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自信:历史逻辑、现实依据和时代价值
——基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

2022-02-04姚成得

社科纵横 2022年3期
关键词:决议中国共产党历史

姚成得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甘肃 兰州 730030)

政治自信是一个政党对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的自我认同,是围绕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团结带领党员及其追随者、拥护者与支持者接续奋斗,共同实现政治理想和愿景的主体自觉与精神动力,是一个政党最根本、最基础、最核心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也铸就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强大的政治自信。以百年大历史观审视党的三个重要历史决议,深入洞察中国共产党政治自信的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有利于充分彰显党的政治自信在新时代的价值,有效提升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历史逻辑:百年奋斗铸就了强烈的政治自信

政治自信首先体现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自信。基于正确的道路选择从而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政治力量,诞生伊始就在自己的宣言中亮出鲜明的政治自信,“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极其艰辛,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的奋斗和彪炳史册的牺牲,但是党在任何时候对胜利的信念和信心都没有动摇。在面对白色恐怖和反动势力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围剿”,党内有人困惑迷茫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信,用诗一般的语言憧憬和预言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把党和人民的事业譬喻为“航船”“朝日”“婴儿”,宣示了党的政治理想和奋斗创造的光明前景[3]。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胸怀“国之大者”勇敢高举抗日义旗,把抗击日寇作为中心任务旗帜鲜明扛在肩上,以高度的民族自信、战略自信和文化自信,断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了这个结论并印证了党的自信。1939年,毛泽东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中国革命形势,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光荣的政治责任,是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重革命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肩之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4]651。毛泽东充满自信地断言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

1945年4月20日,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1945年《决议》”),对建党以来历次路线错误进行了系统反思和清算,确立了党内开展思想斗争和教育的正确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得以发扬光大,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成一致。1945年《决议》认为党经过了各种成功和挫折,终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达到了高度的巩固和统一。“这是快要胜利了的党,这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战胜了的党。”[5]22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不断增强的政治自信,“扩大的六中全会坚决相信:有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这样三次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必将使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5]54。实践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也为党的政治自信光荣加冕。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1981年《决议》”)指出,“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6]67。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汇聚的政治自信。1981年《决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6]112,“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一百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是建国三十二年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6]112。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6]121这种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政治宣言和政治承诺,至今仍是激励共产党人驰而不息、永不懈怠的自信源泉。

1945年《决议》对历次思想政治军事路线错误的深刻剖析,1981年《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和“左倾”错误的痛定思痛,都饱含马克思主义政党直面问题与失误的勇气和坦诚,以光明磊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与自我完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政治自信。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2021年《决议》”或《决议》),与党的前两个重要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通过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些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凝聚着全党百年奋斗的心血与智慧,也支撑起了党日渐成熟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为党不断坚定政治自信强基固本、培根铸魂。

《决议》用四个铿锵有力、与时俱进的“向世界庄严宣告”,展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政治自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8]9;“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8]1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8]2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8]62。这些庄严宣告是党和人民英勇顽强奋斗的成绩单,是一个百年大党历经血与火的洗礼与淬炼,回望初心使命的落脚点和坚定走向未来的出发点,从根本上赋予党永葆生机活力、应对风险挑战的政治自信。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论自信是政治自信的指南针和定盘星。1945年《决议》开篇就阐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5]21981年《决议》在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时,首先归功于毛泽东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认为这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贡献。2021年《决议》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每个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理论自信与政治自信结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7]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引领伟大实践,为检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提供了现实场域,贯彻和彰显了其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8]26。

二、现实依据:辉煌成就承载着坚定的政治自信

基于党不断吸取教训走向自信与成熟的客观事实,党对革命和建设时期遭遇的重大挫折与失误,通过前两个历史决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拨乱反正得以整改,不断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从而成就坚定的政治自信。因此,“成就”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最响亮的主旋律,“成功”是提升党的政治自信最硬核的原动力。“成就”和“成功”是《决议》最为亮眼和提神的关键词,在3.6万字的《决议》文本中出现达26次之多。“成功”和“成就”是托举党的政治自信的重要基石,也是支撑党增强政治自信继往开来的强大动能。

辉煌成就和伟大成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尤为显著,《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重点突出了新时代原创性思想和变革性实践,充分肯定了党和人民事业突破性进展与标志性成果,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行审视和考量,以历史主动和战略清醒诠释了党的政治自信。一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8]29。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消除了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自我净化、完善、革新、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在经济建设上,连续五个“更”张扬鲜明的政治自信,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8]36。四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五是在政治建设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8]41党的制度自信在政治建设中得到全面系统检验和提升。六是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全面依法治国更加稳固,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更加有力,法治中国建设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相得益彰,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七是在文化建设上,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8]46八是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九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彻底扭转了恶性循环被动局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下决心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普遍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主体自觉和长远意识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迈出重大步伐。十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8]55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强大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党的政治自信铸魂亮剑。十一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主题,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8]57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香港、澳门长治久安为“一国两制”增分加力,宣示推进台湾与祖国统一的强大意志和决心,这些举措和成效都是党的政治自信的最好诠释。“实践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祖国的坚强支撑,有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同心协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8]59十三是在外交工作上,中国正在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形象通过金融危机、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世界广泛响应,我们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党的政治自信建立“朋友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性跨越和时代性升华,彰显了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增强了9500多万党员继续奋斗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让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引领推动党以继往开来的历史主动迈上新的时代征程,用更加强大和坚定的政治自信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三、时代价值:伟大征程使命召唤更昂扬的政治自信

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凝聚的奋斗经验和思想伟力,对党的事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1945年《决议》总结形成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指引党和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成功的新局面。1981年《决议》让党重回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指引党和人民事业实现重大战略和中心任务转移,全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021年《决议》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以卓绝的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发展繁荣注入新的智慧。三个历史决议在不同历史时期提振的政治自信,引领推动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时代伟业。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新的历史起点厚植和弘扬党的政治自信,有益于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要始终牢记和奋力实现一个主题。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都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如果说第一个百年历尽艰辛曲折而成就辉煌伟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依然需要全党竭诚尽智、凝心聚力,面对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考验与挑战,以一以贯之的政治自信激励提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我们既要汇聚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自信和勇气,也要造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和执着毅力;始终牢记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风险挑战,正确处理国情世情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运用21世纪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以强大的政治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是始终珍惜和坚决维护“两个确立”。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探索、实践和突破,都需要有正确、权威的领导核心举旗定向。“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8]38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政治抉择,是新时代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前提,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往开来的政治保证,是全党持之以恒增强政治自信的根本所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一脉相承,“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凝聚着党的百年奋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蕴含着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强烈而坚定的政治自信。全党必须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信出发,倍加珍惜和坚决维护“两个确立”。

三要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议》总结的十条基本历史经验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在新时代深刻领会和贯彻这些经验必将掌握历史主动,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凝聚政治自信的根本途径,也为党高扬政治自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议》在总结归纳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阐述中,用“十个坚持”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成功与胜利的密码,也用十个“一定能够”展示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更加鲜明地擦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党所作出的这种充满自豪与骄傲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已经通过百年英勇顽强的奋斗和波澜壮阔的实践,向当今世界与人民作出了响亮回答和有力证明,只要我们党能够发扬光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必将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满意更精彩的答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7]22-23

猜你喜欢

决议中国共产党历史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新历史
在遵义会议决议的指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