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四会竹纸制作技艺调查研究

2022-02-05杨舒涵

天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竹帘纸浆纸张

原 博 杨舒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造纸术源远流长,为推动中国与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手工纸根据原料可以大致分为麻纸、皮纸、藤纸、竹纸等。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杂识》前集“简椠”条中说:“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者……”竹纸的颜色微黄,故又称作“黄纸”。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关于竹纸制作技艺,宋代文献中仅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如南宋陈槱提道:“又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筋骨莹澈,是为春膏,其色如蜡。”这段话涉及选取竹料、淋水浸沤、加工捶洗等工序,但其记述较为简略,且非造竹纸的全过程。直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篇才有关于竹纸制造技术的详细记载。

一、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肇庆以东,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地处西、北、绥三江下游。北回归线将四会一分为二,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竹子的生长,为当地竹纸的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四会竹子繁多,有竹竿高直坚韧、竹身疏通节少的特点,可谓是造纸的上好原料。当地产纸的村落——邓村四面环山,竹林茂密,绥江环绕村北与村东,竹源和水源为当地竹纸的生产与经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邓村古法造竹纸历史悠久,所产纸因四会地名而称为“会纸”。会纸生产始于何年,尚无定论,但据邓村当地族谱记载以及四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查可知,“邓村自南宋以来,中原人民南迁,带来造纸技术,利用盛产竹子、水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建起了灰池、作坊、晒场,开始从事生产竹纸,延续至今800余年,是全国最原始,厂场、从业人数最多的民间古法造纸著名古村落。”清光绪《四会县志》记载:“会纸,邓村铺纸厂最多,始创于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7年)。”

扶利村是邓村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自然村落。在生产工业化的今天,扶利村人依然沿用古法造纸生产。造一张会纸需要经过砍竹、分竹、挞竹、压竹、沤竹、晾竹、洗竹、晒竹、碎竹、舂竹、打浆、打槽、抄纸、下纸、榨纸、松纸、晒纸、包装、整理等20多道工序,其核心工艺流程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古法造纸基本一致。邓村造纸多为家庭作坊模式,村民将造纸作为家庭副业,家中男女都是造纸能手,一年之中除去5月和10月农忙播种时不造纸外,全年生产10个月。

笔者访问了从业66年的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古法造纸”传承人张熀元,据他讲,南宋年间,张、陈等姓氏的祖先从中原迁到四会邓村的扶利、官陂一带定居,由于村前村后的山中竹林茂密,扶利村人便因山生智、因山得利,利用山竹资源开始古法造纸,以此成为家业。而后,有的子孙他乡立业,到了外省或东南亚一带创业,但仍然以古法造纸为生计。延续古法制作的会纸,颜色古朴,吸水性强,可塑性强,主要作为祭祀用的冥纸。会纸焚烧时烟量少,无异味,易化灰,以其“开张、足数、色好、化灰”而盛名远扬,远销东南亚各地。

二、田野调研

笔者于2019年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贞山街道邓村白龙扶利村的竹纸制作工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实地调查的图像与访谈记录,梳理了以下造纸工艺流程,以期为当代手工造纸的工艺传承与创新应用奠定基础。邓村的竹纸制作工艺主要由备料、制浆、抄纸、晒纸四个大的工艺环节组成。

(一)备料

备料阶段主要包括砍竹、分竹、挞竹、压竹、沤竹、晾竹、洗竹和晒竹等步骤。这些处理是为了去除竹子外面的杂质,提取竹子的韧皮部分。竹子的竹壁分外、中、内三部分。外侧称为竹青,表皮细胞含叶绿素,竹竿幼时呈绿色,随年龄增长而变为黄绿色和黄色,维管束小而排列密集,质地坚韧。内侧称为竹黄,维管束大而排列疏散,质地硬脆,竹黄内侧有一层薄膜,也称笛膜或片层屑状物。介于竹青与竹黄之间的是竹壁中部,其维管束和基本组织的排列大体上均匀整齐。韧皮纤维是造纸的原料,而竹子外面的杂质如果不能有效去除,成纸后会使纸张表面残留灰色斑点,影响纸张外观,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在备料阶段要精心处理,尽可能去除杂质,保证竹子纤维的纯度。

1.砍竹

砍竹是制造竹纸的第一道工序,适合作竹纸原料的青竹以竹龄2~3年为宜,每年四季皆可上山砍竹,以冬春为佳。此时的青竹因已停止生长,所含的水分比较少,重量比较轻,方便运输,且砍伐后不久就有竹笋冒出,可继续更新竹林。竹龄2年以上的青竹不老也不嫩,若砍伐竹子时间过早,竹子太嫩、过细、纤维含量低,会降低竹子纤维的得率,而且纸张柔韧性差;若砍伐竹子时间过晚,青竹呈现黄绿色和黄色,竹子纤维变粗,过硬,所含杂质多,沤竹不便且碎竹、舂竹和打浆时不易操作,加工成的纸张质地粗糙,影响竹纸的质量。现在邓村附近竹林种植较少, 90%以上的原料竹子于广宁县预订采购。广宁县与四会市相连,是中国著名的“十大竹乡”之一。

2.分竹

把砍下的竹子截成80cm左右长度,捆绑成60cm周长的圆柱体,一把把分好,放在阳光下晾晒2~3天左右,使其充分干燥。干燥后的竹子可以长期保存,而干燥不充分的竹子则容易腐烂变质。肇庆市广宁县运送来的竹子是已分好成把的。

3.挞竹

在挞竹之前将质量较差、不适用的竹子去除,留下外表光滑完整、粗细适宜的竹子作为造纸原料。把分好的竹子用锤子挞破挞扁,称为挞竹。现已使用破竹机,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4.沤竹

把挞好的竹子运入灰池中浸泡,其目的是利用生石灰遇水产生的热以及碱性将竹子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进一步分离。灰池呈长方形,约长20m、宽5m、深2.5m。沤竹工序所需生石灰与竹子的比例约为1把竹∶3斤石灰,根据此比例按竹子数量称取一定重量的生石灰放入灰池中,加水生成石灰浆,然后将小捆的竹子均匀紧密地排列,慢慢放入灰池中浸沤。同时,在往灰池里放竹子的时候,每放一层竹子,就在上面撒一层石灰,使竹子充分浸沤于石灰浆中。竹子在石灰池中大约需要浸沤3~4个月,会逐渐软化。气温越高,所需浸泡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一般夏天浸泡2个月即可,冬天则需4个月(如图1)。

图1 沤竹完成

5.压竹

沤竹时,随着放入的竹子越来越多,石灰浆无法将灰池上面的竹子彻底浸沤,为使所有的竹子尽快灰化变软,必须由工人站在竹子顶端不停地按压踩踏,将浮在上面的竹子下压,使其充分浸泡于灰池的石灰浆中。压皮后还要用若干块大石头压在竹子上,以防竹子上浮和泡开的竹子膨胀溢出。等石灰把竹子“烘熟”了,就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如图2)。

图2 压竹

6.晾竹

灰池中水分蒸发,竹捆表面会凝结一层厚厚的石灰杂质,需要将一捆捆竹料从灰池中搬出,抖落并拍打表面的杂质。沤好的竹子需放置石灰池晾晒一周左右,使竹子内部水分继续蒸发。当竹料上的石灰慢慢结块,匠人们再次轻轻抖动并拍打竹捆,使石灰和杂质自然脱离(如图3)。

图3 晾竹

7.洗竹

将晒好的青竹移置沤竹池旁边的清水池中,清水池与灰池类似,呈长方形,约长20m、宽5m,但深度更深,约3m。以流水冲洗15~20天,将杂质、石灰等外物进一步去除。为了防止竹子上浮和被水冲走,洗竹时要用若干块大石头压在竹子上(如图4)。

图4 洗竹

8.晒竹

把洗好的竹子放置在水池和马路边晾晒一周左右,使用刮灰片将青竹上的石灰等杂质去除,竹子呈现灰黄色,晾竹与晒竹形成明显对比(如图5)。

图5 晒竹

(二)制浆

制浆阶段包括碎竹、舂竹和打浆等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将竹子纤维分散帚化。纤维的分散程度直接与纸张的细密程度相关。

1.碎竹

碎竹以前是将已沤好、漂净和晒干的青竹把用斧头斩碎成一寸左右的小块,现在随着现代机械化加工水平的提高,村里开始使用方便快捷的电动粉碎机,大大提高了碎竹的效率(如图6)。

图6 碎竹

2.舂竹

舂竹是将碎好的竹子放进水碓里舂成纤维状。以前,邓村使用水车和木制舂竹机组合成传统水碓,以河水流过水车进而转动轮轴,再拨动碓杆上下舂竹成浆。现在,则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电碓,提高了舂竹成纤维的效率。

3.打浆

打浆环节需将舂好的竹纤维放进浆池中,用水稀释并用搅拌棍搅拌均匀。以前打浆环节均是人工进行搅拌,现已使用回形池进行电动化打浆。回形池呈“回”字,建在约高2.5m、长3m、宽2m的平台上。匠人自阶梯而上,搬运舂好的竹料置入回形池,引清水入池,在池中宽约0.5m的凹槽内,电力驱动的水流使浆料在其间巡回搅拌。凹槽内有连接纸浆储备池的管道,打浆完成之后的纸浆可以自上而下流进平台下的储备池内,节约了来回搬运纸浆的时间、人力和材料损耗,更加方便省力、绿色环保(如图7)。

图7 打浆

(三)抄纸

抄纸阶段主要包括打槽、抄纸、下纸和榨纸等步骤。手工抄纸是整个造纸工艺的关键环节,能否形成均匀的纸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抄纸工人的技术水平。

1.打槽

纸浆储备池紧连抄纸槽,纸槽形制为地上式,长186cm,宽136cm ,高 68cm,纸槽壁厚度约为8cm。用水桶从储备池中拎纸浆倒入抄纸槽内,用帘床不断用力朝一个方向划打,双手入纸槽拍打内部纸浆,激起水花,使竹纤维在水槽中充分分散成均匀的纸浆悬浮液,打槽时间通常约为3min。抄过一定数量的纸后,需要补充纸浆,再次倒入纸浆后,还需要进行打槽。打槽的时间越长,抄出的纸张纤维分布越均匀。若打槽不充分,则竹子纤维会沉淀或纠结成块,不仅会使捞出的纸张过厚、出纸量少,而且还会使纸张纤维分布不匀,影响质量(如图8)。

图8 打槽

2.抄纸

纸帘是抄纸的主要工具,广东四会使用的纸帘为床架式单人手端帘,由帘床和竹帘两部分组成。帘床为一矩形木框,中间横隔几条细木条,外框比帘子略大,用来支撑帘子。竹帘是南方产的细竹帘,表面光滑,竹丝排列细密,竹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抄出纸张的品质。当地纸帘的帘架规格一般为54cm×148cm和65cm×162cm,其他规格随产品订制需求而变动。

广东四会的竹纸制作为单人端帘,做纸时,抄纸工人须手腕柔和,两眼环顾竹帘两端,平衡荡漾,一气呵成。纸张的厚薄全在于操作时的手势,轻荡则薄,重捞则厚,所以前人总结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瞬间震动纸帘”多种口诀。除此之外,在开始抄纸时,池中纸浆多些则要轻荡,到后来纸浆少时就要深荡,才会使抄出的纸厚薄一致。

四会的竹帘中部通常加置6条特制的不透水的塑料线,横向1条,与竹帘长度相等。纵向2条、3条或5条不一,与竹帘宽度相等,其作用是为了一次抄出6张、8张或12张纸。当帘子浸入纸槽拾起后,纸浆中的水通过帘子间的空隙漏下,竹子纤维则留在帘子上,形成湿纸膜。中间的塑料线由于不透水,纸浆在上面留不住,故自然形成中断的缝隙,抄一次最多能得到12张纸。这种“一抄十二”纸帘是四会特有的形制(如图9)。

图9 抄纸

3.下纸

纸抄好之后,需将湿纸膜转移到纸槽旁边的湿纸台上。下纸的操作是将竹帘与帘床一起端离水面之后,将帘床自然放置,因帘床上方固定于悬梁上,帘床不会落于纸槽底部。然后双手端起竹帘,转身将其倒扣在湿纸台上。落扣具有时间顺序,先放靠近身体一侧的边,逐渐轻轻落下至离身体较远的一侧,再用双手从帘子的中间部分向两边水平抹几下,使竹帘舒展开来,然后将竹帘提起,十二张竹纸就落在了纸台上。竹纸紧贴着竹帘的一面称为滑面,另一面称为麻面。每一张纸的滑面都朝上,与下一张纸的麻面接触(如图10)。

图10 下纸

(四)晒纸并整理

晒纸阶段主要包括榨纸、松纸、晒纸和整理包装等步骤,是造纸中最后的工序。

1.榨纸

把1500~2000张的湿纸摆放整齐,先在纸墩的最上面盖一块废弃的捞纸帘子,因为捞纸帘子表面光滑,不会对竹纸造成损坏且可以防止粘连。然后在废弃的捞纸帘子上放一块比一张竹纸的面积大一倍的木板,称为榨纸板,用木绳杠杆榨纸机(如图11)将抄好的湿纸中多余的水分榨掉。现在,榨纸环节已经改用电力驱动的千斤顶,2000张湿纸需要15min左右,榨好后摆平以备松纸。

图11 木绳杠杆榨纸机

2.松纸

榨纸后的另一关键步骤——松纸,即把经过压榨后呈现半干湿状态的竹纸分页。纸坯干后,未松开的纸会粘在一起,通过人工用荔枝木制作成的木坯子不断碾压,轻微揉搓纸坯,直至纸张慢慢松散,使纸一张张渐渐分离,避免晾晒后纸张粘连。松纸的过程中产生的破损纸张,通过回收可以再次放入回形池进行打浆。松纸和抄纸这两项工序的师傅要学习几年才可以出师,84岁的张熀元从业65年,现已不再抄纸,多进行松纸(如图12)。

图12 松纸

3.晒纸

将松散好的纸一小叠一小叠地摊放在草地、马路、竹竿架上面,主要借助日光、风力晾晒干燥。夏季约2~3个小时,冬季约1~2天(如图13)。

图13 晒纸

4.整理包装

回收干透的竹纸,将有破损的、厚薄不均匀的、含杂质较多的,以及其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纸张剔出。对符合标准的纸点数分好,捆成一股股,按20张一扎、50扎一条的计数方式分沓、按捆用绳系好,并把四边打磨平整,贴上生产纸坊的标签。至此,竹纸最后的整理包装工序即告结束(如图14)。

图14 整理包装

三、结语

通过实地考察与工艺分析,可见广东四会竹纸制作技艺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传统竹纸的制作工艺,并在某些工艺环节中结合当下技术手段进行了设备、工具的改良,以减少人力、提高效率。作为一项活态的技术遗存,四会竹纸的传承为造纸技术的历史、工艺与材料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1.利用浸沤催化分解植物纤维原料中的非纤维素物质,除去淀粉、果胶、半纤维素、木素等。浸沤法的使用,目前已难考证究竟始于何时,但却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技艺之中。这种可视为发酵制浆之先声的浸沤工艺虽然费时费力,但由于对植物纤维损伤很小,故在传统手工纸的制造中仍被广泛使用。

2.利用石灰浸沤蒸煮脱除造纸植物中非纤维素物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Ca(OH)2,竹子经石灰浆浸沤与蒸煮,一是可以加速竹子的脱胶与木质素分解,提高纤维纯度;二是增加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碱性保留物,可以延缓纸张酸化、降低纸张的老化变质速度。

3.改传统工具为机械工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提高了造纸的效率。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挞竹、碎竹、舂竹、打浆和榨纸多个造纸工序已由机械工具设施操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使竹纤维分丝帚化时更改舂打工艺的工具,水碓舂打这一传统技艺改为电碓机械舂碓,突破了水源对造纸的限制(如表1)。

表1 四会造纸工具设施变化表

尽管四会竹纸在明清时期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足够的声誉,为当地手工艺人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良好的经济收入足以保证当时整个产业的正常运行。但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对纸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纸的品质、性能乃至外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机制纸也已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用途较为单一的四会竹纸,多用于拜祭神佛、祖宗,行丧葬祭扫之事,因其易燃,且焚烧时烟量少、无异味、易化灰,遂在传统祭拜习俗中备受欢迎。但随着国家提倡文明祭祀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祭故人等低碳、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辈的怀念之情,会纸产量逐年递减,造纸作坊也随之变少。这样的市场趋势与四会竹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备受关注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迫使我们去思考四会竹纸技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1.从“烧纸”到生活用纸、文化用纸的产品转型,可以开拓四会竹纸的市场应用空间,扩大新的用纸需求。产品转型的前提是在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探讨提升纸质的技术改良措施,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工具以提高品质。在造纸技艺上,可以向国内优质竹纸产地的造纸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造纸技能,进一步学习一些成熟的生产与经营观念、有效的品控方法。

2.从生产现场到非遗技艺展示与文化体验场所的战略转型,开拓四会竹纸文旅融合的发展空间,既符合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需求,也符合大众的消费趋势。战略转型的前提是要对四会造纸的历史、工艺、材料、产品、造纸人等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可以对观众进行展示与传播的内容,对展示空间和参观流线、展陈形式进行整体设计,并积极开发周边的文旅配套资源,让体验经济成为推动四会造纸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使手工造纸技艺在活态中得以保护和传习。

猜你喜欢

竹帘纸浆纸张
日奔纸张纸浆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天下第一帘”养成记
耄耋老人的竹帘情
竹帘上的艺术之美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撕纸张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如画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