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融合模式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2022-02-06冉金昕
冉金昕
(成都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00)
图书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教育活动的三大职能。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资源,是实现三大职能的根本条件。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必须要跟上形势,从现有资源管理优化分级、资源采编计划制定入手,去不断优化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更要认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积极地与本地文博事业部门形成资源共享,确保内外资源融合,以提升自身在文献资源领域的话语权,避免自己被边缘化。
1 三馆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三馆融合诞生于德国,主要是该国在推进互联网建设的过程里,发现图书馆的馆藏集中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技术等纸质图书资料;档案馆馆藏集中了当地历史、经济、文化、政治、技术有关的重要资料;博物馆则会收藏本地区之内风俗文化、历史文物等。三者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在当地一些重要文献上有着互补性,故而认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让三馆形成资源共享,既能让当地重要文献得到修复和完善,还能实现三馆彼此群体受众的转化。三馆融合对我国地方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①提高资源利用率。三馆融合后各自馆藏都会通过平台输出,三馆受众都会根据自己需要阅读、下载,这样它们的馆藏都获得了有效利用。②修复当地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构建了当地文化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了当地无形资产,让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知识文化领域的地位水平更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文献资源平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有被边缘化倾向。即便如此,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无形中将自身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
2.1 资源优化不科学
①在资源优化当中没有积极地建立本馆核心资源,并将其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无形中丧失了资源优势,容易将自身排除在知识体系中心之外失去话语权。导致这一问题的是管理者缺乏知识产权意识。②文献资源整合优化缺乏标准,操作过程中缺乏多层审核,造成了重要资源流失、损失。③资源分类管理不精细,主要是没有对接读者阅读习惯,或者是对读者缺乏充分分析。
2.2 资源采编缺乏计划
①采编部门没有积极地整合各部门信息,更没有了解国内或者省内文化领域动态,导致采编计划和本馆文献资源扩展不吻合,造成了采编经费的浪费。②数字文献资源采编当中,缺乏充分论证,导致采编效率低,浪费了采编经费。也存在同一资源重复采编,或者同一系统内资源采编出现了漏项的情况。
2.3 三馆合作存在难点,主要是权责利的划分
权:三馆合作由谁来管理,来保证三馆合作持续进行。责:如何划分具体责任,如何落实责任,让三馆在各自责任之下有效发挥相应的职能。利:网络平台是三馆合作的主场,谁来负责平台运营和管理,对应的运营资金如何筹集,收获的利润如何分配。
2.4 文献资源宣传推广水平低
文献资源在宣推过程中,服务人员的主动推广意识差,数字平台服务意识弱,读者阅读及使用体验低。而且这种负面评价容易扩散,对图书馆造成负面影响。
3 三馆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四环节
3.1 现有资源优化
公共图书馆需要对自身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优化。①积极地剔除失去价值的文献资源。例如过时的技术资料、残损严重不可修复的资料、不系统且无法补充齐全的资料等。②将整合之后的文献资源详细分类、分级并科学存放,这样可以节省图书馆物理空间,也利于读者查找利用[2]。
3.2 文献资源采编
公共图书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去采集读者信息,对他们阅读的文献种类等进行分析,融合读者反馈意见,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采编计划。这其中包括纸质文献资源、数字文献资源。在采编工作中需要严格管理采编经费,提高经费利用效率,让有限经费可以采购到最多的优质资源[3]。
3.3 三馆合作共享资源
在城市当中能够掌握权威文献资源的主要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者各有侧重但也有重叠之处,故而实现三馆合作,有利于在重要文献资源上形成彼此补充,恢复重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而且三者彼此合作,可以增加文献资源含量,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4]。
3.4 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文献资源优化的目的除了收藏之外,更多的则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众对资源的需求,为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此,要将资源划分为收费资源、免费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对外推广,吸引群众来阅读、收藏、下载、利用资源。
4 三馆融合背景下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策略
4.1 建立科学系统的资源优化制度
①鉴于图书馆在大数据阅读背景下面临被边缘化的现实,管理者在资源优化当中第一个需要建立的便是知识产权制度。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将重要文献资源加以分析,对其所处领域、影响力、权威度需要全面评价,然后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对于重要但是有一定缺损的资源必须要设法修复使其完善,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这样认真的态度来不断扩大本馆核心资源规模,提高本馆在知识领域的影响力,有效地避免边缘化。②按照文献资源的领域来分别建立相应的标准,按照标准来进行资源分类。同时要成立资源优化管理部门,其负责对被淘汰的资源进行综合评估,避免资源流失。③积极地对接前台数据、读者阅读统计数据、客服反馈数据,动态分析读者特点,动态调整资源分类工作,保证资源的分类和读者需求精准对接。
4.2 建立系统的资源采编计划
①建立采编责任制,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资源能力,要求每次采编之前都需要对省内文化领域乃至于全国范围相应资源展开系统分析。②要形成采编计划书,需要在其中写明采编资源种类,该资源在省内及全国分布情况,读者需求水平,预计采编费用等。总而言之,必须要秉持认真负责态度,编制采编计划书,为采编工作提供指导。③一些公共图书馆认为有资源就不愁没市场,但结果总会有部分数字资源利用率很低。由此可见,对于数字文献资源要更加认真,因为该类资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且存在大量的相似性,读者也比较复杂,必须进行更系统分析,才能保证精准供应[5]。
4.3 积极地实现权责利划分,推进三馆合作
①管理权方面,主要是由三馆各抽调人员组成合作工作组,来对三馆的资源合作展开专门管理。这样避免了任何一个馆以管理者身份出现而导致的权力旁落问题。②责任方面。可以规定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定期进行文献资源交流,要求对地方乃至于国家级重要文献进行修复、完善、补充等工作[6]。此时三馆可以各自发挥资源优势,能够充分分析对比同类,能够让某个领域的技术等信息更加完善。例如古建筑修复技术,能够在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都找到对应的文献,从不同角度丰富古建筑修复技术的工艺、材质、技术等。③利益方面。对于共同组建的文献资源可以形成“利益均分、风险共担”,平台建设上除了地方财政投资之外,三方按比例投入。
4.4 提高文献资源推广水平
在文献资源优化、采编计划、三馆合作都健康开展的基础上,图书馆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来推广资源,主要是根据资源种类、使用人群特点等来制定具体推广计划。推广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
线上推广主要有:①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智能App,全面展开宣传,保证不同资源上传到对应的空间之内,利于读者点击阅读。②可以和档案馆、博物馆一同建立类似于知网、百度学术这类的文献网站为大学生、技术人群提供对应的文献。同时匹配在线服务队伍,对进入网站的读者提供咨询服务,确保他们可以精准地找到相应文献。③积极地入驻云图书馆平台,积极地借用云平台具有的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群体,并且可以享受平台提供的精准推送,增加图书馆核心资源曝光率。
线下推广主要有:①通过周到的服务改善到馆读者的体验水平,能够吸引他们经常到馆,提升他们到馆率及驻留时间。②线下和线上可以配合推出活动,激励读者使用文献资源。例如图书馆的会员享受批量下载优惠活动。③定期开办文献资源有关的各类培训课、分析课程等,吸引有关领域的学生、技术工种等前来听讲。尤其是一些当地非遗文化项目,更需要这样的专业活动,可以为其寻找传承人,让宝贵的非遗文化流传下去。
5 结束语
三馆融合合作发展的趋势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既需要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学会借力,故而在提升内部文献整合、文献采编工作质量、建立核心文献并且申请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地寻求和其他文化组织的合作,档案馆、博物馆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文献利用上,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科学宣推来吸引读者,更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结合,保证线上线下受众的互相转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图书馆在知识领域的地位不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