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烟台市市民幸福感实证分析

2022-02-06吕怡玮花福星马盈盈崔鑫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烟台市幸福感

□吕怡玮 花福星 马盈盈 崔鑫源

如今国家进入了经济新常态,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中国居民的幸福指数在过去的十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同步性。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党在十九大报告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其核心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与时俱进地调整国家发展政策。此外,“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显然,当前对居民幸福感的研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经济新常态下在需求层面、认知层面、社会支持层面影响着居民幸福度的高低。党的十九大报告一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就号召全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美好幸福为价值追求,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体制由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转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增加。

一、问题的来源

当今社会,居民幸福是我国党和国家事业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居民幸福感的增减是反映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居民幸福感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群众对社会整体的认可,居民幸福感的增加是整个社会共同体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很大进步,但国民幸福水平呈现下降态势,称为“中国谜题”。

在经济中高速发展的今天,相对缺乏资源,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这一切使不同居民的负担大幅增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大影响。就居民而言,进入经济新常态对居民幸福感的增加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经济新常态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烟台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针对城市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样法等研究方法,拟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大层面研究,经济层面分为家庭年总收入水平、就业状况;社会方面从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服务;文化方面从价值观念、传统习惯,旅游文化,业余时间;政治方面从民主权利,参与机会,自我价值,新常态了解程度;进行具体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烟台市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本部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城市居民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明确城市居民幸福感是居民对经济新常态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为了更好地了解人口的幸福,对建设幸福城市的内容进行了量化,使幸福的测量在信度和能力测试中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本次调研将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分层随机抽样、定性定量整合统一、频度分析和加权平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如下评价指标体系来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居民幸福度指数标准分为五个层次:非常幸福、比较幸福、一般幸福、不幸福、非常不幸福。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研设计与完善流程。

1.选址。选取烟台市内六个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芝罘区,高新区,开发区中每个区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社区和人流量大的超市和广场进行实地考察。

2.调研。团队将分为两组,对以上六个区中每个区中的十个社区的居民以及烟台市大型商场和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分发纸质版调查问卷并回收,同时针对烟台市市民分发电子版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整理。

3.分析差异并发现问题。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首先划分出各个区幸福度指数标准,归纳与经济新常态相关的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并按照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分析六个区居民幸福感情况的异同点并且发现烟台市居民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4.分析原因。所调查烟台市的六个区,其居民幸福感情况必定存在相似之处。根据调查结果中影响因素的重叠部分,总结出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相同因素,并从经济发展和宏观干预角度分析原因是否相同。同一地区不同位置的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幸福感的原因必定存在差异。将本次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得出六个区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差异以及有关经济新常态下的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不同原因。根据六个区居民幸福度指数调查情况、以及与治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该研究确定了城市人口和经济系统提升幸福感的具体原因,与提高城市幸福指数的相关因素相一致。从而研究得出烟台市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整体情况。本文以创新的视角,以烟台市六个区,每个区中典型的社区为例,从城市居民这一群体平台着手,根据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研究结果,为增加烟台市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推动烟台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和建议,使经济中高速发展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影响。

5.提出建议。以烟台市六个区为例,依据各个区幸福度指数,通过加权平均和频度分析的方法得出烟台市城市居民幸福感整体情况,并探讨分析烟台市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研究结果。对于被调查对象,作出如下数据简析并研究影响幸福的因素。在对于数据的浅略分析中发现年龄及职业等多种因素对于居民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幸福感是一种状态,是由多个维度的生命体验所构成,良好的财务状况、一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睦的家庭、有沉浸享受的兴趣爱好,都会使人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哪怕只满足其中两项。

在幸福的主要因素中,选取了前五个极具代表性的元素分析,调查对象认为家庭和睦是十分重要的高达34.7%,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达27.4%,子女的生活幸福或者学业有成达16.2%,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为邻里之间,工作成员之间达13.1%,拥有良好的环境达8.6%。在调研的过程中,除了问卷调查法用较短时间来获得较大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也采用了访问法。通过与烟台市市民交谈更直接地发现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其中根据回答以及对有效问卷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出其他让人最有幸福感的因素,如:居民原话中“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就心安,国好家才好”、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干净卫生的食物、朋友邻里关系融洽、道路交通的便捷、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精神文化层面,惠民政策的改进等。

对于让居民不幸福因素分析,其中约有36.5%的居民认为是收入太低导致,其次身体不健康占23.1%,第三,人际关系,更多是家庭原因占17.3%,第四,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过快占13.4%,第五,社会保障问题占9.7%。其中在对于有效问卷分析及走访调查,其他不幸福因素例如社会治安问题、污染环境严重、业余生活枯燥精神层面得不到满足、物价上涨过快、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

调研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疫情前和疫情后调研。突入其来的疫情使整个社会甚至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仅仅前期的调研并无法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于是在疫情后再次调研。在疫情之前经济问题是主要影响居民们幸福感的因素,在疫情之后虽然经济问题仍对居民幸福感有所影响,但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庭社会方面幸福感的影响。在疫情之后,居民对于影响幸福感因素有所改变,对于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一是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占比为45.1%,二是家庭和睦20.1,三是社会稳定15.3%,四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10.2%,五是医疗保障9.3%。

(二)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城市社区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例如:干净整洁的街道,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绿草如茵的公园等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感提高的依据。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有着直接影响。有能力和机会创造幸福生活的身心健康的家庭,将有机会让其成员有机会为自己工作,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而奋斗。

2.收入的高低也对居民幸福感有着直接影响。研究表明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越低的人群,往往是收入不高或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高收入者群体在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方面总体幸福感较高。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幸福程度也逐渐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女性的幸福感普遍要比男性高。大多数女性更注重家庭,幸福多在家庭成员之间实现,男性更注重收入的实现和较高的个人尊严率,而社会压力更大。

4.职业的差别对幸福感也有较大影响。政府官员和学生比个体职业者、普通居民、公司雇员和其他人感到更幸福。前者有固定的收入,很强的职业稳定性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学生在学校没有经历太多的社会压力,所以他们会有更幸福的感觉。提高人们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烟台市幸福感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