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模式发展探析
2022-02-06郝晓攀王雪峰
郝晓攀,张 剑,王雪峰
(邯郸市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8)
图书馆在全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好读之人。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读书学习的时间受到了压缩,甚至被全部剥夺,可喜的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科技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全民阅读创造了客观条件。
1 图书馆远程服务的发展历程
1.1 电话服务时期
电话作为一种双向的远程通信设备,见证了整个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1],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94亿户,普及率达113.9部/百人,这个数据在2009年还是56.3部/百人[2],可见电话发展之迅速。现在虽然各图书馆开办了线上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甚至专门开发了App等业务来满足读者需求,但电话服务依然是读者喜欢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特别是受到了中老年读者的青睐。毕竟相对于较为新颖的互联网操作,电话对于他们来说更为快捷、清晰。以邯郸市图书馆为例,各阅览室日均接听咨询电话在20~50个之间,多数以查询馆藏、办理续借为主。图书馆的电话服务,短时间内仍将是服务读者的主要方式,并不会因互联网的兴起而被完全替代。
1.2 互联网服务时期
1.2.1 网站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借用互联网来达到远程服务,是时代所需,是必然之举。以“邯郸数字图书馆”为例,包括“邯图动态”“数字资源外部链接”“少儿图书馆”“邯图讲座”“共享工程”等多个板块,读者可通过网站查看通知,检索文献,参与活动等。
在网站建立之初,仅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登录,对登录设备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给其便捷性打了折扣。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站服务不再受到设备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站,了解图书馆动态,查找自己所需内容。
1.2.2 微信公众号服务。截至2020年下半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5亿左右,微信成为人们日常主要联络方式,充斥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基于微信的广泛使用,各种公众号、小程序层出不穷。作为信息界的一份子,图书馆当然也要及时开通公众号,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
公众号以其独特的便捷性深受年轻读者喜爱,仅需关注一下,就可以及时掌握图书馆动态,还可以享受到查阅书籍、延长借阅等线上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与服务人员进行留言对话,答疑解惑。可以说,微信公众号服务是网站服务的升级版,体现了更为人性化的一面。
1.2.3 应用软件(App)服务。使用即时应用软件,是网络远程服务的一部分,在应用软件上的咨询服务,它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灵活性高。即时通信的软件在远程咨询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软件中有沟通记录,方便记存;打破时间限制,对于想到的问题能够实现随时咨询。
特别是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各个图书馆远程服务依托数字平台,开放电子书籍和外部数字资源,在网络上提供学习平台,在此阶段,邯郸市图书馆的电子书籍阅读量达到新高。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线上服务平台还推出了科普疫情知识,带领大家正确认识疫情;积极与各大资源平台沟通,提供免费资源共享;上线扫码看书,补充精神食粮;推出宅家课堂、线上讲座,丰富宅家生活。
2 数字化远程服务的优缺点
2.1 具有便捷性,服务更为高效
相对于线下服务,数字化远程服务省去了沟通环节,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在图书馆App上进行检索、续借、查看通知,只需要掌握个人借阅证件号码及密码就可以自主完成各项服务。比如,当需要借阅某本书籍时,读者可提前在图书馆App上进行检索,获取该书籍是否在馆、出版时间、版本等主要信息,大大节约了借阅时间。有时,当一个城市存在多个图书馆时,还可以通过各馆的App进行提前比选,确定最优借阅方案。
2.2 具有时效性,讯息更为及时
数字图书馆会根据馆内安排发布一些讯息,如夏冬季开闭馆时间的调整、节假日开馆方案、新到书籍情况、亲子活动、志愿者招募、读书会活动安排等,并在显要位置滚动播放。讯息的及时发布:①提醒读者根据开馆时间安排来馆时间,相对于传统的张贴告示,避免了读者白跑一趟,可以有效减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因信息沟通不畅产生的矛盾;②增加了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热情,读者可根据获取的馆内活动安排,提前规划参与时间,提高了活动参与率,提升了读者满意度。
2.3 具有使用门槛,影响普及率
由于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需要使用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从到馆人群来看,老年读者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渴望享受较为便捷的数字服务,可相对于熟练使用计算机和手机的年轻人来说,有些数字图书馆操作较为复杂,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使用,从而选择费时但易操作的线下方式。这样,对于老年读者,特别是缺乏互联网基础的人群来说,就失去了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的开发初衷。
2.4 具有不稳定性,影响体验感
在撰写论文的时候,笔者查看了一些图书馆网站,多数网站运转良好,可提供正常服务,但极个别网站却迟迟不能跳转,甚至出现网络错误的情况。时效性、快捷性本应该是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的主要特点,却因为维护不周、更新不及时,带给读者较差的体验感,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实体图书馆带来负面影响。
3 图书馆远程服务的几点建议
3.1 做到制度保障,使服务有章可循
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远程服务体系多建立于近十年,普及于近五年,虽然有些图书馆已制定了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管理办法,但多数是在线下服务的基础上稍加修改,甚至只是作为其中几条规定出现。放眼全国,尚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线上管理制度。因此,必须考虑研究制定一部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管理办法,从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提出约束办法,使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有章可循,保证其良性可持续发展。
3.2 做好人员保障,使服务与时俱进
现阶段正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时候,各图书馆应重新调整人员结构、分配工作岗位,把一些年轻的、创新意识强的馆员优先安排到数字图书馆的远程服务岗位,利用他们对讯息的灵敏度、对工作的创新性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及时更新平台信息、调整服务方式。比如,在数字资源上架之前,先做好筛查工作,在平台设置留言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对读者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读者感兴趣的领域做个性化推送[4],降低读者流失率,提升读者满意度。
在利用好现有人员资源的前提下,还应注重培养、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在技术上做好保障,及时更新软件,为平台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同时要充分考虑人群年龄分布特点,结合读者反馈意见,优化服务平台,做到界面简洁、操作简单,让人一目了然,增强网民们的体验感。
3.3 做牢设备保障,使服务永不掉线
如果说人员是服务的主观因素,那么设备的优劣就是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的客观因素,如前文所述,网络的不稳定性将极大地影响读者体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员配置再合理、技术力量再雄厚,如果没有良好的设备,他们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因此,各图书馆要舍得在设备购置上下本钱,注重对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升设备的性能,保证平台服务永不掉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留住流量、留下读者。
4 结束语
图书馆从早期只有电话的远程服务模式,到现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变革,互联网技术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创新与机遇,数字图书馆远程服务模式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在服务读者中所存在的短板,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合适的方案,它与传统图书馆相辅相成,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和活跃的参与度,为图书馆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对图书馆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