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的创新与实践
2022-02-06周智伟
□吴 丹 刘 新 周智伟
在大数据环境及线上教学浪潮的影响下,2020年3月下旬,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市场营销系在本系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微讲堂栏目,同时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推出了“漫谈营销”微讲堂栏目,致力于打造视频、文字、音频等多元化全方位的微讲堂内容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及课外学习资源、吸引学生参与和互动、拓宽学生的营销视野、提升学生的营销技能,同时进一步扩大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品牌影响力。
一、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意义
一方面,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延迟开学并全面开展线上授课。线上授课虽能基本满足理论课的教学,但很难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营销技能。与此同时,离开了校园生活,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大大减少。如何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及课外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实操能力在疫情期间也能得到锻炼与提升,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起于近几年的线上微讲堂,将不同的专题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以“微分享”的方式,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新知,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简,是一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通过线上学习的资源。如能在疫情期间引入微讲堂形式,让学生参与制作与互动,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互动。
另一方面,为对接互联网经济、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为学生在新媒体营销与运营方面提供实操平台,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自2018年就开始搭建新媒体实训平台,目前正在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城理市场营销系”(原“华广市场营销系”)、市场营销协会的微信公众号“华广凤凰社”以及喜马拉雅FM平台的“漫谈营销”和“精彩无限旅游人”两个栏目。以上平台栏目均在市场营销系专职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团队负责运营。前期由于管理松散及资金匮乏等原因,致使内容产出少和更新频率低,从而导致关注度不高。通过推出微讲堂项目,在整合内部资源、加强运营管理的同时,联合外部企业资源、在丰富内容产出的同时取得企业资金上的支持,就能够有效解决资金匮乏与内容产出两大问题,从而提高市场营销系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质量与影响力。
二、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的创新点与实践过程
(一)载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喜马拉雅FM平台为辅。2020年3月22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城理市场营销系”上新增了“微讲堂”栏目,成为系公众号继“关于我”和“学营销”之后的第三大内容板块;同时还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将原有的“漫谈营销”访谈栏目改为微讲堂栏目。两个平台栏目的内容安排上各有侧重:微信公众号微讲堂内容侧重营销知识普及与企业案例分析;喜马拉雅FM上的内容则侧重于营销热点问题讨论和企业访谈等。选择微信公众号和喜马拉雅FM平台,可以将视频、文字、音频这几种形式都覆盖到,有助于锻炼学生在新媒体运营上的多种技能。
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截至2021年3月,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微信公众号微讲堂栏目共推出了“疫情营销”“如何营销”和“品牌故事”三个系列,内容主要包含知识讲堂、案例演绎、经验分享等。三个系列共发表讲座推文19篇,包括视频+文字形式的推文6篇、音频+文字形式的推文2篇、纯文字形式的推文11篇。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3月,喜马拉雅FM平台上的“漫谈营销”栏目共推出音频节目8期,其中3期为热点讨论、3期为经验分享、2期为企业访谈。
(二)联合外部企业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在这一年时间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栏目推出的微讲堂讲座,共涉及与9家企业的合作,包括:京东集团、艾伯森生物科技(飘影)、星邦尼环保科技、海创会资本、T&Y珠宝、织识服饰、艺旅文化以及广东知游国际旅行社。这19次线上微讲堂中,有10次由企业管理者主讲、9次为系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主讲,每篇讲座推文均设置互动环节和有奖问答,所有互动礼品均由合作企业赞助。这样一来,不仅经费问题得到了解决,还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任务落实到个人。在管理和运营上,微讲堂改革实行项目管理制,成立项目小组,组长为市场营销系学科带头人刘志超院长/教授。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系副主任负责统筹管理和联络合作企业;微信公众号与喜马拉雅FM上的微讲堂栏目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市场营销协会为主)负责策划、编辑、剪辑和排版等工作(每项工作都由2~3名学生负责)。只有将任务落实到个人,才能有效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让线上微讲堂实现更新常态化,定期按时更新、保质保量完成。
在更新频率上,微讲堂栏目每两周更新一次,固定在周六晚上八点更新;喜马拉雅FM平台上的微讲堂节目则是每月更新一次。每期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议给负责的教师审核,或是项目组共同讨论得出。一旦主题确定,就进一步确定主讲人和发布时间,并且会在每次更新之后,号召全系教师和学生去观看或收听,并鼓励大家转发朋友圈以扩大影响力。
(四)结合时事热点与专业特色,打造爆款内容。
1.微讲堂的内容产出必须结合时事热点。2020年3月下旬,全国众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因受到疫情影响,业务下滑、举步维艰。疫情危机下的企业如何才能度过难关、化危为机,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市场营销系专门联系了广州地区几家在“战役”中取得瞩目成果的企业,涵盖了洗化、电商、消杀、奢侈品等行业,聚焦于“疫情之下的企业危机与商机”,邀请其管理者亲自担任主讲人,讲述在疫情之下,企业是如何化危机为机遇的,为学生们带来了京东、飘影、星邦尼等一个个疫情下成功营销的鲜活案例。这些讲座好评如潮,直接把市场营销系微信公众号以往推文阅读量仅100+的水平,拉高到了1,000+。
2.微讲堂的内容产出必须结合专业特色。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也是全国首批获得美国IACBE国际商科认证的专业,超过30%的教师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名师、超过40%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近50%是高校教学经验与企业工作经验兼备的双师型人才。鉴于此,微讲堂栏目近一半的主讲人由我系教学名师和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主题则是从主讲人各自擅长的领域中挑选符合专业特色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系系主任、全国品牌专家陈明教授主讲的一期“如何实现从品质到品牌的跨越”;又如系骨干教师、全国优秀讲师崔译文老师主讲的一期“一文读懂中杯、大杯、特大杯的定价奥秘”,以及系骨干教师、法国海归姜颖教师主讲的一期“动辄带货数千万,直播网红的号召力哪里来的?”,这些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其中阅读量最多的一篇接近3,200。
三、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改革的成效
线上微讲堂是能够吸引学生关注甚至参与其中的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是市场营销系教改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和尝试。经过1年时间的运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微讲堂项目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生踊跃参与,获益良多。一年来,参与微讲堂项目的学生超过30人、参与评论互动的学生超过300人、微信公众号微讲堂栏目19篇讲座推文阅读量总和达到30,000+、喜马拉雅FM平台8期微讲堂节目收听量超过1,500+。约70%受众是以管理学院学生为主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师生,其余受众为社会各界人士。
通过访谈调研了解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普遍对线上微讲堂系列的内容表示感兴趣,认为通过微讲堂,不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还有机会赢取奖品。而参与该项目运营的学生则表示:在疫情期间参与微讲堂系列讲座的制作与运营,不仅丰富了宅家学习的生活,也提高了自己在微信公众号和线上音频栏目等新媒体营销运营方面的技能和实操水平。
(二)扩大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影响力。一年来,在系微信公众号微讲堂栏目19篇讲座推文的阅读量总和达到30,000+的同时,公众号粉丝数量也从之前的500+上升到了2,000+,另外,算上系微信公众号上其他栏目的阅读量,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官方公众号现有文章的总阅读量已达到10万+。微讲堂栏目让系新媒体平台更上了一个台阶。
微讲堂项目的成功,助力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2020年底,市场营销系教学团队成为全省唯一荣获第六届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奖的高校教学团队。这些殊荣的获得,对今后的招生工作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提供了众多教学案例素材。线上微讲堂的内容大都源自学校邀请的企业嘉宾、校友,以及学院教师亲历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见闻,因此大部分内容都是一手资料。每个学期末,系里都会对该学期所有的微讲堂内容进行比较和评估,精选出价值较大的内容和案例,由项目组成员负责整理成营销案例,纳入市场营销系的案例库中。并且,这些案例都将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当中,最终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结语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项目的创新与实践,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线上教育背景下的一次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微讲堂项目的成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新媒体营销实操水平、扩大市场营销专业影响力、以及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案例素材。因此,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系线上微讲堂的改革模式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创新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希望能为其他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