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建+”工程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02-06□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总支党建+支部

□刘 萍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一直以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为己任,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并大力实施“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育人”“党建+为民办实事”四大党建引领工程,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班子坚强有力

学院班子成员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有计划开展学习教育,在学习中创新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并由个人分工负责贯彻落实。领导班子坚持深入群众、深入教研室,与教师、学生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院各方面工作。班子成员能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从严要求自己。院领导班子带头开展招生就业工作,“一对一”帮扶学生、狠抓就业质量,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6.46%,2020级新生报到率95.27%,高质量完成任务。

二、制度机制完善

(一)建立健全“党总支直接领导+党支部具体负责+党员全员参与”三级联动、逐层引领的组织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按工作内容设置学工党支部,由学生科长担任支部书记,下设日常思政党小组、日常资助党小组;教工党支部,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支部书记。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内容,分别安排到2个支部,指导支部工作。形成领导班子成员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运行,党支部责任明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党员全员与、全员行动的立体式、网格化组织领导体系。

(二)制定并严格落实一套制度。年初制定总支、支部工作计划,完善每月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分解到人,每月进行工作进度汇报检查。健全党风廉政制度,年初进行廉政风险排查,建立台账;与学院干部、支部书记签订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并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坚持领导班子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开展常态化联系培养机制,主动帮助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2021年1名教师发展为预备党员,1名教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坚持四级学习联动机制。巩固总支红岩品牌,继续以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为己任。中心组学习发挥引领作用,让理论学习活起来;精心设计组织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每月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辅导员指导团支部通过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做好学生理论学习工作。

三、做法及成效

(一)实施“党建+教学”工程,精心打造学院发展的“教学魂”。

1.成立委员会,构建导师制,发挥教师榜样引领作用。教工支部书记、学院副院长申报的教授工作室获批,学院成立“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校级双高建设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学院专业建设,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制定实施学院教师听课制度,指导举办教学比赛、说课、微课大赛等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新教师等相关人员配备指导教师。导师根据被指导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督促并指导其进行教学发展规划,指导其完成教案设计、课堂设计等。

2.教工党支部以“党员教学服务先锋团队和党员教学实践先锋团队”创建特色支部,引领师生,服务师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到顶岗实习指导、帮扶就业困难学生、网络授课、线上竞赛指导等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学院影响力提升。推动开展“1+X”证书试点效果显著,近200名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次成功承办市级技能竞赛项目,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一类竞赛获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20余项。

(二)实施“党建+科研”工程,精心培育学院发展的“科研花”。

1.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培优建强科研团队。开展“刘东辉教授工作室”建设工作,将教师党支部打造成为党建与科研、教学工作互通互融,共同提高的中坚力量。线上建立会金科研信息群,及时推送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或分享前沿技术;线下教授工作室定期举行学术交流及项目工作进展总结,推进科研团队建设,现已完成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培育。

2.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疫情使得学院合作的多家企业受到影响,学院领导班子多次专题研究校企合作工作,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院长带头主动出击,积极联系,为2022届毕业生先后组建“MT贝优班”“锦都定向实验班”“平安保险订单班”“民生银行订单班”。积极促进学生实习及就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同时为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三)实施“党建+育人”工程,精心培育学院发展的“育人果”。

1.严格党员发展,落实入党答辩制度。上半年发展学生党员21名,100%完成党员发展计划。承担的校级科研项目“‘党建+N’模式引领‘守初心 担使命’长效机制研究”“高职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研究”已申请结题,发挥推广示范效应。

2.学工支部积极推进样板党支部建设。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牌,聚焦“活力工程建设”,持续打造“红色人文,诗词造化”的百科知识大赛,“五月歌舞大赛”“大学生情景剧大赛”品牌。

3.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创建总支品牌“红色风帆引航,助力人才成长——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建成市级红岩班1个。指导学生参加红岩联线“党史故事100讲”微视频大赛提交作品9个,固化“微讲堂”活动品牌(现已第8期)。总支宣传委员钟金玲老师的作品《灯火里的中国》在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中国梦 劳动美”职工歌唱比赛中获三等奖。培养的学生党员有4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毕业生(共6人),15人全部获评学校优秀毕业生,1人获评学校“学习之星”(全校共1人)。

(四)实施“党建+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一是学院党总支尊重教职工,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制度完善。建立“小马哥”服务队,两校区设置意见箱,开通24小时线上线下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总支共收集意见建议9条,已办结2条,上报学校7条。学工支部预备党员代表、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助梦先锋队”代表200余人次先后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党史我来讲、植树、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教工支部走进合川区合阳街道沙坪社区开展了党史故事分享会并开展志愿服务。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枫桥式”基层党组织创建结合起来,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采取措施逐项予以解决。如学生有专升本、初会考试需求,我们及时调整早自习诵读内容;如学生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开展了3期演讲培训,并配套开展学院演讲赛、辩论赛;组织提升凝聚力需求的“慢慢长征路、精准投掷、家园保卫战”的红色运动会。教工支部针对部分学生对未来学业、就业感到迷茫的情况,贺妍、吴脊两位党员教师于5月开展了学生座谈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总支“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在师生中得到传承和弘扬,学院教风好,学风浓,发展更有干劲,开展的部分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猜你喜欢

总支党建+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院系党委(总支)组织力的维度构成与提升策略研究
党总支在教师队伍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性研究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抓好凝聚力工程,提升履职水平
“党建+”模式助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