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2022-02-04李尚锋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9期
关键词:治疗法顽固性针刺

李尚锋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中心卫生院,甘肃 白银 730726)

顽固性呃逆在胃肠道、脑肿瘤、脑积水、胸膜炎等器质性病变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患者的膈肌、迷走神经、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导致膈肌双侧、一侧有痉挛出现,痉挛具有阵发性特点,且在吸气期间患者的声门会出现突然关闭情况,在痉挛持续时间达到48 h后,就称之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使患者出现呼吸节奏紊乱、呼吸不畅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为了有效降低顽固性呃逆不良影响,需要加强疾病治疗。以往临床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时,常规疗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但是最终治疗效果有限,难以取得理想疗效,在这种情况下,配合针灸疗法,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本次主要以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探索中医针刺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在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来院治疗的52 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入选患者与顽固性呃逆的疾病诊断相符,且患者无意识以及精神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中途脱落实验、资料数据不完整、呼吸系统病变、免疫系统异常、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将收治52 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中男/女分别为15例与11 例,年龄分布在43 ~77 岁,年龄平均值(53.48±7.91)岁,实验组26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4例与12例,年龄分布在42 ~76岁,年龄平均值(53.01±8.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SPSS23.0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可开展医学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所选用的是常规治疗路径,针对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呃逆患者,需要进行病因对症治疗,之后辅以如下治疗措施。首先,在一般治疗中,叮嘱患者进行深吸气,深吸气后将气息用力屏住,然后缓慢向出呼气,反复重复吸气、屏气、呼气的环节,一些因进食速度过快、精神受刺激而出现顽固性呃逆的症状会有所改善。除此之外,临床也可采用眼球、眶上神经按压法,在眼球按压法中,主要是在患者闭目情况下进行,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方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按揉,直到患者顽固性呃逆症状消失,眶上神经按压法则是需要将患者调整至平卧位或者是坐位,然后在患者的眶上神经处进行按压,整个按压力度都需要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另外,临床也可以开展含水屏气的一般疗法,叮嘱患者先含一大口水,然后屏住呼吸,尽量延长呼吸屏住的时间,在无法忍受时,再将水喝掉,但是要注意采用该疗法时,水不可向气管内呛入[2]。其次,临床应该科学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不存在见效最快、效果最佳的药物,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科学的选择治疗药物,其中常用的药物有巴氯芬、甲氧氯普胺、加巴喷丁、氯丙嗪等[3]。在患者整个用药时间段,都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针对伴发严重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应该进行药物更换或者是缩减药剂量[4]。

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刺治疗法。在开展针刺操作时,应该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将针刺部分充分暴露于空气中,然后在穿刺位置处进行清洁消毒,后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中医针刺所选取的主穴位有足三里穴、内关穴、中脘穴、关元穴、膈腧穴,具体针刺方式应该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来确定,如患者属于寒邪动膈型,针刺时于穴位处采用的是平补平泄法,在针得气之后进行留针处理,留针时间为20 min,每间隔10 min 进行1 次运针[5]。除此之外,在患者的中脘穴处也要利用130 mm的芒针进行横刺,横刺时应该倾斜15°,在将膻中穴穿透之后,进行捻转处理,不可开展提插工作,为了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胃部也可以用红外线照射。若患者属于胃火上逆型,在治疗时所选用的是提插泻法,主要应该从中脘穴插入,插入后不进行留针[6]。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体依据患者呃逆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患者顽固性呃逆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有效为患者顽固性呃逆症状有所缓解,生活质量轻微受到影响;无效为患者顽固性呃逆症状无变化。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文章资料数据借助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临床治疗有效率以计数资料表示,所采用的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结果表现为百分比,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果

最终指标检验结果表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1所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n(%)

3 讨论

呃逆是由于膈肌等呼吸肌不自觉出现痉挛性收缩的表现,通常和患者基础性疾病相关,例如胃肠炎、肺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相关。顽固性呃逆患者病情难以自行缓解,在打嗝的情况下,患者无法有效维持睡眠状态,且进食、呼吸也存在异常情况,这些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应该对顽固性呃逆患的治疗引起重视。既往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时,选用常规疗法存在疗效有限、药物副作用多等情况,这时就需要突破常规治疗方案的局限性,联合应用中医针灸治疗法[7]。

该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气息向上冲,且患者无法进行自控,一般情况下,呃逆具有自愈性,在短时间呃逆情况就会有所消失,但是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在48 h以上,就将其称作顽固性呃逆[8]。中医理论中将顽固性呃逆分为不同的证型,其主要包括寒热虚实四种,认为其主要是由胃气上逆、胃失和降等因素所致,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以调理患者气机、和胃降逆作为主要原则。各类治疗方式中,针灸属于传统的治疗法,主要是指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向患者体内刺入,利用捻转、提插的方式对特定部位予以刺激,以此来达到疾病治愈的效果。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时,在患者足三里穴、内关穴、中脘穴、关元穴、膈腧穴等穴位处进行针刺,可以起到宽胸利膈、温经驱寒、降低逆气、排泄火气的作用,以此来有效缓解患者打嗝症状。在针刺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穿刺深度,且要科学选用提插手法,从而更好的治疗疾病[9]。除此之外,采用中医针刺疗法,可以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找准患者病因,判断患者疾病性质,在明确患者病变情况下,在相应穴位处用特定手法进行针刺治疗,以此来发挥通经脉、调气血、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更好的进行疾病防治。针刺治疗发展至今已经应用成熟,由于该治疗法创伤性小,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疗效佳的优势,所以深受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喜爱,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保障患者机体健康中发挥显著作用[10]。

开展常规治疗与中医针刺治疗的对比研究观察,最终得出结果显示,落实中医针刺治疗路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表明在对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拟定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策略时,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呃逆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实现患者预后水平、生活质量提升。本论述在研究阶段,虽然最终验证结论与预期标准相符,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表现研究时所选取的样本例数过少,且研究时间短,这就导致文章最终的证明力度有限,因此需要后续开展大样本、长时间研究。

猜你喜欢

治疗法顽固性针刺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肾虚阳痿早泄克星 创造外治疗法男士福音
改良森田治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对方式的成效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近况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