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以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为例
2022-02-06郑明娥
□郑明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网络的广泛普及,超星等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超星平台与《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关联
超星打造的“一平三端”系统,包括云平台、移动端、教室端和管理端。其中,泛雅是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核心思想,将课程、资源、教学、管理、评估等融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活动、统计、资料、通知、作业、考试、讨论、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互相衔接,为教学提供支持。学习通是集授课、学习、交流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移动服务终端,分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数据统计三大模块,其中教学活动包含签到、问卷、投票、选人等;教学资源包含课程资料、教案、章节等功能;教学数据统计包含课堂报告、学情统计、成绩统计等。它通过灵活多变的互动功能,覆盖全流程的教学环节,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师生生生互动、过程跟踪、大数据分析等。
超星为师生的教学搭建了空间平台。课前,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上传到平台,并定时发布课程公告,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则可以通过超星课程平台,不仅可以观看微课视频、文档等资料,也可以完成章节测试、讨论等任务。课中,教师利用超星方便快捷地进行课堂教学,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课后,教师布置分组任务作业,还可以通过平台大数据统计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改进教学策略。
超星具有建课功能,还提供了示范教学包,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将教材内容整合后,按照章节框架分解成知识点,搜集资源、写好电子教案、制作课件、建好题库,再将其上传到课程平台,为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演讲与口才》教学
传统课堂的优势在于教师与学习者能够实现面对面的即时交流,不论是在知识传递与情感交互方面,都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传统的教学形式有着存在的必要性及不可替代性。然而,传统面授教学资源相对闭塞,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知识相对静态、你教我学线性形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学效率低下等缺点显而易见。
而互联网具有高传输速度、打破时空界限、开放联通共享等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但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在线教学具有知识碎片化、学习者和教师互动性不够、情感性缺失等不足,于是保留面授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点的混合式教学便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是以“关联、动态、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1],是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的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教学“翻转式”设计理念,形成一体化教学体验的过程,其中“混合”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线上线下教学环境的混合,丰富教学资源的混合,多种教学活动的混合,多元教学评价的混合[2]。比如,超星学习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资源,进行预习、复习、提问,完成线上作业、章节测验和知识拓展等;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答疑解惑,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掌握学习情况。线下课堂,利用超星尔雅课程平台,主要围绕线上遗留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分享展示、上台演练等。而“教学模式是指基于教学理论或者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活动程序和框架”[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呈现和运用,将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实操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寻求两者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4]
《演讲与口才》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通过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社交、求职、主持、导游、营销、谈判等多种情境下的口才训练,培养和提高高职生口语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演讲与口才》采用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匮乏,师生交互不足,课堂训练课时不够,教学效率较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体验等方面发生实质性变化,具有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等特点,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研究还表明“语言类及社科类的学科较为适合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5],而《演讲与口才》的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要运用视频、音频、课件、文档、超链接等多种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因此适合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基于超星平台的高职《演讲与口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组织、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多要素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教学活动[5]。它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指明具体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课前,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衔接,将《演讲与口才》课程内容重构为绪论、口才具备的素养、朗读朗诵、演讲口才、辩论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共七大模块。再全面、系统、有序地整合线下、线上优质资源,包括超星平台的微课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包括教师团队制作的课件、撰写的电子教案、制作的短视频等,为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好充分准备。
2.教师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好的教学设计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教学资源、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井然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超星特点,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和水平,教师依次确定《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单元、单次课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口才训练内容,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口语交际情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口才训练活动。
3.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为了把控学生线下的学习方向,规定学习的具体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还应发布学习任务单,包括本次课的基本信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任务单设计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者能力范围之内,才能更好地促进预习、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4.学生预习反馈。学生接收任务单后,登录超星的课程平台,按要求学习任务点、完成章节测验,并将难点、疑点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在超星的讨论区、班级群聊里及时解答学生问题、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学习者之间也应该进行问题探讨、学习交流。
(二)课中实施。
1.注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面授教学的内容要与线上预习内容形成一个线上线下闭环教育生态系统,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启发学生在参与性学习中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实现线下线上内容“双向融通”,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师登录超星演讲与口才课程平台,使用课件、视频等资源开展教学。教学中借助于超星平台,集中开展讨论与协作、汇报与展示、演练与点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同时使用投屏功能,开启智慧教室,发起选人、抢答、投票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线下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师生互动,讲究实效。
3.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借助超星,教学中主要使用视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比如,在学习朗读朗诵、演讲口才、辩论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使用视频教学。比如学习朗诵技巧,通过视频教学,语速、停顿、重音、语调等重点、难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同时,在实战演练环节,发挥传统教学和视频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拍摄视频,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三)课后巩固。课后在学习通发布分组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形成生成性资源,既巩固所学内容,实现知识内化,又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发布拓展性资源,如与单次课相关的抖音、综艺节目短视频等,帮助学习者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教学评价贯穿全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的必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及时了解教学效率、效益、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不同于传统教学,其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小组等,让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评价内容上,线上包括章节任务点、测试、作业、课堂表现、主题讨论等;线下既要评价学生口语表达内容、又要评价其逻辑思维、思想情感、价值观、文化观等。评价权重上,过程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其中过程性评价由线上签到(5%)、在线学习次数(10%)、任务点完成情况(10%)、作业完成情况(20%)、讨论、投票等互动情况(15%)共同构成。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参加校内外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所获得的获奖证书,提交的演讲稿、PPT小组汇报等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上,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超星大数据统计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每一次讨论、发言、作业、投票等,都会纳入平时成绩中。线下,教师有效运用终结性评价,深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说,借助超星和线下教学,教学评价从依靠经验评价转向基于数据评价。教学评价方式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找出教学活动规律,更好地优化、改进教学活动。
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结合的结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