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2-02-05安伟

商展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惠产业结构金融服务

安伟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北京 100872)

1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投入、高能耗、粗放式的产业结构已不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是在新常态下推动和促进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构建起涵盖农业、工业、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在内的较全面的产业格局,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将更加依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因此,做好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促进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社会需求、国家政策、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资本投入及金融的普惠发展等,而在这些因素中,普惠金融因其所具有的普惠性、包容性、便捷性及互联网等特性,能够惠及企业数量占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实现劳动力和技术的有效组合,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使得企业获得市场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普惠金融的发展还能够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促进产业优化,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学术界和经济实体对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和途径分析不是非常清晰,对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的程度缺乏较为明确的认知。因此,深入研究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旨在详细分析和讨论普惠金融影响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机理,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边际理论贡献。

2 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

2.1 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的定义

目前,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焦瑾璞(2010)认为,普惠金融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式,为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普惠金融概念最早是联合国在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宣传中提出的,基本内容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低收入人口等弱势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中,将普惠金融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控的风险程度和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但无论是各组织还是学者,对于普惠金融共性认识在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公平性及支持性。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普惠金融需要讲究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相比传统金融,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更广泛,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成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还包括类金融机构(如网贷借贷平台),合作、协会、基金会性质的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外围服务机构(如评级机构)等;提供的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包括贷款、理财、保险、转账支付等。

产业发展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等数量上的变化,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产业主导位置的量与质的变化,核心是产业结构变化,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产业发展包括产业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包括绝对的增长和相对的增长。产业的产生是指由于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新企业,并逐渐具备产业基本特点的过程。产业的成长阶段是指产业在形成后,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完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企业数量增加的阶段。产业的成长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时产业已经度过了幼年时的危险期,但能否进入成熟期是该时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在成长期生产能力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此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供求都相对稳定。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可能会成为一国的支柱产业。产业的衰退是指产业从繁荣走向不景气进而衰退的过程。产业的衰退期一般较长,可能比前三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很多,大量的产业可能会出现衰而不亡的现象。

2.2 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

产业发展主要受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因素,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该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变化;要素供给因素,一般而言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加,意味着以这种要素为投入的比较优势产业会得到快速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就会不断优化调整,产值产出也会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这种可持续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2.2.1 普惠金融通过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

普惠金融具有包容性和普惠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更多传统金融排斥下的低收入、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同时普惠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等使低收入群体更加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而且融资的成本更加低廉。因此低收入群体可以利用普惠金融的支持接受更多的教育,有机会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技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逐步增长;同时,普惠金融也会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社会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使社会经济得到良性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方向表明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因此,普惠金融的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力结构,随着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与高级化,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2 普惠金融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

金融具有社会资源配置功能。普惠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会导致资金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从而使企业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率。从微观层面看,技术进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从宏观层面看,技术进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推动产业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获得普惠金融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初创小微型科技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后,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中,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因此,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普惠金融通过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2.2.3 普惠金融通过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发展

普惠金融可以改变社会资源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国家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低投入、低能耗和高产出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国家强调高质量发展,切实要求降低能耗,清除过剩产能,补充经济发展短板,这就要求必须转向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传统高能耗和产能价值不高的产业向产值较高和收益成本比较高的产业转型。普惠金融恰好可以成为促使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工具,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导向,积极引导资金向收益成本比较高的产业转移,并不断发挥金融带动其他资源转型的能力,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促使经济资源流向国家宏观调控设定的产业和领域,实现要素向优质产业聚集,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促使产业有效发展。

3 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普惠金融具有金融聚集能力,能够促进产业发展,但是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阻碍着普惠金融促使产业发展作用的展现,需要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3.1 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的尖端技术推动力不足

尖端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高附加值的特点。尖端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金融机构在支持尖端技术产业时往往要面临高成本、高风险,但收益周期长,且有可能会存在收益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长此以往,金融机构便失去了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普惠金融具有规模小、风险规避性强的特点,但难以形成持续时间较长且规模较大的资金供给,进而难以给尖端科技发展提供科技所需的资金动力,难以通过普惠金融给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大额资金需求,实现尖端技术的研发,产生普惠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使得普惠金融促进技术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普惠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尖端技术需求,制定一系列政策满足尖端技术产业对于普惠金融的需要,或者通过一系列的补贴,减少金融机构服务的高成本问题,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尖端技术产业的主动性,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3.2 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作用需进一步提升

普惠金融具有低门槛、低成本、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的合理化发展,对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普惠金融发展促使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促使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能力得到提升。从实践看,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给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提供了海量的市场交易信息,充分体现了市场活力。但是,普惠金融在实践中没有实现大企业融资需求,没有有效地提升大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供大企业发展的资金平台,因此,普惠金融对于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常常是影响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推动力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普惠金融促进大企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缺乏金融知识,不能充分利用普惠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会抑制企业发展,从而抑制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化作用。另外,普惠金融发展难以监管,这就使得部分普惠金融的发展不能够有效地与要素集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步入畸形发展的歧途,从而导致普惠金融过度投机,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资本不匹配,致使产业空心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产生不利影响。

3.3 普惠金融聚集高级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能力有待加强

实践中,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特点,所从事的业务也具有显著的特征。从经营业务来看,普惠金融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者、贫困地区居民等经济规模偏小、收入较低的经济主体,从而使得普惠金融机构从单个用户获得的收益较低。从普惠金融产品角度来看,普惠金融服务客户广泛,其金融需求复杂多样,造成普惠金融业务种类繁多,金融产品设计过多,出现产品多、风险高但是作用不显著的特点,从而使得普惠金融面临的潜在风险较大。此外,虽然普惠金融单个实体承担的风险有限,但是由于普惠金融服务客户广泛,即便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和风险绝对量低,风险通过数量的积累,也会产生风险积累的效果,使得风险显著扩大和增加,进而使得大企业和具有技术潜力的企业对于普惠金融发展不能敞开胸怀,从而使得普惠金融难以聚集并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导致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并加速。

4 提升普惠金融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4.1 理顺融资渠道,提升普惠金融对尖端技术的支持能力

国家应加快传统商业金融机构的改革转型,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改变原有主要以不动产抵押的贷款方式,探索新型贷款方式,针对不同金融需求消费者设计差异化的贷款方式,增强直接服务普惠金融消费者的力度。在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普惠金融市场,扩大普惠金融的渗透率和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应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普惠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能够充分支持科技创新,为先进制造、前沿关键技术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4.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普惠金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

国家应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发展方面的政策,制定积极且有效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使金融资本流向先进制造业、尖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具有高附加值服务业、文艺教育等产业。加大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严格控制产业资本退出实体产业领域,防止金融资本流向金融市场进行投机获利。普惠金融进入实体产业时,要做好企业调查,以主体经营业务为背景,将资金投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还要考虑产业的生产周期、经营风险等情况,做好风险控制,提高信贷质量,避免不良资产过多。使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产业主体增长结构相适应,提高资源配置率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4.3 开拓金融产品,促进普惠金融资金聚集能力

国家应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确保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制,规范金融市场发展;在监管制度下,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质量和产品的创新度。其次,应鼓励金融创新,提供多元的金融产品。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普惠金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提供非同质化的金融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再次,可以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减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风控成本。最后,普惠金融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使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从而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贵问题。

猜你喜欢

普惠产业结构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