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022-02-05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管理层导向

肖 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6)

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营风险把控有着重要作用,是财务管理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奠定了企业的风险基调。从宏观来看,企业内部控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内部控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风险导向审计对企业财务重大错报风险、经营风险及管理风险等进行系统化的审计评估和指导,而有效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企业财务重大错报风险和舞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辅相成,对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有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由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保监会制定的一项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保证企业资金安全、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合法合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全面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是在整个企业内部统一执行的,而不仅指单一业务部门执行的部分控制,包括各分部及其业务单位等,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第二是重要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企业的全面控制,重点关注高风险、价值高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第三是制衡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是职、权、利三者的统一,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各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第四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平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控制有效性所带来的收益,适当控制成本。

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主要从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来说,并且应当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是控制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奠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基调,一般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机构的设置及各机构的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控制环境不仅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

第二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各类风险,并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而采取合理应对策略,如果企业风险评估没有做好,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

第三是企业信息系统与沟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保证企业能精准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全部信息,保证各类信息在企业内外部、员工与上下级之间进行高效沟通。

第四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按照风险评估结果,预先制定的各项程序和指令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执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授权审批制度、绩效评价、信息的处理控制、实体控制、职权分离控制。

第五是对控制的监督。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进行监督,由适当具有经验的人员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监督管理,并对控制活动过程中的例外事项和异常活动加以控制及协调,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有效运作。

2.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模型是在经济全球化及科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为应对市场上日益增加的财务舞弊及审计失败现象而产生的,主要建立在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上的,用各种现代审计方法并在战略管理和系统理论等创新思维下,将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等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并分析错报的来源并评估一系列相关联的风险,最终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合理水平。

现代风险审计主要是以风险评估为中心,注重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类信息,包括行业规模、行业业绩、行业发展状况、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及经营模式等,通过对企业的了解并结合内外部信息去评估企业的各类风险,从而减少各类错报的发生频率,降低舞弊风险,针对评估出的各类不同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最佳匹配的审计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否定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只是风险导向审计在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防止或减少审计失败,审计署或绝大部分事务所均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而在这个大思路的前提下,随着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化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也显得格外重要。企业为保证自身的可持续稳步向上的发展,首先应从企业内部控制抓起,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所提供的审计信息及数据的真实准确,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值得关注的缺陷,那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

3.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层对内控认识不足够

第一,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当某个产业处于成熟期时,竞争激烈程度就会更加明显,各个企业大打价格战,想方设法去降低成本,不断推出不一样的产品来保护其市场地位,但是如果管理层从一开始对风险管控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理解风险管理的价值和作用,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导致权责分配不清晰,出现混岗、一人从事多岗的现象,造成很大漏洞,最终节省下来的不是成本,而是因出现的漏洞给企业员工和部分管理层造成舞弊的机会,或出现管理层完全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导致基层员工完全没有话语权,只能像个机器人一样去做事,企业只能像一潭死水,没有创新或者生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这样的企业是很难存活下来的。长此以往,企业管理层看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就更加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企业内部控制上,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在风险导向审计下,舞弊风险属于特别风险,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也会影响其效果,需要加派更具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予以应对,如果是舞弊,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第二,因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够深入,认为内部控制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业务经营及产品销售等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甚至还会觉得内部控制可能会束缚企业的发展,所以导致内部控制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话在嘴上”的表面形式,丧失了其应有的能效。

3.2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内部控制设计有效,还需要内部控制运行有效,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或风险管理体系,或者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或风险管理体系,但其本身就不健全,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或漏洞。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机制构建均会滞后于战略,并且大部分企业的内控人员素质也不高,导致内控反馈沟通机制严重欠缺等问题。因目前大多数企业各部门基本都是独立的,业务部门一味追求业绩,保证自己部门的销售数据,从而忽视了财务内控管理要求,财务部门注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数据真实准确性及财务报表编制等,而忽视了具体业务之间的交流,其他部门也如此,只注重本部门的工作,造成沟通机制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发展极其重要。

3.3 内外部监督机制及监管不完善

内部控制监督可以有效地评价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并及时反馈无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保障内部控制按照预期目标执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只会耗时耗力,看不到其带来的有利一面,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也无法得到整改,也不能及时知晓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补偿性控制、其控制是否有缺陷及缺陷的程度如何等相关信息,或者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但是管理层掌握着所有的表决权,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人员全部唯命是从,没有任何话语权,导致内部监督机制基本都是纸上谈兵,监督机制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针对企业由于内部控制缺陷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这样也会导致审计工作重心的调整和转移,需要多实施审计程序,从而加大审计的成本。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策

4.1 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先得到管理层的认可,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所以,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从一开始重视对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建立,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予以修正和完善,使之为实现企业战略而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只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足够重视,基层员工才能有序地去执行,才能降低舞弊和错误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首先,管理层应具备学习的意识和深入研究的理念,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保证其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当企业管理层重新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时,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上往下传递这种思想,全方位去关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意义,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执行方面,大家都会去重视内部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水平,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或风险管理体系应有的价值和优势。

其次,企业可以开展专项培训课堂、讲座及专题教育等活动,在活动培训过程中,层层传递内部控制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增强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思想认识,如果企业员工上下均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处理事务,使企业养成一种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文化,这对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企业朝着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意义。

4.2 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下的各项制度

当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增强对内部控制新思想和新理念的认识后,就需要健全或完善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各项制度。内部控制能否得到一贯执行,首先还应当看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风险导向审计下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设计有效并且得到很好运行,只有这样,内部控制才能采取综合性方案,在审计角度上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将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应从最基本的规章制度着手,明确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各岗位之间也应做好职责分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规划内部控制体制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能够给具体工作的执行提供及时指导并调整和规范执行过程中的各类偏差。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经验,并引用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和实施方案及先进的辅助设备、系统,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在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时,要深入细致地去分析,找出与自身制度相关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类规章制度,并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明确各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好职责分离,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各部门的沟通,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4.3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完善监管机制,是保障内部控制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或目标有效进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实施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及正确决策需要内审部门有效发挥监管的推动作用,建立独立的内审部门或者是内审专职岗位,用于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并通过自查自纠和自查互纠等方式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分析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情况需要做哪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因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都是独立的,能够不偏不倚去看待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醒和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和处理,持续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更好地保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够有序正常运行,并且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督促其完善和整改有序进行。

同时,企业还应当选取综合素质都比较强,并且职业操守较高的人员担任此岗位,建立健全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让各个部门的每名员工均对自己的职责负责,保障企业密切岗位能够做到有效职责分离,不得越权,如出现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追究其根源并按照相关制度予以惩处。企业各个部门均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当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时,及时予以修正,为营造良好的财务控制制度实施方案,降低舞弊风险及经营风险,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及风险机制时,首先应积极宣传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企业文化与奖惩机制,让企业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知情,这样才能有利于监督机制的快速运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4.4 妥善利用外部的监管机制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外部各种监管机制约束着企业的经营,同时也能保障企业的经营能够合法合规稳步进行,比如外部审计部门在每年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或者年报审计时,针对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没能发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外部人员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可能和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或管理层看到的问题不一样,在某些问题上如果与内部监管机制存在分歧时,还能在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得出另一种不一样的结果,同样督促企业更加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建立健全的相关风险机制。

5.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整体发展极其重要,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各类风险,还能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引入各类高科技技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全面沟通,防范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完备应急机制和各种意外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管理层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进一步完善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体系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分析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