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思考
2022-02-06张亚群丁杰萍尚婷婷张志杰祁俊博
周 静,张亚群,丁杰萍,尚婷婷,张志杰,祁俊博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水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流断流、湿地面积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在水生态环境管理上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各种水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维护流域、湖泊的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以多年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1 存在问题
1.1 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部分地区人口聚集,水资源需求量大;有的地区耕地面积大,水低地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高、承载能力有限,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相应日益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1.2 水污染防治压力依然很大
随着河流沿线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河流承担着接纳污水的功能,致使河流的自净功能逐步衰减,尤其在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河流稀释容量减少,水环境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污染物复杂且排放量大,水环境监管工作难度很大。相对发达地区,有的落后区域生活面源污染较重,城市截污管网建设缺口较大,雨污合流的现象普遍存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滞后,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污水收集率低。对于河流沿线耕地面积大的区域,很多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大量污染物随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成为水质改善的瓶颈问题。
1.3 湿地功能退化
湿地开垦、泥沙淤积、水电开发、污染加剧等造成部分地区自然湿地面积缩减,部分区域湿地面积减少。河湖生态退化、湿地景观丧失、生物多样性衰退、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过度利用、盐碱化加剧、生物侵害处于高发态势。
1.4 部分区域环境监管能力薄弱
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对河流水生态系统、流域社会经济影响以及流域生态安全、流域水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风险点识别等调查研究较为缺乏,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制约了污染防治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诊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亟待开展。很多县区不具备常规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缺乏系统的环境监测数据,监测预警体系尚未形成,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亟待加强。县区环境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水平不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执法需求。同时,环境信访纠纷呈高发态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机构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执法车辆和装备硬件严重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础工作薄弱、执法效能不高等问题日趋凸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1.5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亟待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城乡区域统筹不够,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凸显,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生态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之患,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流域综合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统筹协调、系统高效的综合管理制度;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补偿范围和覆盖面较窄,补偿机制和渠道尚待健全;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引导和激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还未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需进一步拓展。
1.6 污染防治投入严重不足
对于一些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生态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受资金投入等客观因素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配套设施建设、氧化塘、人工湿地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普遍滞后,尤其是沿河乡镇普遍还不具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能力,由于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实施有的成为嗮太阳工程。固废、危废、医废处置能力不足,一些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得不到有效处置,长期乱堆乱放,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加剧。
2 思考及建议
2.1 充分考虑流域、区域特征
在当前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中,以流域治理为最基本的手段,较为有效、省时,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各项治理工作中,有关部门要坚持“以水为本”的理念,合理安排工作的先后次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在水生态环境治理中,应根据水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污染较重的地区应加大整治力度,通过对不同流域、不同区域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应有整体观,即考虑更大尺度、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以多种技术和措施为支撑,推动区域和流域的综合治理。
2.2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以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立足产业基础和水资源条件,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区域、流域、行业和产业环境影响评价,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遏制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实施重污染、高风险企业改造、搬迁。
2.3 做好各类相关规划
水生态环境涉及地域广阔,各地区间相互影响、制约,因而其治理和修复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为及时、高效地实施治理与修复,保持河流生态平衡,应结合区域的发展状况和流域特征,建立一套综合治理体系。应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现状的及时监测和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和分析河流生态环境问题,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做好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相关规划,综合考虑空间和区域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提出合理的对策,并进行充分论证和跟踪评估。
2.4 制定专项治理修复计划
立足当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以“三水统筹”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明确重点,明确治理修复方向,确定重点治理修复区域,制定专项治理修复计划,并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时,有关部门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对各个项目进行精准评价,并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2.5 持续深化水污染治理
针对不同区域水生态环境特征、产业特点、发展水平等因素,实施水污染精准治理。探索高耗水行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工业企业逐步提高废水综合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从而降低水生态环境压力。对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较低,处理水平不高的区域,应采取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措施,治理生活污染。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引导各地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探索化肥与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合理处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
2.6 系统实施生态修复
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禁牧封育等措施,加强退化草原综合治理。调查湿地现状,对退化程度较高的湿地采取封禁保护等措施,恢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和周边植被,遏制其萎缩趋势。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进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高水土保持管理能力。
2.7 逐步完善监管体系
构建水资源管理体制,坚持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前提,坚持节约用水,促进节水社会的有效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用水总量。同时,充分发挥各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提高河流、湖库的联通性。不断加强纳污红线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总量,以有效提高水环境的总体质量。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展符合区域、流域实际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工作,探索以经济激励手段反哺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沟通协作机制,相邻区域应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健全跨境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修复,推进整体工作。
完善评估考核机制,不断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奖惩机制,以有效激发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加大水生态的保护法治力度,促进保护、修复的试点示范,促进水生态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8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对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需求也越发迫切。因此,要运用各种媒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科普及普法力度,全方位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宣教的新格局,助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远发展。
3 结束语
目前,国内在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上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全面,治理机制方面尚不健全,水生态环境的管理的观念理念有待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应充分考虑区域、流域实际情况,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实施精准管理。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提升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对当前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