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2022-02-06韩雪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党史大学生

□韩雪飞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重要的群体,应在教育期间深入贯彻党的内涵,通过对学生加强党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途径教育,能够促使将教育放在改革开放历史、基本国情、基本形势、基本政策上,从而实现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1]。高校中文教学中应充分融入百年党史教育,发挥“古为今用、执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以深化党史教育为目标,不断探索高校党史教育的新形式,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完成各种内容的学习,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一、高校百年党史教育的目的与渠道

(一)高校百年党史教育的目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有着光荣的历史,老一代党员革命精神是年轻人所缺少的,目前,高校党史教育主要是面对青少年的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导致其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均较差,同时对中国政治理念和历史发展道路的认识也尚不清楚[2]。在全球化时代,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个党性很强的历史性问题,在高校教学期间重点加强对党史的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百年党史是一门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在学生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可以深化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借助高校这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

(二)高校百年党史教育的渠道。高校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党的建设任务,在历史教育中被普遍认为是教育的主线和重点。在高校中文教学中,一些高校正在进行党性教育,结合党史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创设相应的选课和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与选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可以充分理解党史书籍中所蕴含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教学活动,将具有光辉历史的人才成就作为本次教学案例进行教学[3]。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必须通过对英雄优良作风和模范行为的教育,积极推进党史教育,把教育带到学校、课堂和学生心中,培养学生对党的热爱心理。

二、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也有所改变,拜金主义模式在大学生中日益盛行,因此,大学生走向社会时,出现了失去信仰和爱国主义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源远流长,面对外国势力的入侵,人民受到了恐吓,而在我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通过英勇的斗争可以加强对其对抗,学生在对这些爱国英雄的理解和学习期间,能够切实了解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不断加深学生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为大学期间学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高校中开展党史教育,能够有效树立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主动承担起党的责任,包括在党的影响下人民的历史责任,通过党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三)有利于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人们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当大学生离开大学时就会进入社会工作,在社会多种形态的影响下,人们会面对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的形式,导致学生在就业、情感、生活与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工作与生活[4]。当挫折发生时,一些学生无法面对和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甚至走极端,故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的坚定信念,以便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收获。

三、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干扰了学生的价值判断。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面临着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双重挑战,青年大学生都是弱势群体,虽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这种意识形态尚未形成固化模式[5]。在价值观的影响下,网络渠道的影响可以为高校党史教育提供全新的渠道,这种更广阔的渠道在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由于我国网络管理机制不完善,网络信息不准确,导致监管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反马主义对大学生良知产生很大的影响,致使学生价值判断力薄弱,信息匮乏,从而会影响大学生对自己价值观念的判断。

(二)传统党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待提升。高校党史教育是可以提升学生自身观念的一种有效模式,在教学期间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高校党史教育仍停留在课堂上,大学生在高校中文教学期间只能理解一些党史的基本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与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有明显的不同,这种鲜明的对比会促使大学生感受不到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优良传统。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逐渐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有所提升,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因为由于目前高校传播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致使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互联网上充斥的一些消极信息会极大程度占据党史教育的空间,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6]。

四、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一)建设党史教学实践基地。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应积极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说教”的模式,建立相应的党史教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高校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教育的方式,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在教学期间尝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百年党史的理解。

(二)开展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要想深化党史教学就需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高校应打造一种有力的宣传氛围,在社会实践教育期间充分发挥校刊、墙报、校园网等媒体的优势,借助这些渠道能够充分渗透党史教育,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学习革命作品,在实践中接受党的历史教育,积极组织人物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同时,还必须扩大党史教育范围,形成完整的百年党史教育活动体系[7]。

(三)借助多媒体提高党史教育的趣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中文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促使党史教育能够充满趣味性,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对百年党史的学习,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高校中文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古典文化,不断完善相关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百年党史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中文教学需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一些概念性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完整的屏幕、打印笔记和其他软件,在网络教学模式上进行百年党史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8]。同时,除了向学生教授相关党史教育外,教师还需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关的教学环境,针对某一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对知识点作出一定的理解与补充,从而进一步加深高校中文学生对百年党史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自身创造力。百年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鼓励学生创造价值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高校中文教学大多是通过期末考试和学生平时表现来评价的,这种评价方法比较独特,没有办法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到准确地反映,因此,在相关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同时,高校可以在教学期间增加对百年党史的教育,在相关课程中通过一些论文或即兴评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百年党史,通过在中文教学中融入百年党史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的了解。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课后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党史知识的探索,不仅如此,高校中文教师还需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党史教育在高校中文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年党史的认识,从而促使高校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党史大学生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