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的共享特质探究①

2022-02-05谢梦凡

实事求是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生建设发展

谢梦凡

(上海公安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 上海 2001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出现了许多阶段性的新问题、新矛盾,而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主要来自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从供给侧来看,“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意味着亟需解决民生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平衡配置;从需求侧来看,民生诉求有了范围上的扩大和层级上的跃迁。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主要从全民、全面、共建、渐进四个维度指出在民生建设中突出共享的重要性,即在民生建设的目标上突出全民性,在民生建设的内容上突出全面性,在民生建设的主体上突出共建性,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突出渐进性。

一、在民生建设的目标上突出全民共享

全民性作为共享发展新理念的一个重要维度,实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在民生领域的体现和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发展的首位,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基础,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建设“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可见,人民群众共享民生建设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民生建设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全民共享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民生领域的推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普遍贫困现象,毛泽东强调要同时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提出实现“缺粮户不再缺粮”、农户总体上转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农村中没有了贫农”的目标。[3](P222)这一民生目标与解决“吃”的问题直接相关,也是由当时的中国生产力情况决定的。经过近30年的建设,“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 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 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4](P121)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认识,突破了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邓小平提出“温饱”和“小康”两个重要概念,规划了“三步走”重要战略,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温饱”拓展了对“余粮户”“自给户”的理解,而“小康”则意味着人民生活普遍提高。[5](P216)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为民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发展不平衡成了横亘在民生改善道路上的新难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民生建设推进到扶贫开发新阶段,把实现共同富裕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结合起来。胡锦涛接续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民生建设的内涵与人的发展、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6](P29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由物质生活层面转向全面的更高的需求,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8](P45)由此,中国共产党将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突出了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突出强调民生建设的共享特质,进一步凸显了民生建设目标的全民性。

实现全民共享是维持社会公平正义的首要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理念,即“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9](P689)使所有人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保证经济发展以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为目的。全民共享最终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10](P103)民生建设能否达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主要取决于民生诉求能否得到满足,习近平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回应了当前民生领域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矛盾,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性。

将“共享”理念融入民生建设,也是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使然。《中国民生调查2019综合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存在时间上不同步和数量上不均衡等问题,这意味着我国民生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民生建设成果尚且不能及时地满足全体人民的诉求。虽然我国民生建设整体呈现良好态势,在居民生活领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稳定,区域及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步缩小,但是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居民生活指标区域差距缩小幅度正在降低。在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指标不断改善,但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依然较重”。[11]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性阻碍了人民群众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间接导致了人民需求满足程度的不平衡,其往往决定着全民共享的最终水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共享发展新机制,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补齐农村居民的“身份短板”,让城乡居民拥有同等、同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收入分配环节,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的工资水平,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总而言之,只有统筹推进民生建设,突出民生领域“共享”的重要性,保证民生资源的供给均衡,才能不断补齐共享短板,切实解决民生建设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

二、在民生建设的内容上突出全面共享

民生建设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层级不断递进,内容不断丰富,因此民生建设必须重视全面性的维度。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人的需要”是民生发展的起点,正是有了人的需要,才推动了民生的发展。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P531)物质生活的满足构成了民生最基本的内容,也决定了民生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会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逐渐提高,并逐渐由基本的温饱扩大到物质文化层面,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这也是民生发展的新内容。民生建设的最高阶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阶段,民生建设以经济、政治发展为基础,包含精神文化、政治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求。民生建设以物质生活满足为起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民生建设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的民生建设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生活必需品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消费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民生建设也由经济建设扩大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全面发展。在这一阶段,民生建设必须在范围和层级上实现跃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来说,从民生建设的范围来看,人民需求的多维性决定了民生建设内容的不断扩大,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这就意味着既要共享物质文明成果,也要共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从民生建设的层级来看,人民需求的层级性决定了民生建设水平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即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0](P61)可见,民生诉求随着我国物质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已经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产生了多元化、品质化的特点,需求标准持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共享就是要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因此扩充民生建设的七大领域、推进民生建设的层级跃迁,必须将“全面共享”纳入民生建设的框架。一方面,民生诉求的范围不仅要涵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同时要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政治参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规划,“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2]另一方面,民生诉求的层级变化要求更高质量的个人发展,具体而言,在就业方面,“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12](P344)在教育方面,要“坚决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12](P347)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住房方面,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等。[1]我国人民的民生需求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的民生建设就需要持续升级。比如在政治领域,就是要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滋润百姓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在生态领域,就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等。

三、在民生建设的主体上突出共建共享

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第一推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民生建设的水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民生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没有生产力发展的“共享”只能是一种“空享”,改善民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P16)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成员才能拥有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解决了很多新中国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而无法解决的民生问题,为民生建设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主体的共建性,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只有共建才能解决供给不足、供给不均、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共建的目的是实现共享,经济建设是“做蛋糕”,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不高的问题,而共享是“分蛋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让所有人都能分到“蛋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当保证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P40)换言之,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劳动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也应当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另一方面,推进民生资源的共享必然要求全民共建,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是改善民生最深厚的力量。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领域问题的复杂化、尖锐化,由此需要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同破解民生建设中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改善和保障民生实质上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才能积极有效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P27)表明了人民群众是民生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保证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如今,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破百万亿元,人均GDP达72 447元,[16]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标准进行划分,我国即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个体方面,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 834元,[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 131元,[18]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民生的其他领域,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等也在逐步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有效供给方面还有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产力发展水平贯穿于民生建设的始终,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为民生领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保证民生资源供给的高质、高效,才能为民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证民生资源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

化解民生建设过程中的供给侧矛盾亟需把共建共享作为突破口。新时代的共建强调高质量建设,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粗放型为主,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就更需要以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来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要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只有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才能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民生建设需要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着眼于民生的长远发展,科学把握改善民生的途径,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工作遵循。

四、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上突出渐进共享

民生是一个亘古永恒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持续关注的和谐问题,民生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过程就是民生建设的过程。民生存在历时态和共时态之分,民生的共时态是指在民生建设的不同阶段,民生所涵盖的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民生建设的历时态则表明民生领域会随着社会阶段的发展拓展原有的边界,侧重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民生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民生建设所面临的矛盾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而言,民生诉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特征,进而决定了民生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国民生供给侧和需求侧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矛盾,但这并不预示着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而是民生诉求的动态升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新时代民生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10](P216)民生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可实现的长期性目标。

人的需要总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人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各领域全方位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具备现实性。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联系紧密,社会发展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建设可以完全取代民生建设。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虽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为基础,但其跨域更广并在内容上也更为丰富,既是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也涉及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由此说明民生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历史来看,民生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新中国初期的生存民生、温饱民生转向新时代的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和生态民生,民生之路在渐进式的模式下越走越宽。

民生诉求的提升决定了民生建设的长期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0](P362)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会停止,相应地,民生建设要达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也需要循序渐进。民生问题来源于现实社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建设者“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10](P361)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重心已经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提升,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突出民生的渐进共享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民生建设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在特定时间节点上对特定民生目标的实现,民生建设者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操之过急,不超越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才能坚定不移地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坚持到底。

民生诉求的渐进性决定了民生建设的系统性。展望新时代民生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建设者应有的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19]“量力而行”是必须要坚持的方法,拒绝一切“跃进”式思维,从民生的现实情况出发,绝不能脱离实际提出过高的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稳步推进,既不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民生建设工作必须要适应这一最大国情,不仅要尊重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律,也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民生改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诉求变化相同步,进而保证民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意味着共享的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果,同时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共享,体现了民生建设的系统性,因而只有把民生建设同其他领域的发展统筹起来,系统推进,才能真正造福民众。

猜你喜欢

民生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