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2-06郭立甫刘苗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京津冀工业生态

□郭立甫 刘苗苗

一、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现状

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极起步并位居全国前列。一是数量和占比实现双高,截至2020年已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总指数及全省普及率分别为28.76和10.50%,均居全国第八位。二是多个平台进入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及省级示范项目,君乐宝乳业等6个企业项目被工信部列为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320家企业被列入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库,139个项目被培育为省级“制造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三是发展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企业通过云计算等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及共享服务的比率为15.94%,企业云平台应用增速达10%,均居全国第二位;工业互联网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为73.5,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市的工业互联网则定位于培育高端供给和打造发展高地。一是北京市高端智库资源优势突出,工业互联网研究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汇聚、标准制定和产业规划能力较强。二是工业互联网基础支撑较好,2020年5G基站和用户数量分别超过2.5万个和400万户,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位于北京,二级节点接入量17个居全国第一。三是平台赋能水平提升明显,“双跨”平台数量全国领先,东方国信等三家双跨平台服务制造企业近80万家,工业设备接入量平均达75万台。四是发展生态持续完善,成立了多个有关的服务联盟,涌现了5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大数据中心和西门子赋能中心等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了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大数据和数字化设计制造等产业创新与示范基地,全方位创新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五是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围绕新基建和工业互联网北京市从市到区制定了全方位政策体系。六是产业集群布局清晰,“双跨+行业+特定技术”的工业互联网立体平台体系正在形成。

天津市除了工业互联网支撑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正在形成。“1”指培育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使之成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N”指培育一批行业级、区域级、领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将以它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联合这批行业级、领域级合作伙伴,加速工业互联网化。

在取得以上发展的同时,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开始加快部署。2021年5月,京津冀三地官方代表签署了《关于打造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框架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支撑,深化应用融合、打造富集生态等展开合作,通过示范引领加快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进而推进京津冀产业体系高级化。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机制分析——基于“技术-组织-生态(TOE)”的理论框架

(一)TOE理论框架简析。“技术-组织-生态”理论(Technology-Organization-Ecology,TOE)用于研究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及扩散,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实施新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关键因素应该从技术、组织与生态三个逻辑关联的层面加以分析。TOE理论为研究企业组织采纳新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与经验分析框架,普遍应用于信息化的各种场景之中,不同场景下,技术、组织、生态所蕴含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二)基于TOE框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理论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也是对新技术(5G、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的综合采纳与创新的过程,因此影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与扩散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及生态因素。

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技术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技术层面以企业组织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基本能力为支撑,以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技能为基本赋能手段,以安全性和兼容性为前提,把5G、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作为建立相对优势的新技术因素,实现企业内综合无缝集成,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

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组织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不仅涉及技术,更是一个涉及企业各方面各部门的社会系统。在面临工业互联网化转型时,组织规模、企业“一把手”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态度、组织规范化、系统性和企业数字文化都是需要考虑的组织因素。

3.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生态层面。现代企业都会受到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一方面可能会就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施强制性压力,或利用制度环境促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会给予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有关政策或资源上的支持。此外,企业贸易伙伴之间行为互动也会形成工业互联的动力,实现生态互动、共赢发展。

三、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来看,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技术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我国工业互联网尚缺乏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京津冀地区也不例外,不同的企业对于互联网平台有不同的见解,各种互联网平台交互不足,各自独立发展,数据共享程度低,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平台发展的关键方向没有统一的规范。这严重地影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长期、有序、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2.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能力不足。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资金流、能力及工艺、人才创意、制造工具等各种软硬资源在云端汇聚,密切相关的各种协议、条约变得可视化,工业设备透明化。一方面企业对数据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黑客、木马和病毒等泛滥,使得数据的安全保密、完整可用、真实可控受到威胁。

(二)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组织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复合型人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需要既有工业知识经验又能够搭建工业PaaS,既具备模型算法能力又能进行平台二次开发的复合型人次。造成复合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是一项周期长、复杂度高、系统性强的工程,所需各类知识需要相互渗透,所需的某些复合型人才培养起来时间长难度大。二是“留人难”,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消费互联网已发展成熟,有能力的开发人员常常跳槽到消费互联网行业以获取更高报酬。

2.小微企业在采纳工业互联网平台时存在障碍。无论从总体上看,还是从消费品、电子、装备行业、原材料等行业角度看,以及从区域角度看,大型企业远超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均水平,中型企业略低于平均水平,而小微企业远低于平均水平。小微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障碍有: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基础能力薄弱,认知不清、价值不明、方法不清和可参考成功案例缺乏等导致的积极性不足。

(三)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生态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京津冀三地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不足。京津冀工业互联网正在兴起,其枢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区域合作,三地协作有利于提升区域内新型基础设施水平、构建层次化平台体系、建立区域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提升区域工业互联网安全水平、完善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优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以便更好满足区域需求。而从实际来看,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才刚刚起步。

2.工业互联网平台没有健全的产业生态。生态体系建设尚不健全,体现在:资源共享和整合能力不足,平台企业缺乏有效合作互动。尤其是河北省优质平台不足,虽数量较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多数企业位于低层次平台,大多制造企业对自身的行业机理、工艺流程等专业的工业知识积累较薄。另外,河北省优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虽是行业翘楚,但不能提供标准解决方案,这就限制了其资源共享和整合能力。

四、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路径

(一)以试点示范推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统一。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一问题,需要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来支撑整个平台产业链条的延展。具体操作上可以遴选出区域内数个建设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分析其平台建设,所满足的应用和管理各方需求,总结其发展经验,使之成为可复制推广的知识,以此来规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健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推动健全产业生态,例如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商机、融资和技术,加大集群企业上云用云的宣传力度、推动云上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健全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政府要加大数字化资源供给保障力度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训,实施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模式的应用培育工程。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来促进工业互联网生态迈向繁荣。

(三)多种方式并举培育工业互联网人才。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复合人才的路径。一是培训,鼓励人才参加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班等各种有关培训。二是教育,鼓励高校开设工业互联网有关的专业,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此外,河北省可以通过双向聘任、跨区域资质互认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京津地区的工业互联网智流。

(四)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和资源共享。一是基于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探索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服务平台,以此来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新型认证服务体系,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知识交易环境。二是京津冀三地一方面要构建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现平台纵向和横向对接,打造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京津冀应该继续加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合作,通过顶层设计、试点示范等方式联通三地互联网平台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促使工业互联网生态在京津冀地区的优化迭代。

猜你喜欢

京津冀工业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工业人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生态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