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
2022-02-06褚小山
□褚小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大学办学70周年。西藏大学办学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大政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正确办学方向,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国家富强办学、为民族振兴育人、为人民幸福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同进步,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西藏高等教育、西藏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有如下经验。
一、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过往百年的辉煌征程中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完成推进了西藏和平解放、进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五件大事”,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百姓的日子由苦变甜。“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拥护党、支持党、永远跟党走的“天下英才”的集聚,“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1]历史昭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培养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西藏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出发点、落脚点。从1951年的帐篷学校到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探索出了一条在高原民族地区办学育人的独特路子,是西藏社会翻天覆地的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所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区政治、经济、教育、科研、卫生等各个领域。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莅临学校,充分肯定了学校几十年的办学成就、所做贡献,勉励学生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增长才干、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学校始终紧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基础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属于未来青年人的。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始终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凝聚共同体意识,激扬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追溯历史,学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创、探索阶段(从帐篷学校创办至改革开放前),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根据“十七条协议”“逐步发展西藏的民族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的规定,结合西藏实际,驻藏人民解放军在拉萨大桥旁的仲吉林卡搭建帐篷,藏文干部培训班肇始创办,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为主,在课程设置、师资传帮带、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阶段,稳定发展阶段(1978~1992),随着拨乱反正、中央第一次、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及1985年西藏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发展渐趋规范成制,思想政治教育日渐成熟,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课“85方案”。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992~2004),1998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了“两课”新方案(“98方案”),学校1999年秋始开设执行“98方案”。第四阶段,改革完善时期(2004~至今),为进一步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及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05方案”),即为当下所熟知的课程设置,同时结合西藏反分裂斗争的特殊矛盾,由学校组织专家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形成了涵盖本专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期间经历数次修订,“四观”基础上又增加历史观一章,简称马克思主义“五观”。
西藏大学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始终因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的伟大社会实践和社会阶段变迁,始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为其实现路径,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治边稳藏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积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经验。
(一)实现所开设课程的功能分区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聚焦何以修身、何以立人,引导大学生从民族精神中汲取爱国主义的丰沛滋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奉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社会的通行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志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洞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犹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贯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党史为统领,让大学生通晓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注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让大学生明了何来何往,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中国梦。
(二)开好马克思主义“五观”课程,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西藏是国家的重要安全屏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高校是与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的相互角力、争夺青年的前沿阵地,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各种社会思潮言论的集散地、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通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海神针;通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让大学生了解多民族统一国家是中国的一大国情、一大优势、一大特色,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旗帜鲜明反分裂;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让大学生尽到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多元一体民族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各美其美”又“美人之美”,在相互欣赏中实现“美美与共”;通过西藏翻天覆地“五件大事”的人间奇迹,让大学生在西藏今昔对比中增强大学生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此同时,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分裂斗争,认识分裂势力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法上的欺骗性。
三、学校始终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营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氤氲化蕴潜移默化的生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彰显大学精神、砥砺学生品格、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一)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活动。“四讲四爱”即“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是西藏自治区党委从全局长远根本在全区开展的一项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四讲四爱”是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的经验总结、智慧升华。作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的大学生应从厚重历史中汲取感召力量、丰沛营养,补足精神之钙,知行合一、学做结合,把优秀文化、光荣传统、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奠定人才基础和精神基因。
(二)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西藏大学校园是西藏自治区多民族和谐共处、交流互鉴的缩影。积极发挥学校党团、社团的引领、熔铸作用,开展党校学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党庆校庆中秋等重大节点文娱活动,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活环境,在尊重差异中扩大政治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持续推进“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三联三进一交友”即联系学校、联系学生、联系家长,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与学生交朋友。丰富“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的载体和内涵,继续推行混班教学、混合住宿,构建嵌入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各族师生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深入挖掘党史、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形塑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磅礴力量。党的百年辉煌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引领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民族史诗,广大师生要善于从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中涵养品格、汲取力量,从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中坚定理想、厚德载物,从党的历史经验、实践创造中温故知新、吐故纳新。一部西藏大学发展史是党的光辉照耀下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跋涉史、践行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蕴含其间。一代代藏大人要善于从辉煌党史、校史中汲取营养、知所趋赴,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