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进行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
2022-02-04张婷蓉
张婷蓉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四川 广元 628000)
皮肤属于人体天然屏障,承担着预防细菌等病原体入侵等重任,皮肤完整性直接决定着细菌感染的预防效果[1,2]。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表面存在大量细菌,但数量、种类往往会受个人卫生、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继而形成差异[3,4]。人体皮肤最常见微生物种类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以及丙酸杆菌等[5,6]。皮肤表面细菌有常驻菌、暂居菌,前者多寄居在皮肤褶皱部位、毛囊部位,多数无致病性;后者多通过接触在皮肤表面附着,和皮肤的实际接触并不紧密,容易被清水、肥皂清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具有致病性。葡萄球菌属于常见化脓菌,有80%以上的化脓性疾病因该病原菌诱发,该病原菌不仅在皮肤上附着,而且会在毛囊、汗腺、皮脂腺中隐藏。外科手术是救治患者的有效措施,但是侵入性手段会导致皮肤完整性暂时丧失,也会创造通道让病原菌侵入人体。为保证手术效果,不仅要提前做好手术仪器准备,还需做好患者的皮肤预处理工作,尤其是手术部位皮肤。现今临床用于皮肤预处理的方法较多,包含生理盐水擦拭及酒精擦拭。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38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类型皮肤预处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外科手术适应证;②预处理皮肤无炎症感染;③依从性较高;④具有正常视听说功能。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不支持此次研究;②临床资料欠真实或不完整;③中途退出研究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男13例,女6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76±7.89)岁;体重42~81 kg,平均体重(61.75±8.29)kg。观察组男12例,女7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1.38±7.85)岁;体重41~81 kg,平均体重(61.42±8.27)kg。两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皮肤预处理:应用医用无菌清洁纱布蘸适量生理盐水,力度轻柔地擦拭局部皮肤,连续擦拭3次,但纱布不可重复使用。观察组采用75%酒精进行皮肤预处理:应用无菌持物钳夹将酒精球夹起,应用酒精球力度轻柔地擦拭患者局部皮肤,仅需要擦拭1次,使用完毕后需将酒精球丢入垃圾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细菌清除情况、菌落数量以及皮肤消毒效果。细菌清除情况:选择灭菌规格板,妥善放在待检测皮肤区域,提前处理棉拭子,将其浸入无菌洗脱液中,应用棉拭子水平涂擦规格板,涂擦次数共计4次。完成涂擦操作之后,应用无菌剪刀剪下棉拭子接触部位,将剪下的部分棉拭子置入无菌洗脱液试管中,盖好盖子,之后将试管送检,或将试管装入温度2 ℃~8 ℃冰箱中冷藏,4 h内将试管取出并送往微生物室完成细菌培养;将试管妥善置入混匀器中,持续震荡20 s,之后运用移液器将0.1 ml洗脱液取出,将洗脱液接种到营养琼脂平皿中,之后将平皿送入温度35 ℃温箱中培养,持续培养48 h,48 h后计算菌落数;分别统计两组预处理后、入手术室时、手术30、60以及120 min后的菌落数量;皮肤消毒效果:对两组预处理皮肤的湿度、舒适度、外观、完整度、清洁度进行评价,采用10分制评估,0分是不理想,10分是最理想,分数越高代表皮肤消毒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两组处理后菌落数少于处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s,cfu/cm2)
表1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s,cfu/cm2)
注:与同组处理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处理后19 19 tP处理前39.43±3.86 39.05±3.81 0.3054 0.7618 1.01±0.18*25.42±3.26*32.5886 0.0000
2.2 两组菌落数量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手术室时、手术30、60以及120 min后菌落数均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皮肤消毒效果比较 观察组处理后的皮肤消毒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肤消毒效果比较( ±s,分)
表2 两组皮肤消毒效果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19 19 tP湿度9.13±0.62 7.89±0.55 6.5216 0.0000舒适度9.18±0.64 7.95±0.57 6.2558 0.0000外观9.10±0.63 7.92±0.53 6.2475 0.0000完整度9.26±0.63 8.09±0.56 6.0504 0.0000清洁度9.23±0.62 8.06±0.57 6.0555 0.0000
3 讨论
从20世纪开始,医疗工作者就将皮肤预处理作为手术患者的术前常规准备之一[7]。既往实施的皮肤预处理工作包含清除局部毛发、清洁皮肤两项,多数情况下在手术前1 d进行。清除毛发、清洁皮肤,能够消除毛发脏污等带来的病原菌,可避免手术操作期间病原菌顺着手术切口侵入人体造成感染,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随着该操作使用频率的升高,有研究发现,单纯清除手术患者的手术区域毛发,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无法完全消除皮肤表面细菌,手术操作期间依然有部分细菌侵入创口,诱发感染性疾病,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安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多数情况下,这些侵入人体的病原菌无致病菌特点,但也有部分致病菌。致病菌的危害较大,不仅可诱发局部感染,还可导致败血症,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需结合这一情况,做好患者的皮肤预处理。
现今临床多在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期间,采用生理盐水等方法清洁表面皮肤,有40%的细菌可被有效清除,依然有60%细菌附着在表面皮肤上,影响手术效果,且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在酒精溶液问世并在临床应用后,有部分医护人员会在皮肤预处理期间应用酒精,通过详细擦拭表面皮肤,达到有效清洁细菌、改善皮肤状态的目的。75%酒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毒溶液,其清洁灭菌功能十分强大。采用酒精棉擦拭手术部位皮肤,便可有效清洁皮肤,最大程度上消除细菌,消毒效果理想,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更低。此次研究显示,处理前比较两组菌落数比较无差异,处理后观察组菌落数少于对照组,提升75%酒精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入手术室时、手术30、60以及手术120 min后观察组菌落数与对照组均显示是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手术室环境特殊,患者入手术室还需进行再次清洁消毒相关;此外,观察组处理后的皮肤消毒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酒精球进行皮肤预处理,仅需要涂抹1次便可达到目的,无需多次擦拭操作,且所用酒精球更柔软,擦拭过程中更舒适,因此不会对皮肤造成过度摩擦刺激、液体刺激,患者的皮肤状态明显更理想。再者,与生理盐水比较,酒精的皮肤消毒力度更大,酒精分子具有较强渗透力,可透过细菌表面膜进入细菌深部,令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逐步凝固,有效杀死细菌,且酒精易挥发,在皮肤的滞留时间较短,所以皮肤消毒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应用75%酒精进行皮肤预处理,可提高外科手术患者的细菌清除效果,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