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研究

2022-02-05李睿祎

工会理论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工质量生活

李睿祎

(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 100865)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以提升亿万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和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生活品质的内涵及演进

生活品质又称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或生活质量,是对人的生活状态及生存和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对生活品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环境破坏、收入不平等、公共政策失灵等问题也相应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寻求建构超越GDP类经济指标,能够反映社会包容性、政治参与度、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新评价指标,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生活质量乃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因而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995年,联合国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将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西方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指出,“经济问题并不是在人类中永远存在的问题”。①凯恩斯著,蔡受百译:《劝说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74-275页。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使用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一词,认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舒适、便利的程度以及精神上所获得的享受和乐趣。②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著,赵勇译:《富裕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他在1960年发表的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品质”的概念。他认为,生活品质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生活品质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公共服务,主观生活品质是指人们在此基础上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在《政治和成长阶段》(1971)③W.W.Rostow,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一书中,美国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划分为传统社会、准备起飞、起飞、走向成熟、高额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6个发展阶段,认为在高额消费阶段出现了环境污染、城市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使得人们向往更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舒适的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享受,这时就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阶段。他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美国政治科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在《静悄悄的革命——西方民众变动中的价值与政治方式》(1977)④罗纳德·英格尔哈特著,叶娟丽、韩瑞波等译:《静悄悄的革命——西方民众变动中的价值与政治方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提出“后物质主义”(post-materialism)概念,认为在物质生活上过得丰裕的人,其价值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西方民众的价值观已由过于强调物质福利和人身安全,转为强调生活质量,如闲暇和自我表现、清洁而健康的环境、社会公正和民主权利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开始构建生活品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例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用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实际人均GDP三大指标来衡量人们的健康、教育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牵头组成的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专家委员会于2009年提出衡量品质生活的改革建议,指出当前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个性发挥、兼顾事业与家庭、可支配时间富足以及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发展机会与成果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关爱互助和公民社会建设等非物质领域的评价内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1年发布了包含住房、收入、就业、社区(服务)、教育、环境、治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工作与生活平衡等11大类的美好生活指数。美国社会健康协会(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以该组织命名综合评价指标(ASHA),反映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活质量。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在2012年发布了包括自身生活满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寿命在内的“快乐星球指数”(HPI);德国于2016年提出以12个维度、48项主客观指标来评价品质生活。总之,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已形成共识:经济发展、收入增长和就业增加并非等同于生活品质的提升,高品质生活主要来自精神、健康、心理、社会等非物质性富足,而非单纯的物质财富富足。

我国对生活品质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例如从强调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和温饱到提出实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先富带后富到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从关心物质到关注精神,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追求高速增长到追求高质量发展等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对生活质量及其指标体系问题开始进行研究。例如厉以宁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受到社会文化、社会氛围、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内容;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①潘祖光:《人口生活质量研究综述》,载《人口学刊》,1994年第5期,第33-37页。林南等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于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②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第73-89页。冯立天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生活质量,或者说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并构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他提出,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族应包括经济生活质量、就业生活质量、教育生活质量、健康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质量和婚姻家庭质量等6大类指标。③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小康生活质量目标的进程与省际比较》,载《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6期,第3-15页。叶南客认为,生活质量由生活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生活体验四个要素构成;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人们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④叶南客:《当代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现状和评估》,载《社会》,1991年第7期,第27-29页。赵彦云和李静萍认为,生活质量既包括个体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又包括个体在其中活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他们认为全面生活质量应包含就业、收入水平、收入分配、贫困、消费、健康、教育、环境和城市化等九个方面的内容。⑤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载《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第32-40页。范柏乃从收入、消费、教育、居住、健康、生活设施、文化休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10个领域,遴选了6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⑥范柏乃:《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22-13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将生活质量指标设定为居民消费等16项指标;2011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了包括居民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人均财富、绿地面积、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在内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①《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广州第一》,载《新京报》,2011年6月12日。胡征宇等在《一个生活的城市:杭州发展特色研究》②胡征宇等:《一个生活的城市:杭州发展特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指出,生活品质主要体现在生活观念、生活内涵、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体现为生活观念先进,具有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心态,既追求有品位的生活目标,又注重现实,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纵观国际国内有关研究,对生活品质的概念界定、体系评估、指标建构尚没有形成通用的国际标准和统一的框架维度。笔者认为,生活品质是动态的、开放的、多维度的一个命题。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质量,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质量,可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5个领域的生活品质,具体体现为:拥有安逸富足的物质生活,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拥有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和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公平享有社会发展成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③转引自习近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载《浙江日报》,2006年11月24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新发展阶段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课题,这既是职工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一)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④参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1-06/10/content_5616833.htm,2021-06-10.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归宿。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与实现共同富裕起点一致、实践过程同步、目标统一。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

(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需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如期实现,但与此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催生了发展目标的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正在追求更高水平的、以实现人自身发展为主的生活目标,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利益诉求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单一的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个性化、多元化等社会性、精神性需求转变,从过去强调“硬需求”向现在强调“软需求”转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食物和衣服)、安全需求(工作保障)、社交需求(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当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指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想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要。根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进行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在2006—2018年的12年间,居民消费热点从“吃、穿、用”转变为“游、养、学”,①刘冬平:《旅游已经连续四年蝉联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消费热点榜首》,载《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24期,第147-148页。从物质产品转向了精神产品。《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排在中国家庭消费意愿榜单前三位的是旅游、保健养生和教育培训。②《中国家庭账单出炉,消费榜前三位竟是它们》,https://m.gmw.cn/baijia/2021-06/18/1302365779.html,2021-06-18.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消费行为从性价比消费过渡到品质消费,产生了对生活状态、人生价值、精神诉求等方面的、超越物质生活的一种全新要求。因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切入点。

(三)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实现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共产主义的发展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1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工更注重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他们的诉求包括:劳动经济权益得到维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障和工作岗位,实现体面劳动;精神和文化层面需求获得满足,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得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享有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实现舒心工作;拥有公平的个人选择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能够有效发挥创新激情、创造活力、创业能力,做到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各得其所,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恰恰就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旨归。

(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工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重要内容

中国工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将工会的基本职责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拓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这就要求工会不仅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要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其生活品质。202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6个发展目标,其中一条就是“服务职工水平实现新提升”,确定了9个重点任务,其中一条就是“建立健全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全总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发布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全总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为目标,在20个城市试点开展帮扶中心赋能增效、打造服务职工综合体,在50家企业试点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塑造幸福生活环境。因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工会组织做好维权服务工作的职责所在。

三、新发展阶段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①《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载《人民日报》,2021年1月13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提供了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问题。他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首次提出“高品质生活”;在2021年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起来。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破除制约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专门论述“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这是党中央全会文件中首次提出“高品质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2019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目的就是为了补齐社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2021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1个部门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具体保障范围和质量要求;202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民生福祉达到一个新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

(二)经济发展存在短板,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物质基础尚不牢固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打下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5倍,人均GDP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相差约3.48倍,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区域间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重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诸多“断点”“堵点”,核心技术缺失,许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对当前的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一定冲击。这些问题和影响表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历程,打牢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物质基础仍然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公共服务包含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比如托育养老、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公共服务的水平制约着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供给质量总体不高,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例如,一些服务项目尚未有效惠及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体;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完善,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匹配不够,基层设施不足和利用不够并存,公共服务效率还不够高;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存在覆盖盲区;体制机制创新滞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

(四)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软实力有待加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精神文化需要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质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需求的发展规律,也同样反映了我国精神文化生活面临的不足和短板。美国学者大卫·莫里斯在《衡量世界穷国的生活状况——物质生活质量指数》(1979)一书中,将识字率作为构成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变量之一。②转引自冯立天、陈再华:《北京城市不同文化层次人口生活质量探讨》,载《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1期,第3-17页。很多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将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作为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7.8%,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平均为80%左右;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技能人才的质量与规模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相对于经济和科技发展、人民群众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益和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在文化资源占有、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体验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文化基础设施不够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对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文化供给不足,这些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难得有闲暇去享受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问题无疑制约了广大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

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路径选择

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须针对影响生活品质提升的制约因素,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5个领域的生活品质着手,推动制定相关政策,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手段载体,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实现职工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

(一)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提升职工经济生活品质

职工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立足本职岗位投身经济建设,实现自身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劳动回报,提升技术技能素质,是职工经济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一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创造良好的机会。这就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二是让职工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健全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多收入。三是组织职工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群众性创新活动。提升生活品质,不仅要分好“蛋糕”,首先必须做大“蛋糕”,因此要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确保职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营造安全的劳动环境,重视保护职工特别是高危行业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改善劳动安全条件,提升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控意识和能力。五是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引导职工把实现企业和国家发展目标变成自觉行动,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二)畅通民主参与渠道,提升职工政治生活品质

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参与管理基层单位事务,是职工政治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恩格斯曾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页。因此,在宏观层面,要进一步规范职工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健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适当增加职工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及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发挥工人人大代表、工会界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行使好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权利。在微观层面,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丰富职工民主参与形式,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职工意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职工与单位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积极探索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民主参与形式,实现民主参与对职工群众更加广泛的覆盖。

(三)改善文化产品供给,提升职工文化生活品质

职工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和传播者。职工通过创造、服务、享受文化产品,达到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这是提升职工文化生活品质的重要尺度。为此,一是改善文化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服务能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化平台,延长文化产业价值链,精准供给符合职工文化需求的“精神大餐”,让广大职工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二是坚持宣传职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建立宣传职工长效机制,让职工成为文化产品的主角,宣传职工重大贡献,把更多镜头、笔墨聚焦到普通职工身上,把更多的职工形象搬到荧屏、舞台和作品中,让职工在报纸上有名、在荧幕上有影、在广播中有声,使他们赢得社会尊重,扩大职工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开展职工喜闻乐见、有益身心的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培育和发展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

(四)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提升职工社会生活品质

民生的保障和改善,直接影响着职工社会生活品质。提升职工社会生活品质,要求充分保障职工社会权利,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一是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促进职工享有更稳定的工作,获得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充足的生活福利、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重视做好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的社会权利维护工作。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造职工参与社会治理条件,健全职工社会参与机制,保障职工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挥职工群众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与职工群众之间沟通、协调、表达、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良好局面。三是发挥工会组织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上的重要作用。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是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依法参加工会组织,通过组织的力量来表达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职工的一项重要社会权利,也是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重要保证。工会要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满足职工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积极实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延伸组织网络,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不仅要关心职工在企业等基层单位的权益问题,而且要关心和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层面的权利。

(五)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升职工生态生活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25页。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因此,一是建设绿色生态环境,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走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引导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增长点,让职工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职工质量生活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质量投诉超六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