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2022-02-05杨志超刘富东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杨志超,刘富东

(1,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物质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解读,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新性发展。在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中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奋斗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有效抵制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发展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总结新时代以来党对唯物史观创新性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和历史自信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守正创新中坚持知行合一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2深刻阐明了社会存在的第一性以及社会意识的第二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也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即坚持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自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坚持中不断形成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进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守正创新中坚持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不断推动党的理论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在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坚持中推动党的理论与时俱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指明了社会存在的第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2]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具体体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作出的深刻阐述,推动了党的理论与时俱进,对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作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贡献。

首先是面对世情的新变化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对我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抓住战略发展的新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开放,我国的综合实力得以不断增强,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当今国际局势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推进全球的“共治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人类发展不断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道义。其次是面对国情的新变化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存在即我国的基本国情,面对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是面对党情的新变化指出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为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对此,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勇于自我革命、持续改进作风、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部分党员理想信念缺失、使命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懈、作风不正等“病症”的持续治理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在对“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坚持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十分重视对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及理论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将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在多措并举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首先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其次要不断传承和发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要不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石。再次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国家的稳定器,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培育和践行中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魂聚力。最后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要不断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同时也要注重引进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国外先进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二、在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守正创新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坚持中深刻把握我国各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依据新的实践发展要求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考察中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坚持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在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坚持中推进科技创新,为唯物史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指导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一)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考察中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了人民需求的新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即人民需求经过长足发展已由物质文化需求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已然是不断实现高质量、全面的发展。经过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发展失衡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阻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全面发展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发展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建设、收入分配调节机制”[6]的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使得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发展日益平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生态环境、民主法治以及公平正义等方面更高质量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二)在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坚持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而改革则是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即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新挑战,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论述,形成了“为何改、改什么以及如何改”的重要改革思想。“为何改”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要求,进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把我国早日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什么”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各领域的所有改革,并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等社会发展所有层面,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主义活力;关于“如何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并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路径:我们要不断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要不断吸取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抓住重点,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在习近平总书记“为何改、改什么以及如何改”重要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三)在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坚持中推进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严密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我们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7],习近平总书记将科学技术与实现国家强盛及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发展科技的重大意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民族复兴,而作为先进生产力标志的科学技术对于早日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7]可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8]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全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这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同时,新的历史条件也对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民族复兴的历史发展需求,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5],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在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守正创新中坚守人民立场

历史主体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9]104深刻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本质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关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对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把历史主体论与发展相联系,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历史主体论与执政相联系,提出了人民江山论;把历史主体论与党史相联系,提出了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宝库。

(一)把历史主体论与发展相联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4],“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了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理论内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11]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求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8]凸显了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在推进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密切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入实践,对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贡献。

(二)把历史主体论与执政相联系,提出“人民江山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党的执政根基决定着党的事业成败。“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2]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在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不断满足中扩大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13]深刻阐释了人民群众作为党的执政基础在党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方面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为全党不断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党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的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紧紧和人民在一起,取得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党之所以能不断扩大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是因为始终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执政的标准,并以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人民江山论”将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相联系,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再认识,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三)把历史主体论与党史相联系,提出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中不断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在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中党不断积蓄力量、赢得支持,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2]将人民的主体作用与党的发展历程相联系,深刻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和党发展历程中的极端重要性。百年来,党在对初心使命的不断坚守中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最终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和理论的不断探索史,自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解读,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经过艰苦奋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身处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觉继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根据时代特征以新的视角解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早日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