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在线课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2022-02-06吴竞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会学云班教学方式

□吴竞鸿

一、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自2019年开始面向社会人员提出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改变。与普通高考生源相比,社会人员大多为在职员工,难以符合全日制在校学习条件,促使大多数高职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在线教学”模式,专业教师使用智慧职教、中国MOOC大学、E会学、SPOC平台等在线课程资源平台,结合云班课、微助教、QQ、微信等网络教学工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活动,适应非全日制社会人员的教学需求。

近几年,伴随“互联网+产业”融合进程加快,同时为响应“三教改革”政策,以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等为典型形式的“在线教学”模式正逐步创新高校课堂。其中网络在线课程是依托教学系统(APP)完成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强调线上线下课堂融合。其中课程内容是完全数字化资源,将传统线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碎片化。

考虑到网络在线课程模式中学习时间较为灵活,交互效果较好。因而本文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MOOC资源+云班课”的网络在线课程模式下的“在线教学”。

二、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简介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基础上,初步录制了若干微课教学资料并上传在线课程网站,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后续该课程成为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将涉及到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将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若干小节,已采用碎片化的摄制方式,按照知识点进行重新解析,按照知识点摄制长度为10分钟以内左右的短视频,并形成一套完整的PPT课件等资源库。同时为了迎合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云班课上开班并上传相应的课程资源及活动资源。

三、基于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由线下教学到“在线教学”,教师普遍面临着信息资源整合和线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挑战。以笔者为例,为实施网络在线课程教学,需完成教学方式选择、在线互动授课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项工作任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一)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取代“以教师为主导”。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学习主动性一般,但实践能力较强。因而基于网络在线课程的“在线教学”应选择“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线下教学时教师常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在线教学”环境下不太适用,学生在家远程异步学习,学生的学习达成情况非实时反馈,达成教学目标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因而需要教师不定期设计在线互动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线互动活动内容应以实践性任务为主,让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应用、反馈,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技巧和习惯,如完成特定信息检索、发帖讨论等。

(二)以共享理念选择性运用网络资源设计教学内容。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完成备授课任务。近几年,从国家、地方到院校都充分重视“精品在线资源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等课程资源库建设,网络在线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加之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对“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尝试应用,促使专业教师制作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在信息化教学工具及平台公司数量激增,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云班课、微助教、钉钉平台、腾讯课堂、微信、QQ等。若教师还是依照传统线下教学方式进行单一备课或自制视频资源不太合适。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所在地区及院校推荐的教育资源,还应主动上网搜索筛选可以达成教学目标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而非教学资源制作,同时以微信、QQ、云班课等教学工具完成任务发布、在线签到、互动讨论及答疑,方便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增加趣味性。

(三)依托聊天软件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在线教学”模式中,师生的时空差异性较大,为了缓解教学协同问题,可借助网络学习社区密切联系,形成“教学共同体”。当前社区软件较多,可利用钉钉群或微信群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形成“教学共同体”。借助钉钉群等网络办公软件,以周或日定时发布教学任务,并形成教学任务查看沟通机制。

四、基于网络在线课程的“在线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以教学计划、技术工具和学生预习为内容的“在线教学”课前设计。课前设计是课程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授课的技术保障以及学生提前预习工作。因而首先需要依据《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任务,考虑到完全线上教学更适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制定的教学计划以项目任务中的基本知识点为核心,以此设计一些知识问答任务。

选择“E会学+云班课”的网络教学平台。考虑到本课程教学团队已在E会学平台上完成MOOC资源库的建设,因而课程资源平台以“E会学”为主,同时考虑到该门课程在诸多院校均有开设,在中国MOOC大学、智慧职教上均有类似课程资源,因而会建议学生登陆不同资源平台浏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为了提升“在线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选用云班课辅助教学,可以实现签到、在线问答、互动讨论、多样化作业任务设置及多元评价等丰富功能。

为了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形成全局意识,提供在班级群中发布课程授课计划、教学标准等文档,并就教学相关注意事项与学生进行沟通。还会要求学生查看云班课的教学PPT资源库,并获取学生在课前环节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时长等信息,督促一部分学生按时完成预习任务。

(二)E会学的教学资源与云班课的课堂互动构建“在线教学”的课中设计。在课程学习正式开始后,首先再次在QQ群中明确本周或当天的学习任务及学习要求,并在云班课中发布签到,以便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要求学生可以每天异步完成E会学中教学视频观看、笔记记录、讨论发帖、课中作业等多环节基本教学内容。为了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环节,通过设计在线讨论主题和开放性的任务提高参与积极性,并及时获取发帖点评及作业完成情况。

每天会不定时登陆E会学平台,通过查看课程报告,知晓班级每位学生的视频观看数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不间断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周设置1次学习总结课,将班级学习完成情况在班级群里发布,以便让所有同学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也在此时间段内以群消息方式答疑,若是个性问题则以私聊方式解决。

还借助云班课发布头脑风暴或互动讨论活动,让所有同学都能同时参与问答环节,以项目任务或论述题的方式考验大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同学们通过短视频,而不仅限于文字、图片方式提交答案。

(三)知识拓展与多元评价融合的“在线教学”课后设计。课后设计主要包括作业任务发布及评阅、课程拓展资源推荐。一是在QQ群、云班课讨论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贴进行答复。二是云班课中每周发布在1~2次作业任务,以开放型问答或实践任务为主。在录入或导入相关的题目信息后提供解答思路,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纠错。三是在QQ群中推送一些课程学习相关的公众号,在云班课中发布一些物流新技术应用及发展动向的资讯报告,鼓励同学们学习以增加经验值(可以折算成成绩)。

在每次发布的作业任务结束后,设置教师评价与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以便交流学习,教师在同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评价。并在每周一特定时间将上周作业任务完成情况在课程学习群里中进行公布,并就评价准则向同学们进行说明,鼓励有待提高的同学,以经验值方式奖励完成质量较高的同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每周在固定实践会在云班课或QQ群里发布投票,调研本周学习感受及教学设计评价情况。

猜你喜欢

会学云班教学方式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