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专业群的组建逻辑与建设策略
——以生态文旅专业群为例

2022-02-06□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旅校企融合

□石 洋

一、问题的提出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万亿产业。在这一目标指引下,《2019年湖南省旅游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湖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2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00亿元。与此同时,2019年是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元年,湖南文旅人承担着“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推动湖南省文化强省、全域旅游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使命担当。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内涵发展的新时期,需积极响应服务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由适应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转变的新要求,同时面临国家自然资源“两统一”下的职能业务调整以及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与集群发展新态势。基于错位发展原则,学校旅游类专业群定位面向需转型升级。紧扣“自然资源行业特质”,从一般旅游向生态旅游方向转型,突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特色,突出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的支撑。基于此,研究生态文旅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和建设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学校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旅专业群组建的逻辑机理

(一)专业群紧密对应区域文旅产业链。生态文旅专业群紧密对应湖南文旅产业链,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和特色,以“开发-运营-服务”的主线,按“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组建专业群。生态文旅专业群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带动酒店管理、应用英语(会展方向)、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共同发展。专业群4个专业共同对接在“旅游+”和“互联网+”催生下的智慧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培养复合型又独具生态特色和资源开发能力的文旅人才。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文旅业融合发展、文旅服务数字化发展、文旅偏好个性化发展以及文旅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面向湖南,立足旅行游览、会议展览、住宿餐饮、在线旅游以及文旅新业态等行业领域,能够从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导游、出境团队领队、项目策划、产品研发、旅游顾问、旅游营销以及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湖南文化强省、全域旅游基地、文化创意基地的建设,为促进湖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群内专业的逻辑性。基于错位发展原则,生态文旅专业群紧扣“自然资源行业特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从一般旅游向生态旅游方向转型,突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特色,突出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的支撑。本群围绕文旅产业群的技术服务领域,以旅游专业为核心,由酒店管理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应用英语(会展方向)专业组建而成。这样的建群逻辑把专业间共性作为组建专业群的重要依据,从“专业联系”出发,强调专业间的关联性和基础作用。一是专业基础相通。群内专业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等3个专业同属于旅游大类;二是技术领域相近。群内专业共同面向客人旅游需求,为客人提供规范化和差异化的品质化接待服务;三是职业岗位相关。在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会展公司、在线旅游公司以及新业态旅游企业从事接待服务、产品研发、活动策划、旅游解说等工作,职业岗位相关;四是教学资源共享,共享课程、教师和实训基地。

三、生态文旅专业群的建设策略

(一)实施“两教贯通、双元育人、工学交融、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两“教”贯穿。指将德育、外语教学贯穿专业群三年学习始终。文旅行业主要是直接为客人提供面对面服务的行业,同时,也是涉外性很强的行业,本专业群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外语要求较高。坚持立德树人,实施“三全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的育德功能,将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全过程。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相衔接,贯通五个学期,特别加强英语口语训练。

2.做到双元育人。校企联合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职工培训手册。针对学校和社会两类学习者,在产教融合性实训基地实施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开展课堂教学、实训指导和社会培训的双导师制。

3.做好工学交融。继续与广州长隆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与华天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五年规划分阶段建设产教融合性实训基地,实行以学期、星期或天为周期的工学交替,做到工学交融校企协同实行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工学交融的教学模式。

4.实施书证融通。率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选择考取导游证、茶艺师证等资格证书以及会展策划师证、研学旅行指导师、酒店餐饮运营管理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证书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实施课程学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互认。

(二)构建“通用基础-岗位核心能力-个性发展”课程体系。按照“个性化分层分类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三阶段实施、包含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其“德智体美劳融合”的通识课程+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构成了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通识认知、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模块主要由4个岗位群的4个课程包20门核心课程组成,主要精准培养对应岗位群的核心技术技能。专业群内学生根据兴趣发展和岗位需求,在岗位群课程包中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将与岗位相关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培训内容融合课程岗位基本能力中,在课程内容、考核等逐一实现课证融合;每个专业都设置1~2门专业英语,每门课程都深度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将“两教贯穿”落实到课堂内外;个性发展课程模块主要结合学生“就业、创业、升学”三类个性发展需要,更要结合“生态旅游、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新业态,构建“综合项目实战—创新创业实战—升学拓展课程”为主组成的个性发展课程包。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发展、结合企业需求,完成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实战为主的个性化发展课程模块学习,实现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建成校企共享、育训两用的专业群教学资源。聚焦文旅产业前沿,突出生态资源开发、规划和运营特色,对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群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整合梳理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研制,形成有力促进产教共融共享、课证融合的开放性课程教学资源。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在酒店管理专业校级教学资源库基础上校企共建生态文旅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二是“1+X”技能证书考证资源库建设。在资源库平台上,建设相应资格证书的学习、培训和实训资源库,开发与各项证书对应的专题培训包;三是“金课”引领的系列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广州长隆、洲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丰富短视频、微课资源;四是校企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校企共同组建教材编写团队,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新形态教材。

(四)实施“情境式、项目化、任务驱动式、赛教融合”的教法改革。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法改革和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来实现。一方面,形成“纸质教材、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三位一体的新形态教学体系;实施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将各级各类竞赛以项目化课程、技能鉴定等不同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去,改变“技能竞赛只有少数学生受益”的现状,提升师资团队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景区讲解员证、户外领队证、旅游咨询师证、旅游定制师证、旅游活动策划师证、咖啡师证、调酒师证、茶艺师证、会展职业经理人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与1+X课程模块相融合,实现“以证代考”;另一方面,实施“1+1”打造双语课堂,组建“专业+外语”的“1+1”课程团队,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元素,营造双语教学环境,打造专业课程“双语课堂”和人文素养课程“双语课堂”。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课堂,将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引入课程教学中,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创建文旅专业群慕课社区、微课社区,实现跨校区、跨地区、跨国界的远程教学。

(五)建成具有“双师、双语”特色的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根据专业群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需要,打造“旅游+”(这里的旅游特指旅行社和景区)、“酒店+”、“景区+”、“会展旅游+”、智慧旅游应用等5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能教学、能研发的“双师、双能、双语”教学创新团队。其中“+”后面是指相关的新业态,如生态是“旅游+”新业态,民宿是“酒店+”新业态。双能注重的是团队教师拥有跨专业的迁移能力。将外语教师融入到5支教学创新团队,加强外语教师旅游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之能够进行双语授课,强化团队的“双语”能力。

(六)建设“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社会技术服务、研发“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新增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境内),尝试开拓境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指导下校企共建旅游创客谷,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资源,开发真实项目的策划,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3项以上。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构建生态文旅专业群需要从制度保障、资源支持和动态调整等方面形成机制,同时要处理好群与群、群与专业、群与课程等多重关系,凸显资源整合的优势,进而提升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彰显类型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猜你喜欢

文旅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