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容体系与实践要求
2022-02-05侯玉环
侯玉环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9)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战胜一次次风险挑战的精神密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敢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伫立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是汲取历史经验、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发扬斗争精神,不仅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关键的理论问题。与共产党人的其他精神相比,人们对斗争精神往往存在片面化、模糊化等认识倾向,因此,在时空维度中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理论边界,在此基础之上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容体系与实践要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边界厘定
从历时性上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既是对以往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延续,又秉承在新时代这一特定时空方位下新的理论意涵,在时间上与以往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之间呈现一种动态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理论联结与分界;从共时性上看,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本质意涵及鲜明政治属性的深刻阐明,从根本上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理论特质,从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划定了明确的理论边界。
(一)历时性分析:对以往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继承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作为具体的斗争实践凝练而来的思想精华,必然也会随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具体斗争实践展开而得以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4日。。斗争精神随党的产生而产生,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在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结合过程中,彰显出新的理论特质。
其一,理论在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中具有指导作用。正如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3)《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4页。。理论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内生发展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但在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不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较好地指导中国共产党斗争实践,因而其斗争精神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更多呈现为理性基础薄弱而感性色彩浓厚的斗争热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愈加展现出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共产党人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思想指引,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质,从而更好展现与运用到新的伟大斗争之中。
其二,目标与任务是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方向所在,是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内在价值意蕴的现实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斗争内容的丰富性前所未有,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所内蕴的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与初心使命的高度统一。
其三,根据社会主要矛盾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斗争方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展现,反映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内蕴的高超智慧谋略。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不再集中表现为疾风暴雨式的阶级对抗或对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的执著追求,而是体现在基于统筹兼顾的全方位、科学化战略考量,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发展自身,同时抵御各种困难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的放矢、真抓实干、敢战能胜之中。
(二)共时性分析:对其本质与政治属性的理论揭示
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本质,对于明晰与其他精神品质的不同具有根本性意义。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反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同时展现着其独特性的一面:不是在一般性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能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主动寻求矛盾转化并力求化解矛盾的斗争实践过程中所彰显出的高度自觉的能动意识。“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矛盾的存在是开展斗争实践、展现并凝聚斗争精神的前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是在主动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进而有效化解矛盾的实践过程中对共产党人主体能动意志的精神展现。
中国共产党善于通过对具体矛盾的判断与分析,为其斗争寻找正确的发力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党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区分不同矛盾性质,以针对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从而有效发扬斗争精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展现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着力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伟大斗争实践之中,这种精神展现的核心就是一种不断寻求矛盾转化并力求化解矛盾的能动的抗争意识,同时又必然与能动的防范意识与变革意识相联结。一方面,任何斗争都不只是“斗”,还包括“防”,善于抵御与善于出击同为斗争的组成部分,皆在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决议中强调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体现了树立能动防范意识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带领人民抵御、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伟大政党,还是带领人民奋力开拓美好生活,将各项发展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政党。在不断寻求发展的斗争实践过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就展现在其同事物发展的既有、旧有状态作斗争,同发展中的制约瓶颈作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彰显着共产党人能动的变革意识。
在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本质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性质归属问题。斗争精神是不同于一般能动意识的精神品格,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展现出来的高尚政治品格。习近平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6)《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时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人民日报》2020年3月11日。。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政治属性,是由共产党人这一特定的政党身份,以及所开展的谓之为“斗争”的这一特定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斗争的本意是一方战胜另一方,本身就包含“谁同谁斗”的问题,也就是要有一个政治站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是阶级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页。。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要求全体党员必须遵守严密的政治组织纪律,这必然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政治性鲜明的斗争,在复杂的斗争中必须具有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明辨是非界限,特别是“在事关方向、事关道路、事关旗帜、事关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上,或者说在事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两种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就必须进行阶级分析”(8)《坚持人民立场和阶级立场的统一——访清华大学冯虞章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7期。,以与一切违反政治性要求所做的错误斗争及其主观意识区别开来。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容体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包含系统、全面的内容,可将其概括为主导性内容、主体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的有机统一。主导性内容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内容,引领并贯穿在斗争精神全部的内容体系之中。主体性内容作为斗争精神最主要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过程中必然所需并由此展现出来的精神要素。拓展性内容由主导性内容与主体性内容延伸而来,在主导性内容与主体性内容的统摄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层层外化为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与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上述这些不同的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此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容体系。
(一)作为价值追求的主导性内容
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内容体系中,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主导性力量并占据支配地位,具体展现在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党、对于人民的根本信念与坚守上,反映在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与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之中。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总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价值依托、价值承载与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既内蕴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系之中,又存在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之中,并作为内在精髓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进一步而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理想信念在共产党人斗争实践中的具体彰显。人总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认识与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价值出发点与根本归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同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矛盾的现实斗争实践,绝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总是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从社会主义事业与共产主义的前途出发,以现实的斗争实践践履着内心中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寻。
对党忠诚贯穿在斗争精神的全部内容体系之中。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主体政治身份的重要彰显,进而要上升为一种政治信仰深嵌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之中,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中起着“政治把关”“方向指引”的双重作用,是斗争精神的根本灵魂。对党忠诚作为思想防线,固守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根本立足点。在新时代国内外复杂的斗争环境下,所谓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论调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党忠诚作为一道坚实的屏障阻挡着各种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这道屏障一旦被突破,就会让人面临丧失作为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原则的极大风险。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了一大批高级干部,有的还是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干部,哪里像党的高级干部?连做普通党员都不配!关键就是对党忠诚出了问题。”(9)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8页。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以贯之地渗透与反映在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之中。“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1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探寻,还是对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此外,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资本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相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所内蕴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真实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背后是资本主义利益集团,他们维护着支持自己的资本主义利益集团的利益,资本利益就是其一切斗争的根本出发点。而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切斗争都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作为过程展开的主体性内容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主体性内容,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的实践过程及其展现的精神要素升华而成。敢于斗争直指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作为的实践品格,善于斗争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多种思维能力的实践运用,二者的内在统一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过程的精神彰显。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时刻指向对胜利的渴望与追求,需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抵至胜利的彼岸。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同时作为一种支撑性、保障性的力量,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过程之中。
其一,敢于斗争不只是对共产党人胆量、勇气的要求,在其背后渗透的更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行动的要求,彰显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敢字为先的实践勇气与勇于担当的实践责任的共同体现。敢字为先是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思想前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要以敢字为先的实践勇气为意识准备。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敢字当头”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重要指引。习近平提出的“敢字为先”是对邓小平“敢字当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敢字为先引导中国共产党人突破自我,以正确的思想认识与稳定的心理状态勇敢面对当下各种实践境遇,以开展伟大斗争,弘扬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并肩负起勇于担当的实践责任,深化了敢字为先实践勇气的责任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实践品质的进一步揭示。勇于担当的实践责任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向斗争实践转化的重要中介力量。精神是无形的,而具体的斗争实践则是有形的,新时代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最终要通过斗争实践展现出来。但是,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并不是直接就能发生转化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勇于担当的实践责任本身就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所谓的担当就是对责任担当的践履与承担,蕴藉着把“应该”变为“现实”的力量。
其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做到善于斗争,必须具有善于斗争的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又离不开敢于斗争的实践历练。斗争精神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前瞻思维与底线思维、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斗争实践中的深度凝练与升华。前瞻思维能力与底线思维能力的统一,以对事物长远与好坏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斗争精神和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斗争智慧的重要体现。战略思维能力与战术思维能力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斗争方法的思维能力基础,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二者作为方法论智慧嵌入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之中。批判思维的本质在于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地破”,创造思维的本质在于引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立”。以破求立、破立并举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核心体现。因此,要将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有机统一起来,以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好发扬斗争精神。
其三,在实践中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还需要敢于胜利的意志坚持。“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1)姬建峰、贾玉霞:《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页。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是共产党人为了胜利而克服困难,在实际行动中所彰显出的心理情感。首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具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对待各种斗争考验既要有有效的谋划与准备,又要有坚定的斗争意志,能够经受得起各种斗争考验。其次,以胜利为目的指向,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斗争过程中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以便在久久为功中攻克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顺利实现斗争目标。最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劲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斗争胜利的关键,是促使共产党人斗争结果从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根本意志前提,最终以完整的意志品质体系升华为共产党人斗争精神。
(三)作为外化表现的拓展性内容
拓展性内容是在主导性内容与主体性内容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并作为一种外化表现而存在。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主导性内容与主体性内容的传导、辐射作用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由内向外展现为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与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其一,要斗争就会有牺牲,牺牲在斗争中总是必不可免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是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1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的过程中总是要让渡或牺牲部分或全部个人利益,以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能够展现出不怕牺牲精神品质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出,在社会发展尚未达到能够满足人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必然需要有人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与付出个人利益。共产党人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与使命,虽然在和平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环境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仍然是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稳定中起着堡垒和表率作用。
其二,永不懈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随时准备斗争、不断进行斗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良好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能够充分发挥出能动作用的关键所在。进入社会主义的和平建设与发展时期,部分同志以为可以停一停、歇一歇,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但实际上,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昂扬的斗争精神,展现其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方能有效应对充满复杂挑战与多样冲突的时代潮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必须持续性地持有,特别是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要能够不屈不挠、永不退缩,坚持到斗争胜利,并且在胜利后接着投入到新的斗争之中,与共产党人所开展的斗争相伴始终。
其三,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要转化为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并且落脚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之中,二者互为交融、相互影响。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能动性与实践能动性的统一体现,是共产党人将认识能动性作用于实践能动性之中,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并直接在现实实践中彰显出的无所畏惧、毫不动摇的实践样态。共产党人在信念引导下要既不盲从又不武断,而是能明确自身行动的目的,以有效支配行动并使之符合该目的,从而否定了消极等待他人给予,或是裹足不前、畏首畏尾的怯懦行为。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落实斗争精神,就要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把握好三个统一,即在实践起点上,坚持方向与立场相统一;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实践落脚点上,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一)实践起点:坚持方向与立场相统一
立场决定方向,有什么样的立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方向的选择要立足正确的立场,方向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立场站得对不对、准不准、稳不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落实斗争精神,不仅要站稳斗争立场,坚守斗争方向,同时还要将立场和方向有机统一起来。
其一,立场问题,表明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落实到实践中要“从何出发”的问题,而“从何出发”的问题又要根本落脚到从“什么样的人的利益出发”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谁”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全部实践展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人民,必须要牢牢站在人民立场上。坚守人民立场的要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对党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立场的共同坚守中予以现实地达成。党章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表明了作为党组织成员的共产党人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守人民立场,同时也是对党的立场与无产阶级立场的现实体现。无产阶级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根本体现,在今天仍然不能丢,如果丢掉了,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也就不可能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不可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进行同各种敌对势力的复杂斗争,就是对党的立场、无产阶级立场与人民立场的共同体现。
其二,方向问题,表明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要指向何处、归于何处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4)《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方向问题对于共产党人正确发扬斗争精神至关重要。方向不明则道路不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就无法顺利开展。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所必须坚持的人民立场相一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引领下斗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与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成为一种科学的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要“同什么斗争”的根本性指导。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离不开党的领导,绝不能违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其实,毛泽东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以“六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人们言论与行动是非的标准,并且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15)《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习近平结合新时代的斗争形势与任务,继承发扬了这一理念,明确提出要同危害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核心利益等的“六种风险”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1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以马克思主义为鲜明旗帜,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保证,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在方向指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要向何处的根本解答。
(二)实践过程: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在实践中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根本统一。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1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6页。。习近平也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原则的,同时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一方面,灵活性必须以遵守原则性为前提与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虽体现在灵活的策略方法中,但一定不能脱离原则性的指导。如果离开原则性讲灵活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误入歧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原则性要在灵活性中加以体现。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必须要讲原则,但讲原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刻板僵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根据现实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斗争,其既定的原则性目标便可能不会实现。
其一,原则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确定的一般性的准则”的问题,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要求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遵循恰当的基本行为规范。原则的树立是斗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行为的指导性与规范性的双重体现。“只有通过为维护一定的原则、一定的斗争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一定的斗争方法的斗争,矛盾才能克服。”(18)《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都要坚决抵制与反对无原则的斗争。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明确批评了党内无原则斗争的自由主义,指出“党内无原则的纠纷,我们是在根本上反对的。因为它‘无原则’,对党有害无益”(19)《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6页。。习近平也明确提出要反对斗争的无原则性,“对批评意见,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决不能用‘批评’抵制批评,搞无原则的纷争”(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77、26页。。无原则地斗争,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蜕化变质,其斗争实践的现实展开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反而还会危害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违反原则、破坏原则的思想与行为,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其二,在原则性的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还要注重灵活性。灵活性问题是“变化的行动方略”的问题,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要求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灵活性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应用中,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策略、手段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指导下,能够运用合理、合法、有效的斗争方式,而非教条地、僵化地将某种不适合于当时斗争形势的手段奉为圭臬,导致斗争失败。因此,灵活性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又可以化为一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推进社会革命,要将党的领导与人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既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又要实事求是,从而寻得最优的斗争方案,取得最佳的斗争效果。
(三)实践归宿: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实践过程,必须符合主观性与客观性内在结合的要求,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这一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按照客观规律的指引正确地发扬开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习近平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提出了要符合规律的明确要求,他指出,“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77、26页。。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性。发扬斗争精神,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自觉性。一方面这一自觉应当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发挥出来,这些规律包括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否则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就无法正确地应用到共产党人的斗争之中;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发扬斗争精神,开展斗争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的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就能够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各种斗争之中。
发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其根本任务是要致力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来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发扬,正是始终贯穿于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历程中,这就意味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同样不仅要融入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同时也要融入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并且要将对二者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从改造主客观世界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关系来看,斗争精神必须直指主客观世界改造,成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精神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斗争精神引领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够不断推动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