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2022-02-05黄艳萍
◎黄艳萍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乡村经济发展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满足新时代中国发展需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层面的战备部署,通过有效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落实阶段,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全面推动乡村地区区域发展目标,通过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引领,全面带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为了更加有效保证乡村的经济建设,各地已经出台或者正在制定经济管理策略,全面推动并实施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措施。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农业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科学措施为农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导向,为快速实现高质量目标提供了保障,乡村经济的振兴离不开科学化管理,只有全面做好管理,才能不断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推进各类创新活动开展,为未来农业的全面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管理概念简述
为了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地位,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我国特别重视农业工作,在乡村大体量经济中,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政策的优势,从经济建设角度看,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只有乡村振兴了,才能带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概念,通过振兴发展战备提出,全面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对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对建设新农村都有着指导意义。通过振兴战备创新发展,进一步突破以往的发展不足,改善农业发展困局,进一步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各种项目创新发展,全面进入到农村领域,使我国的农村面貌得到了改观,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就需要科学的管理,以此推动经济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也已经开始凸显,不断提高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通过高效的管理,农业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各项建设工作也已经向稳发展,呈现了积极的状态。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还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生态,不断提高乡村自身经济创新,不断缩小与城镇的差别,只有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提高科学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绿色健康发展,实现高效协调的发展格局目标。
二、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意义
1.能够促进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完善。
随着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实施与推进,能够全面保证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管理的实施,更有利于促使农业经济有序发展,使农村分散经济走向集中,建立起更新的农业经济模式,最终,使农业经济更加成熟,形成专业化强的良性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率。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提升,农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点,更是各地发展的龙头标志,在经济总体发展中起到了支柱作用,管理的提高优化,有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体制改善,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实现美丽乡村振兴目标。
2.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农村经济发展粗放,管理不严格,很多的都是以家庭合作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形态,不利于农业整体经济全面提升,特别是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也使大部分青年进入到城镇中,农业经济的主要力转变成了中老年人,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技术应用不强,在农业发展中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高技术含量的项目无法快速实施,通过科学和管理理论创新,能够带动学习热情,掌握新技术、新业态,对接市场的能力更强,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合理优化,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通过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理论水平,全面促进农业经济产量,市场预测更加精确,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3.能够清除农业经济发展阻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效保证了农村发展,但是,在振兴大背景下的农业经济还处在原始的状态,没有很好地释放出生产的动力,后劲不足、方向不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建设的阻碍,当前,我国的广大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到了乡村的振兴发展,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体制不成熟、专业设备缺失等因素,已经成为了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阻碍。乡村发展必须要合理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有效分配力,把最优的配置放到核心建设上,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生产低成本、高产量的目标。通过注入先进的理念,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绿色生态,使农业经济能够源源不断创新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方向
1.现代化管理。
新农村建设是十九大以后的农村发展着力点,只有全面依靠科学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上,把握核心内容,采取科学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发展实际,对农业发展方向全面探索,有效构建起符合农村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解决当代存在的问题,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握市场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自身的建设,在变化中求创新,确保各项管理符合现实需要。
2.发展专业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是空谈,要各级政府共同推动,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情况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以国情为本,推出新举措,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要根据地区的生产实际,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经济产业链,使各地特色整合起来,通过基础建设,不断拓展农村赢利模式,使农村经济更加现代化、规模化。市场是一切事务的出发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意义,拓展基地规模必须要符合市场规律,以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为基础,全面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通过企业的发展,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遇,解决好农民问题,才能实现专业化发展。
3.信息化管理。
当前,农村的发展已经不是以往的落后现象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广大农村也已经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农村经济管理也需要全面实现高技术目标,在高速发展的技术条件下,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农业生产、营销领域、经济管理行装方面不断推广技术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农村经济管理效果提升,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农业经济管理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把握好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引进创新,在经济管理中借鉴先理念与技术,融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推动,实现快速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除外部世界动向,在技术的带动下,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管理。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不足
1.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
当前,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已经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创新发展。落后的经济体制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如财务收支流程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财务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不利于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到从业人员,一部分农业经济财务管理人员不规范行为、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不但不利于经济的创新发展,更会导致农村集体经济浪费。在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下,如果体制不完善,就会制约经济发展。
2.落后的设备与技术。
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而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得不到快速的推广,严重影响到了与现代社会市场的对接,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挑战,才能推动发展。农村人口大部分进入城市发展,农村中老年人群不会使用网络大数据,很多的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导致农村经济受损。虽然有一部分农业种植大户或专业承包农业生产收割人员掌握了一些大型农业生产设备使用与技术应用,但是,并不能全面推动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管理依旧采取传统模式,先进生产设备匮乏、技术应用不足导致农业经济质量迟迟得不到快速的提升,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3.没有规范化意识。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农村经济建设中,标准化、规范化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我国“三农”政策已进行了良好实施,但是依旧有部分地区农业管理部门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没有在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上加以重视,落后的管理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范化、标准化生产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经济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时间长了也就逐渐脱轨。
4.专业管理人员缺失。
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人,只有全面保证人员的素质,才能确保管理执行到位,但是,当前农村存在一家之言--就是人的素质不足,影响到了管理的落实与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建设,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专业管理技能,把握管理的重点,通过有效引导,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农业知识有所掌握,各级管理人员要了解农村地区、农业经济、作物习性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措施,使管理更加符合农村实际,通过专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使农业经济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管理人员严重缺失,已经造成了农业经济管理优化不足,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1.完善经济管理规范。
地区的发展不但看城镇建设,更要看乡村建设,但是,一些地区只注重城镇化建设,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导不足,一个地区的政绩体现只看城镇,不看乡村,而事实上,乡村的经济发展好坏决定了城镇的建设质量,没有乡村经济做支撑,城镇发展就是空谈,没有支撑点。只有全面保证城镇与乡村的同步推进,才能保证经济工作上升发展。评价一个地区经济水平不但要看工业能力,更要看农业后劲与发展,如果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农村建设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影响到整体经济建设。政府要不断强化引领作用,从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关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以此,有效解决社会发展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全面良性发展。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认识,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体现“主人翁”责任意识,做好宣传与引导,引领当地农村全面创新,充分体现出经济支柱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现代化。
2.重视观念转变。
在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要从大局着眼看待眼下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全面建立可行的目标,为实现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全面转变传统落后的理念,融入新的市场理念,把原有管控过度为现在的服务,通过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各级干部与工作人员就是要建立先进的服务理念,再把新理念转变为动力成果,以此,确保新理念得到贯彻落实,贴合当地实际、贴近百姓生活。我国乡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要做好思想准备,在不同的阶段把握好不同的概念,全面解决好落后的理念,使理念转变成实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优化日常工作管控体制。
要全面落实地振兴目标,通过目标的推动,转变以往不足,使农业经济管理更加优化。当下,要想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在体制上创新,通过实施体制创新,做到科学的管制。要不断反思管理不足,对传统管控体制做好改革,通过体制创新与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村经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对农业大数据客观认知。
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农村经济发展中,也需要充分的信息支撑,才能把握当下的市场动态,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农业大数据已经成为较为广泛的数据,大数据是在生产中产生出来的,反之也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要充分把握大数据要素,对大数据有一个客观认识,通过大数据计算,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发展。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对现代技术的学习,抓住机遇,迎接变革,在新一轮数据影响下,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要学会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思维,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能力,全面做好市场预测、产能分析、数据选种、数据防害等工作,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更好地促进管理现代化提升。
5.及时更新设备与技术。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迟滞,与设备技术有直接的关联,没有好的设备与技术,就不会有效率的提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设备与技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加优化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能力,则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引进,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及时更新设备与技术。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修订自身的不足,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形成本地区模式,带动本地区农业经济转型,不断减少管理投入,使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生产发展。
6.引进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现代社会就是人才与技术的时代,而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就没有专业化的生产。任何一个创新都离不开人的创新,农业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依靠人才基础,才能不断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以本地发展目标为根本,进一步提高农村人才的福利待遇,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让进入农村经济工作系列的人员都有美好的未来,要通过就地培养、院校输入、交流引进等方式,不断吸引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到本地工作,切实转变农村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专业人才的引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为农村地区未来可持续经济目标提供源源动力。
7.提高信息化建设力度。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随着近几年的科技创新,不论是在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建设上,都实现了技术创新,当前,信息应用技术已经进入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动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现实价值。要不断引入互联网+概念,通过现代技术与农村经济的整合,建立科学的平台,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保障,要用好网络平台,做好信息索引,全面搜集市场数据,做好农业生产的调研与分析,为后续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通过信息的强大支持,制定更加符合规律的决策。全面做好技术的培训,通过公众号宣传好各项政策、知识、技术等,引导农村经济减少成本、提高效率,避免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实施,对于我国这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全面做好农业经济工作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充分重视基础性建设,做好三农工作,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目标,未来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技术人才的时代,要充分把握好当下,运用现代理念武装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能力,不断优化,全面创新,为乡村振兴计划的全面实现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