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与前行:论党史学习的四重实践价值
——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2022-02-06□常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党史英雄总书记

□常 伟

一、引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1]。后疫情时代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历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上,赶在党的百岁生日之时,迅即响应党中央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号召而系统地研读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经典著作恰当其时,其实践价值甚为丰厚,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选编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2020年11月12日参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这8年间有关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党史及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从主题上来讲,主要包括:对党史相关人物及党史重要事件的周年纪念、我们党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成就、当党在实践探索中的重要的经验财富、党在各时期领导人民所创造的诸多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贡献、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等。

这些文章中的重要论述即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史,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前景和国家、民族的光明未来。对我们学好党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非常重大的教育和指导意义,对于早日达成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的梦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回望光辉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是一部“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最初党员不足百人的小党到党员440余万的全国执政党再到如今党员九千余万的世界大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时间里完成了最为华丽的逆袭和蜕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群众团结如一顽强奋力,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赶跑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终于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清末以来饱经屈辱的中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中国人民终于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终于岿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在基本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的“三大改造”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标志着新中国自此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在经历探索和曲折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伴随着国门的逐渐开放,各方面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外资的不断涌入,我国同世界市场和其他国的联系逐渐密切,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滚滚浪潮,经济发展逐渐驶上了快车道,迈上了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文章里所讲的“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三千六百七十九亿元增长到二〇一七年的八十二万七千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百分之九点五,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百分之二点九左右的平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百分之一点八上升到百分之十五点二,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2]。这一个个真实的经济数据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终于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终于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二)学好党史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管站得有多高,走得有多远都必须时刻铭记从哪里出发,走过怎样的路。通过积极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号召,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写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著作来重温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实践意义就在于通过了解和对比一百年前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综合国力变化状况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来雄辩地向全世界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她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也雄辩地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必然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对于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政治意义。

三、重温峥嵘岁月,锤炼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意志和精神品格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是一部“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战乱频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时刻面临着帝国主义势力、封建军阀势力、封建地主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共同敌视与联合绞杀。无论是一大开会过程中遭遇的租界警察搜捕,还是血腥惨烈的“4.12”、“7.15”反革命事变,无论是国民党兴师动众的五次围剿和解放战争,还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可以说自成立之时起,我们的党就是在腥风血雨和金戈铁马中一路战斗过来的,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斗争便成为了每个中国共产党人生发展的必修课程和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整体上来讲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战场上的刀山火海没有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人同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同境内外少数反华敌对势力、同西方意识形态侵害及与贪污腐败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气和行为之间的严酷斗争却依然客观的存在着,无数知名的、不知名的斗争英雄仍旧奋战在他们各自的战线和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忠诚和担当。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所讲的一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2]。

可以讲,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同残酷现实环境和一切反动势力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历史。无论是在以“革命和战争”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独立和革命战争背景下,还是现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内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批伟大的英雄模范人物。虽然他们的光辉事迹或有不同,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畏的英雄气概,高超的斗争能力却是相同的、类似的。榜样的能量是巨大的、无尽的。那么什么是榜样?那些党史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就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二)学好党史有助于锤炼共产党人的斗争意志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一文中指出“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2]。通过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写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党史故事来重温战斗英雄们所奋斗过的峥嵘岁月,学习他们所流传下的光辉事迹,有助于让广大共产党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温入党时的赤诚初心,感悟党组织赋予的光荣使命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和思想上的升华;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做远大理想、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2]大有裨益;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革命前辈们战斗环境的万分艰苦和战斗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而有益于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斗争意志与精神品格,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与斗争水平,使他们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办实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新局、谋新篇的实践过程中更有斗志、毅力和能力。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全党范围内大力开展党史学习和党史教育活动具有丰厚的实践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缅怀英雄先烈,坚决抵制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

(一)英雄先烈和模范人物贡献卓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英雄辈出的“创业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言“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3]。这些英雄模范为了完成党和国家开创的崇高事业和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为了实现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将无数热血和汗水抛洒在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漫漫征途中,将自己的贡献和功绩镌刻在了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历史进程中。正是这些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们的付出和牺牲为我们铸造了如此美好的太平盛世。

(二)学好党史,为英雄正名有助于粉碎西方国家的险恶阴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前几年在互联网上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假借道听途说、还原历史真相、重新评价历史,重新反思历史等名义对基本历史事实进行凭空捏造和恶意扭曲,对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和突出贡献进行毫无根据的否定,对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进行恶意贬低和损害,企图破坏党和国家的公信力与合法性,削弱党的领导力和国家的控制力,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企图颠覆党的全面领导和国家的合法统治,削弱党内和国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篇文章里所指出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2],再度踏上苏联亡党亡国的绝路。因此,唯有认真学好党史故事,弄清基本史实,坚决抵制对英雄模范及其功绩的抹黑和否定,大力发扬英雄光辉事迹,矢志传承英雄斗争精神,全民学习英雄高尚品德方能抵制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打破西方国家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险图谋。

(三)学好党史,铭记英雄,方能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著就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经典著作来研究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史,其重大理论意义就在于要铭记英雄、歌颂英雄、崇敬英雄和争当英雄;要引导全国14亿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来看清历史真相和历史全貌,以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和民族观;要加强意识形态宣传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教育,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从而使人民群众真正识破西方反华势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阴险图谋和险恶用心,自觉抵制和坚决清除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侵害和影响,进而将其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与此同时,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也是要郑重地告诉全国人民:英雄们的巨大牺牲决不会被后人忽视和遗忘,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决不容他人玷污和扭曲,英雄们的历史功绩决不容他人否定和抹黑,西方国家妄图瓦解、消除党的领导力,颠覆、更替国家政权,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征程的险恶用心和恶毒阴谋也绝不会得逞。

五、汲取精神力量,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党的历史中所蕴含的英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的“发展史”。“英雄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彰显出来的精神,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4]从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一路走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年代涌现出诸如:杨靖宇、王进喜、杨利伟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造就出诸如:东北抗联抗击日寇、决战大庆油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英雄先进事迹缔造出诸如: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的英雄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些英雄精神虽然诞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但都同宗同源,血脉联通,无不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和英雄模范的血泪与汗水、付出与牺牲,无不闪烁着信仰和奋斗的时代光辉,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为国奉献,因而都是我们党和国家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在传承、弘扬英雄精神的过程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这些英雄精神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但不能被遗忘和丢弃在历史的尘封中,还应当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通过多种方式的研究、学习和教育将之充分发掘、利用、传承和弘扬起来。为此,我们要以英雄史实为基础和依据,充分挖掘党史中与真实历史人物及其光辉事迹相关的党史材料,以此作为宣传和弘扬英雄精神的事实依据和坚实凭证。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通过英雄模范人物本人或者其家属后代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方式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和英雄精神讲给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使他们近距离地感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辛与不易,切实感受到英雄模范人物身上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变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三)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篇文章中讲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层面上的基础和前提,也同样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支撑和助推。而深入研究和系统学习党史中的英雄人物及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不仅能够激励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重重挫折最终取得学习、生活、事业等方面的进步和成功而且有助于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有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为如期达成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的梦想提供澎湃的精神动力。从这种意义来讲,在全党范围内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著作同样具有巨大的实践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猜你喜欢

党史英雄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英雄犬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