费的表现。

(二)授课时间浪费

线下教育受限较大,大多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授课的灵活性,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时候上课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却要重复多次的;而线上教育app恰巧可以弥补这个弊端。

(三)不可控疫情影响大

线下教育机构受限于不可控疫情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让很多线下教育机构寸步难行。同时也通过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让更多人解除了线上教育app并发现了线上教育app特有的魅力。

(四)现当代人们的心理因素影响

就现当代的培训机构而言,它们由于是对很少的学生补习,因此它们普遍收费比较高,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他们无法承担起送自己的孩子去培训机构的高昂的费用,同时线下培训机构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青年人,尽管他们大多都师出名门,但还是缺乏相关的授课经验,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对线下机构的排斥心理;对于学生而言,平常的学习生活已经很繁忙了,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线下补习都怀有抵制心理,这些因素对app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五)教育需求的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与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命题。传统教育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互联网发展教育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教育app拥有的优势

(一)教育app应用得当,能够将学生们的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起来,真正做到利用好课余时间学习。

以我本人为例,我经常用到的教育类app大概可以分为阅读式、网课式和日常学习式。在课余时间,我们一般会打开微信读书或者学习强国等软件,看一看自己正在阅读的书,或者打开学习强国这类app了解一下最近的时事,学習一下党的思想、最近的会议精神等。有时候在去上课的路上我们也会打开TED演讲这种英语类app,通过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英语,让自己能够参与到一个有英语的环境中,有时候还会在课间拿出手机用英语软件如百词斩、网易等背几个英语单词。尽管这些软件占用的内存不大,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利用好课余时间,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积少成多,量变总有一天也会引起质变。

另一类网课类app也在我们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仅限学好本专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仅凭本专业的知识无法支撑我们在这个社会很好的生活下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得同时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而中国大学mooc网站和app则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在这里有许多名师名校录的网课,它们几乎涵盖了所有专业课程,为学生跟名校名师学习和提升自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教育app可以给教师的工作减负,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来说,它们的课余时间大多数是丰富的,而在课余时间如何督促学生们有效学习,对中小学老说老师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然,如果仅凭人力去监督学生们学习这无疑是一项很难完成的工作,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线下教育app的使用,在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或许不再是困难,只需要正确使用一款教育app就可以帮助老师在放学后也可以完成对学生的一对一的教育服务。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app及时上传当天的作业,这样老师便不需要再等第二天学生线下交作业再进行批改,这不仅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对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起到良好的作用,除了老师进行批改,老师布置下的作业让家长自行批改也是一种良好的监督手段,有了家长的监督,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好的调动。

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考勤往往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如果能够下载一款能够帮助考勤的app,老师便能够摆脱这种枯燥无味的工作,学生们也能减少这漫长的点名时间。同时,这种软件还能够上传并让学生们下载学习资料,提交作业等,使老师减少了一些简单又枯燥的工作,从一大堆纸质点名册、纸质作业中解放出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三)教育app在疫情时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020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全城封锁,整个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不能按时到教室上课,但是也不能不上课,否则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们的课业也被耽误了。于是,教学类app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在家里,也能通过网络给学生们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除了不能与学生们见面,其他的与在学校并无不同。而且,我们至今也没有能够消灭病毒,在这样一个疫情随时出现的时代,教育类app顯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它为我们随时可能被暂停的线下课保驾护航!

(四)教育app给学生提供形式更为丰富的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景都较为固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线上教育类app不再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随时随地就可以在家中,在任何空闲时间内完成学习学习,基于移动设备的便捷,便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在教育模式上线上教育app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多样化学习功能,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口头传授,黑板板书,PPT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线上教育app可以增加视频,音频,或者是动画的效果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使学习的趣味性更强,在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上,利用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知识。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方便家长、学生、老师的三方互动

传统教育中更突出的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老师和家长互动起来是不容易的,这还不包括学生不愿与老师、家长互动的情况。但是在教育app上这个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譬如在线教育app使用打卡功能,老师建立打卡,学生与家长配合参与,不仅加深了三方的交流与配合,还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举两得。

四、教育类app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长期依赖电子设备会造成学生视疲劳甚至近视。有2020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2.7%,居世界第一。

(二)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虽然教育类app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一些学生却把它当作投机取巧的工具,例如市面上的搜题软件,包含了很多学生日常练习的题,有些学生直接拍一拍搜一搜后就把答案填了上去糊弄老师家长,然后抱着手机玩起了游戏,完全违背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初心,也违背了教育类app出现的本意—不会的题搜索后学会这题的解法并在下一次碰见这类题之后会做。甚至某些极个别的学生依赖过度,将手机带进考场试图用这类app作弊!所以,教育类app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不能过度依赖!

(三)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消费不同,由于学习是不可逆的,试错成本较高,家长或用户进行选择的核心标准仍然是教学效果。目前市场监管机制停留在互联网传播许可与规则规范准入机制上,在线教育对用户学习的价值和促进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虽然也有很多企业提供学习后的证书或者考试证书,但是目前尚没有得到普遍的行业和社会认可,而这恰恰是学校和老师,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线教育内容监督机制评价体系标准体系还并不完善,能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依旧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五、教育app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多元化时代,在线教育软件凭借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迅速发展。当下,在线教育行业风起云涌,最新科技不断被引进,在线教育领域、直播大数据、自适应学习、个性化推荐等,融合和创新成为当前发展的特点。未来,在线教育软件将不再只是传统教育的补充,而是主流方向。

未来,教育app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线上线下联动。业务能力强且人格魅力大的小部分老师会受到大部分学生的青睐,并且老师学生的线下交流会也会应运而生;教育app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线上或线下平台,而是应该注重线上与线下平台的联动。但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这部分老师提出超出常规的工资水平,企业为了留住这些老师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二是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未来大概率会出现人工智能教学;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模拟教室环境,使师生虽然在家上课也能有教室上课的氛围。

即使有人对在线教育app的发展存在着许多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app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数量已增长至天花板,在线教育的使用习惯得到培养,在线时长明显增长,大多是迫于疫情期间”封禁”的无奈之举。后疫情时代,学校正常开学,但是在线教育的优势已经被大众发掘,利用在线教育app学习已经逐步融入更多师生中。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线教育平台是一把“双刃剑”,至于是帮助,还是损失,就看如何约束它、使用它。首先app本身需要“约束”好自己,禁止“夹带私货”,app本身内部的功能、设计很大程度就决定了用户的体验感,也影响了平台对用户的利弊作用。其次用户要使用好app,在线教育平台创立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好的教育服务,但是是否真的能达到效果还是要看用户是否真正的正确使用了这款app来学习。

六、自研app(Teach Reach)功能分析与完善

目前,我们的教育app功能还比较简陋,主要有直播和文件传输两个模块,老师可通过直播功能线上授课并随时点名签到,直播过后,学生还可以多次点播。老师通过文件传输分享课件,学生通过文件传输交作业。这两个功能满足了最基本的教学需要,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在现有功能方面,我们将继续完善app的稳定性,提高直播时的流畅度,减少卡顿,文件传输未来也会支持更多的格式类型,更大的文件大小。

新功能方面,我们会牢牢抓住未来教育app两大发展趋势之一的人工智能来完善。比如最近经常有家长为批改孩子作业而头疼,未来,一些简单的作业可直接交给人工智能来批改,老师也可直接看到学生作业情况汇总,第二天可按汇总情况挑重点讲,这将节省老师家长很多时间精力。再比如考勤问题,虽然现在大部分教育app都有基本的考勤功能,但大部分都是“花架子”,很多学生签个到就去做别的事了,这样使得考勤就有很大水分,而人工智能会综合分析学生的行为,准确的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

现在教育app大都只注重app本身,却忽视了网页端建设,往往网页端就是下载app,我们还将注重网页端的建设,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利明,郑勤华.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供给变革:需求变化、转型方向与发展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1(12):21-27+62+76-77.DOI:10.13541/j.cnki.chinade.2021.12.001.

[2]刘中奇,姚晨静,宋莎.“互联网+”下手机APP助力教育行业发展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2):170-171.

[3]崔晓雪,沈晶,王馨悦,崔箫,修志宇.大学生移动教育APP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9(12):32-36.

作者简介:

耿若男(200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专业: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

2020年春立项的南京审计大学校级大创(2020SY03010Z)。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
浅谈任务驱动情景下的网络学习模式
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素质优化研究
网络教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系统架构
中职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关联规则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