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以隈研吾建筑作品为例

2022-02-04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竹子环境建筑

刘 衍 妙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前 言

阿恩海姆的建筑空间理论提到:“建筑设计的本质,是空间,而空间的表现,则与建筑性格密不可分”.广义来讲,设计师为了空间而设计建筑,狭义地说,设计师是为了建筑性格而设计建筑.每个建筑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基本特性,而设计师又可以根据其所处环境赋予其独有的属性.也就是就建筑的本质来说,建筑与环境融合是建筑表达其特有属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太多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屈从于建筑的象征意义,人们对哗众取宠的建筑的关注更使得这种恶性循环加剧.建筑作为我们的容身之所给我们的体验应是舒适、完整,自然的,而不是作为表象符号,孤独的耸立在城市间.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被重视.建筑一直扮演着服务社会的角色,是人与环境沟通的有效媒介.因而设计师更加注重设计的人性化,重视建筑的温度,不断摸索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的途径,进而创造出人—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场所.

总之,将建筑融入环境,不仅能够表达建筑本身的特有属性,而且能创造出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理想场所,多方面体现建筑作为重要场所的存在价值.基于这样的背景,众多建筑师进行了相关实践,其中隈研吾是较为成功的典范,因此本文便重点分析隈研吾及其建筑作品来探究他的“消隐”思想,以期获得启迪.

1 隈研吾的简介

隈研吾先生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建筑师,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隈研吾的作品遍布二十多个国家,在世界各地都大受欢迎.但隈研吾的建筑与多数当代“建筑战胜环境”的作品不同,他一直在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于是他执着于对建筑本质的思考,深刻地分析了建筑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取名《负建筑》.所谓“负建筑”,即是弱化建筑的造型性,让建筑连接人与自然,使其最大限度的融合在环境当中并充当主体与世界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让建筑消失”[1].这种“消隐”思想是一种与环境更相容的低姿态建筑.他试图用各种手法将建筑淡入到周围环境,在设计中突破传统,实现创造创新,并且重新诠释了日本传统建筑元素,将其联系到所在地域中.本文便从隈研吾建筑中的材料以及形式两个角度出发,探究隈研吾先生如何隐藏建筑,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2 隈研吾的“消隐”思想

2.1 材料的“消隐”

隈研吾对材料的选择及其重视,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这本书里,他写道:“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时代就开始了.原因很简单,建筑是用材料做出来的,材料决定建筑”[2].在这样的思考下,他的作品跳脱了20世纪盛极一时的水泥盒子框架,运用独具一格的自然材料来散发禅意.其作品对材料的选择自然且多元,包括竹、木、玻璃、纸、瓦、土、石、金属等,也运用到了堆叠、包装、粒子化、编织、支撑等不同方法进行排列,力图使用材料达到建筑的“消隐”.

(1)重塑天然材料

“我一直在找寻21世纪建筑的基本驱动力,在19世纪是石头和木材,20世纪是混凝土,21世纪会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新的材料,也可能是老的材料的新用法.”所以在隈研吾的作品中,材料选择很多样,在他看来,选用新材料或者重塑天然老材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镜面材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地将建筑消隐于环境中的设计手法.其作品海峯楼被以“水/玻璃”命名,这便是一栋在水面上隐藏的建筑.隈研吾利用水和玻璃来创造建筑,运用镜面消除墙面的垂直元素,用水覆盖了建筑的边缘.使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并且反射出周围周围环境、自然光线与气候的变化,在视觉上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进而让人产生漂浮在水面上的感觉(如图1所示).

图1 水/玻璃 图2 长城脚下的竹屋

竹作为自然材料具有特有的直线几何属性,一直被以日本为主的建筑师所热衷,这种材料可以激发使用者内在原始的亲自然属性,让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消隐于自然.隈研吾先生认为好的建筑就像是从地下长出的来的一样,建筑应该“隐藏”存在感,就像竹子一样,隐藏在山林里[3].不同于隈研吾所建的勃朗峰大本营,为了保持项目的自然和粗糙直接利用原木树干作为建筑材料.隈研吾先生在中国完成最早的建筑——“长城脚下的竹屋”则是对“竹”这种自然材料进行了重塑.为了弥补竹子容易开裂的属性,团队使用了瓜多竹,去除了竹子内部的横隔,并在其中灌注混凝土以增加竹子的支撑力.此外为了延长竹子寿命,便用钢板加热竹子,然后再给竹子上一层油.这两点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是老材料的新用法.竹子隐藏在山林之中,用竹子作为材料建造的竹屋也隐藏于环境之中(如图2所示).竹屋的设计让人与环境有了亲近之感,强调了设计师应保持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平衡[4].

(2)形成材料量的秩序

隈研吾早期的作品充满了后现代趋向,但他受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逐渐意识到环境无法支持这种奢侈的建筑.隈研吾便借机与建造规模较小的工匠联合,这重振了他的风格,即关注点从大图景变为小元素的重复使用.隈研吾通过对砖、瓦、木片、玻璃块的悬挂或吊装,形成了一种量的秩序,这种秩序逐渐转变为建筑与环境的一个过渡,通透的秩序使得建筑内外无强硬分割,模糊了环境与建筑的界限,将二者融合起来.

“长城脚下的竹屋”便运用了这种形式,选用竹子的直径都在60毫米,并且按照60毫米的间隔排列,整体架构的粒子化处理让建筑更具节奏感及韵律感.

中国美术学院民宿艺术博物馆更是将这种量的秩序用到了极致.“瓦”是这座建筑最为显著的设计元素,据称取自当地的传统房屋.大量瓦片形成一种量的秩序,填充在一个个平行四边形所形成的的屋顶单元当中,这样建筑仿佛是从基地土壤中“生长”出来一般,彰显了地域历史记忆.隈研吾对材料的利用也力图在大的秩序中寻求变化.一方面外墙以及屋顶所采用的南方传统灰瓦大小不一,更加接近当地建筑原貌;另一方面部分外墙的表皮采用了不锈钢索铆固着瓦片,这样的丝网结构将两种不同材料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营造出自然轻盈的现代感,同时还起到了控制室内光照的作用,模糊了建筑内外的分割.此外建筑中庭的地面也用老旧的青砖铺成.当地瓦片、现代感的不锈钢索以及老旧青砖各种微粒材料形成一种量的秩序,这种秩序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美术学院民宿艺术博物馆

2.2 形式的“消隐”

(1)在自然环境中的消隐

通常一座建筑的寿命是是固定的,终将会在原地消失.但是地形地貌却并非如此,会始终存在于原地.隈研吾坚信他创造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地形地貌,而这种“创造新地貌”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创造新建筑”.

隈研吾在设计长城脚下竹屋竹屋时,参考了长城“就地构筑”的建造方法,依山而建,保留坡地的本身形态.建筑建在一条山沟上,保留了坡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将分段的细长平面依地面高低放上去,两层建筑一层在山沟底下,一层在山沟之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边自然地貌的关系,使建筑物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存在于环境之中.

中国美术学院民宿艺术博物馆的场地曾经是山坡上的一片茶田,其设计呼应了曾经的梯田茶园.结合山坡,以地景建筑的做法,在建筑的地面上设计了上下连续的坡道,各楼层沿着坡地的起伏形成连续的空间,建筑的单层坡顶也随着丘陵地形俯伏,使人们感知到建筑下面的土地(如图4所示).同时建筑利用中庭引入自然元素,模糊了建筑的边界,将建筑融入环境中.

图4 连续的上下坡道

(2)在城市环境中的消隐

隈研吾坚信城市中的人是主角,建筑是配角,建筑不应该孤独的耸立在城市中.所以他并不刻意追求作品的象征意义或视觉效果,而是更加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互渗透,隐藏自己的存在感,将建筑变为人与环境沟通的媒介.

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是隈研吾的建筑在城市中“消隐”的代表作品.该建筑紧邻包含了众多历史性建筑以及文化性设施的明治神宫.为了不破坏该地区的环境和气场,隈研吾从本土文化出发,强调“木与绿”的概念,让场馆被环境接纳.

为了与明治神宫相呼应,基于日本传统,一方面场馆将钢结构和木结构混合,采用相对较平的屋顶,建筑里外大量使用日本雪松作为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层层叠叠的椭圆形体育馆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传统的庙宇设计,沿用了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屋檐”.如此巧妙的设计适应了日本气候中的建造结构,体现了传统的日式建筑之美.此外,为了与周边的明治神社外苑中丰富的绿色植物融为一体,竞技场的高度被最低化,整个建筑以绿色植物为装饰,每层的檐种满了本地的植物.在场馆5楼的廊道空间中,种植了樱花、枫树等逾100种植物,被称为“天空森林”,体现了自然绿意.如此尊重文化、引入绿意的设计使得新国立竞技场被周边环境接纳并与之和谐相处(如图5所示).

图5 新国立竞技场

英国V&A博物馆邓迪分管是位于苏格兰码头区水岸边的一座设计博物馆.该建筑同样从文化出发,以苏格兰东方海岸的悬崖峭壁为灵感,打造如帆船般的造型,让人联想到了苏格兰的悬崖,重新连接起现代城市与历史悠久的海滨,实现了与环境的和谐.“瑜舍”坐落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整体以绿色为主题,外墙是翡翠绿玻璃,能够传达出城市中绿洲的平静气质,成为周边闹市区和住宅区的过渡,融入了周边的环境及氛围.

3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紧密结合,无法跳脱出社会而独立存在.建筑设计师也必须紧跟这个注重环境建设的时代,肩负起建筑与环境沟通的重任,重新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且将建筑以更加融入环境的形式展现出来,用设计去影响社会、带动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竹子环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和竹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