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四重逻辑

2022-02-05王光森韩镇业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王光森 韩镇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明确指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建党实践的逻辑关系,而且明确指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值得学界从各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目前学界的研究侧重于“建党精神”概念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伟大建党精神形成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等方面,可圈可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张士海从三维角度②张士海:《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生成逻辑的三维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田凯华和齐卫平从三重逻辑角度③田凯华、齐卫平:《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生成的三重逻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年第4期。、周丹④周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生成逻辑》,《哲学研究》2021年第9期。和白显良⑤白显良:《基于四重逻辑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3期。分别从四重逻辑角度进行了考察,作出了较有深度的分析,但从总体上看,学界在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时仍然存在学理论证不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四重逻辑角度,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作进一步的学理论证,以求教各位同仁。

一、实现民族复兴的持续努力和历史自觉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

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以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审视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和形成的历史过程。近代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这种双重危机内在规定了实现民族复兴成为先进中国人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将寻求真理的目光投向了西方。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大致经过了器物层面的学习、制度层面的学习再到思想层面的学习,最终认识到以维护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为目的的传统封建文化已经不能挽救中国,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精神来凝聚社会意识、唤起民众力量。然而无数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精神文化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而无法作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精神武器,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出场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伟大建党精神恰恰就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基础上演化、升华而成的。

(一)器物层面:从“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的炮火使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清政府深感震惊,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讲:“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45页。最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是林则徐,他认为英国之所获胜靠的是船坚炮利,因此要“以夷制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等基本情况,他还主持编写《四洲志》一书。后来,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引用古今中外百余种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比较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军事,提出了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虽然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但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打开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向西方学习的大门。

面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浪潮高涨的农民革命,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展了一场兴办洋务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图“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就是创建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然而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自称“天朝上国”的清王朝竟不敌“蕞尔小邦”的日本,中国人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中华大地发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泣痛哭,严复更是在《救亡决论》中直接喊出了“救亡”这一振聋发聩的呐喊,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其“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本身就存在内在的结构性矛盾,要想发展西学之“用”,必然要突破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中学之“体”,虽然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二)制度层面: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只是“器不如人”,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的落后。为此中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和民主共和派都进行了符合各自政治主张的政治实践活动,在政治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②舒芜等选注:《康有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开展了以日本、俄国为效法对象的维新变法。新政的措施遭到守旧派的极力阻挠,最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刚刚进行了百天的维新变法惨遭失败。然而在短短百天的变法中却涌现出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他们为救国流血、英勇就义,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风骨直接融入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强大动力。百日维新的失败表明封建统治者连温和的改良措施都难以接受,要想真正效法西方、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升级,清王朝已经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国人民也不能照旧不变地生活下去,革命的形势已经到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随后全国十几个省份宣布起义,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取而代之的却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依旧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正如吴玉章所说:“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但是,转瞬之间,袁世凯窃去国柄,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人们的痛苦和失望,真是达于极点,因此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①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下卷,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2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任何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根本行不通。至此,中国人民仍旧没能找到一条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三)思想层面:从“民主”“科学”到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种种救国方案的破产使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苦闷彷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分子反思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③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0页。“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④同上,第163页。。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道德文化从根本上束缚了国人的思想,要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⑤李大钊:《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17页。,要用新文化、新精神、新道德来改造国民性。而改造国民性的关键之举在于从思想文化层面向西方学习。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随即兴起,新文化运动前期擎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纲常礼教进行猛烈攻击,极大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打开了各种思想学说涌入中国的闸门,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提供了思想条件。

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悲惨境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更有人说“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再加上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肆意践踏,种种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中国人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救中国的幻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一条真正属于工农大众的光明道路,马克思主义显示出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真理力量,新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愿意平等对待中国,再加上五四运动的爆发展现出工人阶级蕴含改造社会的巨大能量,这就使得中国一批进步分子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学说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新思想和新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孕育形成了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密码的伟大建党精神,从此,中国革命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种精神若要称得上伟大,这种精神就一定要有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没有坚实理论根基的精神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可能成为一个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精神源头。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最为坚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和人民性等鲜明理论特质在伟大建党精神生成中的奠基作用不断得到彰显。

(一)科学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理想信念层面的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恩格斯曾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这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给人们认识真理、把握真理的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就包含“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内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真理”融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而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正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页。,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从此有了最坚定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拥有巨大的吸引力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真理性之外,还在于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预见。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之上的,这与其他理论或宗教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真理魅力激起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劳苦大众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向往,以及为之实现而甘愿献身的奋斗姿态。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角色、身份所决定的,由此也注定了实现共产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最高目标的历史必然性。

(二)先进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宗旨立场层面的内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首先来源于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具有先进性,“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④同上。,因此共产党所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其次,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还来自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先进性。最后,无产阶级政党的这种先进性还因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成立时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就有了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初心使命,提醒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不忘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只有初心使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践行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只有通过实践性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各种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同③,第136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世界必须与改造世界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并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因为它管用,能够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将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分析、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人民利益等理论付诸革命实践,虽曾经一度遭遇挫折,但最终却赢得了成功,赢得了人民的认同和拥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呕心沥血践行初心使命的光辉映照,也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革命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作为伟大建党精神革命精神层面的内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斗争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预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然而无产阶级要想推翻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欧洲更加复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高度的革命精神,领导中国无产阶级进行顽强斗争并取得革命胜利。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中明确党的最高政治理想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除阶级区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的革命本色。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意味着流血牺牲,要想获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具备高度的斗争精神,因为无产阶级致力于消灭剥削和阶级对立,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意味着无产阶级的事业必然会受到来自敌人的各种反抗和阻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即将发生的流血冲突中,也如在先前各次流血冲突中一样,主要是工人必须勇敢而坚定地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来争取胜利。”②同上,第559页。无产阶级事业内在地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具有高度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才能在异常复杂凶险的环境中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一百年,“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页。

(四)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作为伟大建党精神政治品格层面的内涵,“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共产党完全不同于松散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具有严格的纪律性和严密组织性的政治组织。共产党的性质、使命以及所处的复杂的斗争环境要求党员必须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列宁指出“党员的忠诚是我们实行和保持我们最严格的纪律的基本条件”④《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19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体现出对党忠诚的高度重视。首先,对党忠诚要求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诚,1920年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目的进行了具体阐述,明确体现出处于酝酿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其次,对党忠诚要求对党的组织忠诚,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中要求党员入党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保持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最后,对党忠诚要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为之努力奋斗。以上三个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对“忠实”一词的具体所指,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高度的党性要求。

与以往的救亡实践中企图靠少数几个历史人物来改变国家前途命运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并非离开群众的空想的革命团体,从成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深入人民群众当中,践行群众路线,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所以,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时起就融入了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我们维护党性是有原则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⑥《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9页。。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共产党不仅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且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对党忠诚归根到底是忠于人民、不负人民”⑦王光森:《深化理解对党忠诚的精神实质》,《群众》2021年第19期。,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党忠诚的价值旨归。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

一种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其产生的文化土壤,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页。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积累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养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奋斗、牺牲奉献、求真务实、爱国爱民等精神要素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思想要素之中,大同思想、爱国传统和民本思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些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还存在某些共通之处,这就为二者融合汇入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此外,建党先驱们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得以生成的主体力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他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不免会把自身的文化基因融入到伟大建党精神之中。

(一)大同思想: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大同”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理想社会的典范,几千年来大同思想已经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关于大同思想的内涵,《礼记·礼运》中给出了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不发达的农业社会的大同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封建社会的母胎里幻想实现大同理想终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可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而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也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利益去构建一个自由平等、财富均分的大同社会。但在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统治和压迫下,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就不会停止对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向往,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人民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1921.6-1920.11)》,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大同思想再次以其自身的强大吸引力变成了中国人民所憧憬的理想目标。

19世纪中叶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洪秀全描绘了一个美好大同社会的蓝图,“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③胡绳:《胡绳全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9页。,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诉求,因而极具号召力。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深受大同思想的影响,写出了《大同书》,书中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其中太平世指的就是大同社会。孙中山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被概括为包含民族、民权、民生在内的“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核心要义有两条,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④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32页。可见,对美好大同社会的追求从古至今一直是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守理想”的理想就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由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中所蕴含的理想社会的诸多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所致力实现的共产主义存在共通之处,所以大同思想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守理想”的生成起到了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

(二)爱国传统: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使人们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几经外敌入侵而始终延续的精神密码。春秋时期《左传·昭公四年》中有“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只要于国家有利,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秦代以后,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并得以稳定延续,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发展并趋于成熟,从“烈士之爱国也如家”到“报国寸心坚似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和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已经融入到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血液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目标。因此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表达爱国主义精神的名篇佳句,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与爱国主义相伴相生的是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尊严,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遭诬陷被贬新疆,置个人福祸于不顾,一心为国家着想,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激励着后世牢记“国之大者”。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灾难深重,“救亡图存”就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警示时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①陈独秀:《陈独秀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2页。。李大钊也在《青春》中呼吁中国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屡次侵略下,在新文化运动旗手的启蒙教育下,中国人民的近代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觉醒中,爆发了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爱国救亡运动,诞生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四句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

(三)民本思想:对人民情怀的坚守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民本思想看到了民心在政治生活、王朝更替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被历代王朝所传承与发展。《尚书·夏书》中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把人民群众放在关乎国家根本的重要位置上,这是中国关于民本思想的最早表述。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天下纷争,在诸侯国实力此消彼长、霸主易位的过程中,各家各派都看到了民众的重要地位。儒家学派的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荀子也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君舟民水”说。道家学派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主张要按照百姓的意志来施政治国。墨家学派更是站在下层疾苦大众的立场上,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在随后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中,民本思想也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必然会从传统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同时他们在接触西方各种新思潮时,也难免会以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对其进行解读。孙中山所提的“三民主义”中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其中民权、民生两条直接涉及让民众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具有一定资产阶级民本思想的进步意义。李大钊在选择马克思主义时,唯物史观是他最先接受的内容之一,他的《庶民的胜利》一文中“庶民”一词就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指出“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②李大钊:《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58页。。他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吸收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观念,创造性地提出“民彝”这一概念,来寻找一条改造中国的政治道路。此外,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国早期先进分子也通过民本思想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间的双向互动,拉近了中国早期先进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之一。

四、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早期建党实践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人类社会中任何精神现象都无法凭空产生,必定有其独特的实践基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除了有特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文化逻辑之外,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就是以建党先驱为主体的早期建党实践。一方面,选择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群众开展工人运动,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得以形成的最为关键的环节,没有建党实践这个关键环节,伟大建党精神就不会从中国的土壤中破土而出。另一方面,建党先驱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得以形成的主体条件,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与精神特质也通过建党实践进而转化为党的精神品格。

(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3页。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方面,报纸刊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最具代表性的刊物有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与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认为社会主义才是世界新文明的曙光。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标志着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极大提高了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让中国先进分子尝到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从而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此外,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辩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许多进步分子经过辩论逐渐抛弃了他们原来所主张的错误思想,转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真理和远大理想。

(二)工人运动的初步开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由于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极端悲惨,因此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和斗争精神。为了启发中国广大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觉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工人群众之中,了解工人生活状况,举办工人夜校,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把工人组织起来。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工作下,工人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多地陆续建立起了工会组织,继续团结工人进行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央局专门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领导组织工人运动,此后,中国无产阶级迅速觉醒,从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无产阶级斗争的内容也从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为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打开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局面,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这次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罢工的胜利给了港英当局以有力打击,也极大鼓舞了全国各地工人阶级的斗争。此外,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罢工斗争还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等,一直到1922年底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达到了顶点。虽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失败结束,但是面对反动军阀的暴力镇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共产党人和广大工人展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品格意志,锤炼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是一致的。北京、上海、嘉兴这三个地点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见证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驱李大钊、陈独秀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在这里完成了思想的转变。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独秀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②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87页。的大无畏精神。为了躲避北京反动政府的迫害,陈独秀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陈独秀一到上海就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在此过程中陈独秀愈发认识到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认为“只有以共产党代替政党,才有改造政治底希望”③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4页。。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成立,并担负起共产党成立发起组的责任,为筹建全国性的政党不懈努力。1921年7月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宣告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然而由于建党时理论准备不足,这时候的中国共产党还不能对中国国情做出准确判断,直到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才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正式完成。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催生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是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四重逻辑统一的支点在于近代民族危亡的特殊境遇,而这个特殊境遇又决定了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题,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个时代主题就必然要求一种全新的思想武器来为民族复兴提供指引,必然要求一种全新的精神力量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伟大建党精神应运而生。伟大建党精神虽然只有4句话、32个字,但它意蕴丰富、指向明确,从理想信念、宗旨立场、革命精神、政治品格四个层面构成了一个既独立又交融、既具科学性又具开放性的逻辑体系。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精神之源,而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产生的革命精神并据此形成的精神谱系,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展开和体现。注重精神的激励和精神力量的集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立足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而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在于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实现新时代转化,在转化中强化共产党人的身份意识、角色认知,勇于担当与作为。

猜你喜欢

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