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寻

2022-02-06何露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品牌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部门事业单位监督

文/何露(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是事业单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尚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就应该找出这些问题,并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如此,方可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在事业单位发挥其最大作用。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1.领导层重视力度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在工作中比较重视管理服务方面的工作,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工作。还有部分领导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工作只属于财务部门工作的范畴,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正是领导层的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得到重视,也就无法真正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1]。

2.其他部门缺乏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因为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取得领导的支持,所以各部门上行下效,也就忽略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财务管理部门也没有积极地在事业单位中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各部门没有对内部控制工作具有深入的了解,也无法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真正内涵,这就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无法得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重重受阻。

(二)内部控制监督有待提升

1.缺乏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制度,对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效果影响很大,监督体系也在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成效。所以,事业单位为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最大作用,就应该做好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然而,部分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做得并不到位,甚至缺少专门的内部监督岗位。没有监督岗位,又何谈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

2.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监督部门执行力不够

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就算拥有独立的监督部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监督部门的执行力度不足,监督岗位形同虚设。

此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必要联系。财务部门无法对各部门间具体业务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了解,也难以开展监督工作[2]。

(三)内部控制人员水平有待提升

1.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良莠不齐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具备扎实内控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内控部门,也没有安排专职工作人员来单独处理此项工作。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工作时,仍然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兼任。由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很多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低,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信息化使用水平不高,无法高效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2.工作人员缺乏竞争意识

在事业单位中,有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他们认为进入到事业单位中就等于拥有了一个铁饭碗。在工作中无论表现得怎样,都不会丢掉这份工作,所以他们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就会产生消极怠慢的心理,缺乏竞争意识,在工作中也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不够完善

1.部分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进步,事业单位也能够与时俱进地引入信息技术。然而,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落后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没有大量购买各种信息设备的资金,从而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

2.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但是,要想确保信息技术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内部控制的知识,还要具有熟练操作信息技术的技能。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做好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导致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从而制约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共享

要想确保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就应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然而,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开展相关信息技术工作时,也未能实现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整合,造成了信息孤岛的局面。财务部门无法应用其他部门所产生的信息,从而制约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要想高效发展,就必须要做好人才建设工作。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才招聘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缺乏此方面的人才。部分事业单位只会对人才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工作,不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

2.人力资源分配存在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的人才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等情况。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在开展内控工作时,也就有心无力,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3.缺乏有效的审计制度

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资源并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也缺乏与时俱进的特征,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的质量低下,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4.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激发工作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部分事业单位缺少这样一套的体系,无法有效地激发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

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有效地予以落实,评价体系形同虚设,从而失去了评价体系存在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一)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1.重视财务内控工作

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应给予内部控制工作更多的目光,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内部控制工作的知识,明确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还应该定期召开相关的会议,向全体员工宣传内部控制的内涵[4]。通过这种领导起带头作用的方法,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了解,并能够主动地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2.强化部门间的交流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缺少不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所以,事业单位领导层应加大力度帮助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各部门也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只有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工作,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3.划分岗位职责

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应该结合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合理地划分内部工作的岗位,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人力资源分配不科学的问题。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当内控工作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的方法,使事业单位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

(二)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1.做好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察工作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独立的监督部门或者专职监督人员,落实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通过构建良好的监督体系,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管理者要注重精细化管理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地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已经在事业单位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以,内部控制的领导层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中,应警惕财务风险,提升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做好各类资金的分配工作,确保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

(三)强化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养培养工作

1.做好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为提升内部控制的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开展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培训应该以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职业道德素养、信息素养等为主,通过培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内控人员的工作水平[5]。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组织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到其他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通过这种培训的方法也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为确保培训工作能够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事业单位应该将培训纳入绩效考核中,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出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以一种热情饱满的姿态参加培训,并切实地将培训所学习到的内容融入实际工作中,在确保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出重要作用的同时,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

2.做好工作人员内控教育工作

为确保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应该积极开展与内控工作知识相关的主题教育。强化他们的岗位意识,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地运用创新方法。

3.引入竞争机制

为确保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就应该让他们产生工作危机意识。这样,他们才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与内部控制工作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政策,对待工作才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引入竞争机制。比如,通过完善的晋升渠道来激励他们。

4.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具运用的培训

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事业单位就应该强化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懂得各项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切实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可以满足内部控制工作中对于信息化的需求。

(四)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健全的信息化技术是有序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保证,所以事业单位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或者购置各类信息技术。同时积极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可大力引进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并强化此类人员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合作,确保信息技术人员能够了解事业单位和内部控制工作对信息化软件的需求,能够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软件。

2.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

事业单位在开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应该重视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确保各部门在信息化平台上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此平台上,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取到其他部门的信息。

此外,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收集的方法能够深入地分析出当前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风险方案,减少事业单位遇到风险的问题。

(五)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1.结合事业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制度

一切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科学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同样如此。所以,事业单位为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质量,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构建和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时,应当明确其工作的目标,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员构成情况,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主要目标,从而形成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5]。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得到行之有效的工作引导规范,并在工作中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

2.做好相关的考核工作

为确保各项制度有效落实,事业单位还应该注重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能够有效地调动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能够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清楚地掌握每位员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采用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提升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工作应具有全面性,包括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情况、工作创新能力、培训能力等方方面面。考核主体也应具有多样性,包括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自评、同事间的互评、上级领导的评价等。

3.设立奖惩机制

事业单位设立奖惩机制,可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奖惩机制应包括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不可以私自更改个人信息和数据,以免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接收到错误的数据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给予他们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奖励,通过这种树立榜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出其他工作人员的斗志与竞争力。对于在工作中表现较差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应该与其进行沟通,找到他们工作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为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以此来体现出事业单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惩罚。

4.构建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工作融合制度

内部控制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联系,要想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的最大作用,就应该处理好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所以事业单位应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使得二者共同进退。打破信息交流壁垒,使信息交流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为避免财务风险,还应该强调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事业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对于那些重复的或者不相容的岗位,要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取缔或分离。在确保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的同时,可有效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那些不合理的工作流程,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监督有待提升、内部控制人员水平有待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上文中已经对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出了有效对策。然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采取灵活的手段创新运用。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优化与完善相关策略,确保内部控制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猜你喜欢

部门事业单位监督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