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财经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2-06刘秀功杨顺苍李妙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财经基础计算机

□张 霞 刘秀功 杨顺苍 李妙然

一、新财经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应用入门课程,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和演示文稿PowerPoint软件等。本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相关概念、微型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中能有意识地借鉴计算机科学中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

传统财经教育模式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以满足某方面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培养目标,专业划分比较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属性比较强,具有目标工具化、教师中心化、知识专业化特征。数字经济的来临,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新一轮全球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力量,传统财经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诸如:专业壁垒越来越深、人才培养的学科通识性不够;讲授知识有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等。

新财经教育,是相对传统财经教育而言,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财经教育。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形势,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财经背景下,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体现出“新财经”的特色和要求,即要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以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结合财经专业特点进行了创新和调整,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财经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充足课前准备,分级教学安排。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都是大一的新生,由于目前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中部分内容也就可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同时,由于地域和教育条件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课前需要通过跟学生聊天,统计调研等方法充分了解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特点调整教学进度、准备课堂内容。对中学教学中涉及少的数制编码问题和Excel注重原理讲解;对中学教学中涉及多的Word和PowerPoint注重难点讲解。对基础普遍薄弱的部分注重启发教学,对基础参差不齐的部分进行教学任务分级安排。打有准备之仗,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三位一体培养,模块课程设置。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为主导,构建出“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思想,为培养适应新财经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建立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公共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管理、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模块,在案例库、教学环节、测试平台等方面分模块教学,相对固定教师队伍、定期开展研讨会和见面会,提升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以及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方向意识。

(三)任务驱动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一方面是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通过在机房实践进行熟悉和验证;另一方面是指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是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知识,学生必须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实地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一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可操作的“教学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如Excel函数部分,分解为编辑工作表、格式化工作表、数据图表、数据管理分析等多个教学任务。二是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推理解决问题方案、讲解知识点及验证方案的正确性融合到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然后,学生通过在机房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实验任务,达到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和操作的目的。三是在下次理论课程中,结合财经类专业的特点,提出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作为提升性教学任务,如银行业务处理与分析、商场销售管理、工资账务处理与统计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灵活运用上节课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教学任务分解理论启发指导机房验证熟练完成提升性教学任务,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四)发掘教学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计算机基础课程发掘真实、典型的案例,特别是财经类案例,如Word学习的制作社团招新海报、自制图片竞赛、制作财务报表、毕业论文编辑、批量制作商务邀请函;Excel学习的才艺比赛成绩汇总、商场销售统计、银行业务处理和分析等,这些案例都是经过事先细致的准备,每一个案例由4~6个知识点组成,如:长文档编辑的案例可以分解为使用样式、多级列表、分页和分节、脚注和尾注、创建目录等知识点;银行业务处理分析的案例可以分解为数据格式设置、用IF函数分期计算利息、用日期函数计算到期日、COUNIF和SUMIF分类汇总统计、数据透视表、套用格式等知识点,学生提前预习、讨论,课堂上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启发、串联、互动,碰撞,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巧妙环节设计,提高学生兴趣。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是往往学生入门的时候兴趣很浓,但是一深入学习发现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学生虽然兴味浓厚,也会觉得无趣。因此,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新的内容,将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在教学环节当中,将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传授,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真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讲解中,将学生的姓名、性别、籍贯、成绩等真实信息制作成数据清单,学生在大屏幕上都能看到自己的信息,并且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成绩排序、分段成绩统计、按班级汇总各科成绩、按籍贯统计人数等操作,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根据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分别对本班学生姓名、出生日期、成绩进行排序,通过对排序结果的讨论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刻理解文本排序、日期排序和数值排序的规则。

(六)多种测评途径,培养实践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学科,除计算机发展史、软硬件的一些理论知识外,大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勤于练习、反复操作。传统的测评方法偏重于总结性测评模式,期中期末的节点性考试占比过大,不利于实践性学科的效果考察,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中心开发了B/S架构的伴随式测评系统,针对每一个学习单元布置多套练习作业,阶段性将单元测试随机处理形成综合测试,将节点性考试变成过程性测评,加重过程性测评的比重,将教学目标任务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新财经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充满机遇和挑战。需要以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面向应用、能力导向、注重素质”为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财经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财经日历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