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体”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2022-02-06胡晓华
张 文,胡晓华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6)
内部审计是一项提供管理信息产品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撰写审计工作记录、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项目各阶段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最终,通过拟写审计报告、提交审计建议等形式,完成审计成果和审计产品的产出过程。因此,审计质量管理其实质也是“产品”质量全流程跟踪管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控好核心业务流程的工作程序,管理好重要工作节点的审计成果,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因此,审计业务“载体”的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从内部审计业务产出的角度来说,审计业务的“载体”主要包括审计证据、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建议等,做好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一击中的,审计证据要“准”。
审计证据是内部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基本渠道,是支持审计结论的全部事实,是借以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建议的重要依据。在审计项目中,内部审计人员要依据被审计单位按需提供的业务资料、搜集整理的线索内容以及对外征集获取的有用信息,对审计事项进行查证和分析,并在审计证据的支撑下,确认审计事实、得出审计结论、评价审计对象。审计证据不准确,会直接导致审计结论有误差,甚至偏离审计目标,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质量事故,审计证据只有客观、完整、准确,具备较强的支持性,才能保证审计结论准确无误,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取得、检查、分析、判断审计证据的工作不仅业务量大、过程复杂,也最为辛苦,并且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始终:事前科学收集、事中合理获取、事后仔细整理,才能拥有完整的审计证据链条,充分支撑审计结论。取得准确的审计证据,一般要做到以下三个“准”:
(一)获得审计证据的方式要“准”
审计证据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纸质资料、电子数据、实物证据、口头证词、视听信息、鉴定结论等,都可能成为得出重大审计结论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取证环境下,审计人员要通过恰当的技术方式、审计方法合理获取和妥善保存审计证据:直接索取、现场查阅、科学抽样、实地盘点、问卷调查、仔细观察、对比分析等都是有效获取审计证据的方式,审计取证方式的准确性决定了审计人员能否快速、高效地取得有用信息。
(二)确认审计证据的程序要“准”
审计人员获得的审计证据原则上需要由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人员确认后存入审计档案,以确定审计证据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取得途径的合法性,提升其证明能力,规避被审计单位或人员对已提供的证据“矢口否认”或是“出尔反尔”的风险,审计人员采取准确的程序确认审计证据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三)整理审计证据的方法要“准”
审计人员应按照重要性和相关性原则整理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共同支持审计结论,形成“串联式”证据链条,使审计结论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实务中,获取审计证据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专业判断力和业务技术能力,只有获取充分相关、足以支撑审计结论的证据群,才能一击中的,得出准确的审计结论。
二、环环相扣,审计工作记录要“全”。
审计工作记录是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分工,在核查审计事实的具体操作中形成的记载疑点、明确重点、实录过程的记录,是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依据,审计工作记录的特点是全面、全程详细记载。
(一)审计记录描述问题要“全”
审计工作记录应包括对发现问题的全面概括,包括:具体描述、线索记录、取证方法、核查过程、判断依据、资料来源以及审计意见等,通过一系列详细记录和全面描述,证实审计结论的准确性,方便日后结论复核和质量检查。
(二)审计记录记载要素要“全”
审计人员在形成审计工作记录时,应全面记载业务核查的过程和步骤,明确审计方法;在完成审计工作记录时,还应全面签署姓名、日期等信息,明确审计责任。
审计工作记录应环环相扣,按步骤记录问题发现的过程,全面反映审计业务的开展情况。审计人员应该提升审计工作记录的标准化程度,设计通用格式,明确审计工作记录的核心要素,避免遗漏重要的要素。
三、剥茧抽丝,审计工作底稿要“细”。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记录等内容,汇总业务数据、梳理审计事实、得出审计结论、发表主要意见的书面文字,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底稿里进一步提炼整理,审计记录在审计底稿中进一步汇总升华,审计报告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形成依据。审计工作底稿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精雕细琢:
(一)审计证据提炼要“细”
审计工作底稿应完整记录审计事实、准确分析业务信息,不脱离审计证据、不偏离实际情况,通过对审计证据进一步提炼整理、分析复核、细思慎视,得出审计结论;在审计工作底稿撰写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证据不充分,应进一步补充证据内容、完善证据链条。
(二)审计记录汇总要“细”
审计人员要仔细核实审计工作记录中的内容,以确定审计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和重要性,明确审计报告披露的重点,并按照固定格式汇总审计工作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描述审计事实和审计处理意见与建议,做到重点突出、无遗漏。
(三)审计底稿复核要“细”
审计工作底稿进一步检验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审计工作记录的质量,并一定程度决定了审计报告的水平。因此,在兼顾质量与效率的原则下,应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检查和监督机制,保障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
一般来讲,审计工作底稿在形成审计报告之前,要经历“三次复核”:首先,审计人员要在业务过程中加强对自己工作成果的审核,在工作底稿提交前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自查”,对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关联性、一致性进行检查和确认;其次,审计组小组成员要对审计工作底稿“互审”,确保审计事项之间交叉内容数据一致、结论相符;最后,项目主审对组内成员的审计工作底稿要进行“复核”,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符合审计项目的目标,达到审计报告的需求,审计项目中重要的审计事项和风险点无遗漏,查证方向和内容准确。
四、举要治繁,审计报告要“精”。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做出专业评价的报告文件,是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展现形式,是审计项目的业务总结。
在审计报告的形成和发布的过程中,如果审计人员忽略质量管理,会导致前期工作功亏一篑,再好的审计流程管控都不能最终形成优秀的审计成果。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要高度精炼、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一)审计报告条理要“精细”
审计人员应在形成审计报告之前,先对审计报告的重点、层次进行组内讨论,按审计报告的行文规则和报告结构,初步撰写审计报告的层次和提纲,避免盲目撰写审计报告造成的质量返工。
审计人员在拟写审计报告时要充分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对报告合理布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事实描述清楚、处理建议恰当、问题定性准确、审计依据充分、结构调理精细的报告,才会被使用者重视,并发挥促进管理的实效。
(二)审计报告语言要“精炼”
审计工作底稿是由不同的审计人员,按照各自的工作经验、书写习惯整理的,具有分散、不系统的特点,同时,行文带有审计人员的个人色彩,审计人员应甄选符合审计目的的内容,梳理工作底稿的条理,并统一语言风格和措辞习惯,审计报告要做到语言精炼、表述清楚。
(三)审计报告描述要“精简”
审计报告撰写人一般要满足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深度参与审计项目的条件,避免由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造成审计报告的质量缺陷。审计报告对问题的描述要尽量避免繁冗拖沓,做到举要治繁、重点突出,并努力提升内部审计报告的“可读性”,避免使用晦涩的语言和过多的专业术语,审计报告要做到所做的意思表示和专业建议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充分消化并产生共鸣。
五、正中要害,审计建议要“狠”。
审计建议直指问题,是审计人员针对所查出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方案,目的是揭示问题的危害,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规避同类风险,促进企业管理。
审计建议对现存的具体问题通过书面文书、专题会议、口头建议等方式传达和输出,由于其具有非强制性、建议性、灵活性的特点,审计建议如果想触动管理要害、对重大风险产生预防性作用,就不能避重就轻、不痛不痒,一定要对问题正中要害、说清说透,引起被审计单位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六、立竿见影,审计促改要“快”。
审计报告发布以后,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追踪,督促被审计单位运用审计成果改善管理。再优质的审计成果也会“拖”成“一纸空文”,只有审计成果及时落地,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内部审计要建立良好的促改机制,保证审计实效及时落地:对于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应实时推进,对于短期内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协同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督促,对于整改有难度的问题要汇报管理层专项解决。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及时落地,正是审计成果运用的途径,是审计实效和时效结合的产物,是内部审计的价值体现。
审计质量的管控需要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人员管理、业务环节等方面齐抓共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以“审计成果载体”为核心开展审计质量管理,是直接抓审计业务过程、抓审计工作细节、抓审计项目成果,贯穿于审计项目始末的质量管控机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才能把控好审计业务各阶段的“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审计项目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