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探索
2022-02-04陈旭东胡晓敏余绍标
陈旭东 胡晓敏 余绍标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丰硕成果,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贯穿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着眼时代要求、把握国情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抓住思想精髓、把握文化真谛。
一、继往开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践为先导、以规律为遵循,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一)坚持原理与实际“双结合”的原则,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割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什么时候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走弯路。在大革命时期,由于党还处在幼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由于经验不足,未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以大革命失败了。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军事顾问,最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两次严峻考验都使党的力量遭受极大削弱、濒临覆灭危险。但是这些挫折和考验却使党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伟力是来自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同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原则。”
(二)坚持原理与实际“双结合”的原则,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之所在。百年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真理的特殊性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历经百年奋斗,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持续推进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问题之“的”,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例如: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坚持原理与文化“双结合”的原则,深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既是基本国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有功能。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都离不开本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都离不开本国特有的基本国情。这就是道路选择的“文化依赖”。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 这种“前提和条件”,既包括“经济的前提条件”,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进一步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而且要下大气力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1.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力量激活、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正能量。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也是我们科学认识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最根本遵循。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问题上,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观察历史、梳理历史,揭示历史传统文化演变发展的主体因素和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我们批判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游离这一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纠缠于一些历史细节甚至野史传闻的繁琐考证和主观渲染,就有可能滑到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淖中去。
2.要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方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方向。历史是现实的镜鉴。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我们所以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有用”,为了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变革与发展,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时代要求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研究历史、继承传统,绝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要用历史来“稀释”现实、淡化未来,引导人们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古主义思潮。
3.要始终坚持抓住根本,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积极传承发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我们要将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不断地深入研究;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谛,我们必须积极传承和大力弘扬。
二、精心打造,积极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不断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完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机制,既是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要求,也是人才创新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青马”育人体系,注入实践新血液
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品牌特色,本校结合了办学的实际,积极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环境,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1.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先导作用,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党政领导亲自带头开讲“思政第一课”,不定期深入思政课教学、科研第一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调研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推动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党史课”,发挥思政课教师思想育人的模范作用,带动其他科任教师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各科任教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强大功能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去,引导学生牢筑信仰之基,培养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生社团——思行学社,在全校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宣传和学习。思行学社以“学而所思,行以致远”为社团宗旨,该社团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红色教育宣传片、时代青年成人成才等励志影片。培养大学生对党的忠诚和对国的热爱;让更多的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3.明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实践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经验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大学生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支农助“荔”销售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讲党史课”比赛和开展“党史晨读”活动节;带领学生开展“党史学习进乡村”的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园进行实地的红色文化熏陶和学习。
4.大力推进校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实施“青马工程”将大学生的书本理论学习、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活动、对外交流合作和科学研究全面结合。本校“青马工程”培训学生人数由第一期200多名学生参训到第三期、第四期1000多名学生参训,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力量。“青马工程”培训班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强化为社会服务责任感,增加对国情、世情、社情的深入了解,有效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力、社会现象辨析能力,坚定他们忠诚于党,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以德育为先导,以美育为载体,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德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素养培育的高度统一。学校把美育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有助于大学生审美观念、鉴赏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创作力的开发,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丰硕成果。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者以德为先导,一者以美为载体,两者同向相生,同向相长,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特别是高校教育,美育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大学生由于学习兴趣不同,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注重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对美育的培养往往缺乏宣传力度,导致学校培养均衡性发展缺失,大学生在全程教育中出现美育滞后,对美的鉴赏能力低下,灵敏度不高。因此,坚持德育与美育发展的协同性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2.坚持美育发展的实践性和传承性,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极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校开展了 “书法文化进校园,翰墨薪传育学子”的文化传承活动。本次活动,开拓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教育新路径,将美育课程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头脑,利用笔墨形式表达了对书法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该活动得到了书法协会、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提高了同学们对美育教育的认识。另外,市书法协会有关负责人与农林学院有关领导为“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基地”揭牌,为“易成风书法工作室”挂牌。农林学院领导还为书法家们颁发聘书,正式聘任为学校书法指导教师,日后学校将定期组织专家到校上课,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推进书法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搭建起了学生、教师、书法家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平台保障,共同为美育教育实践性和传承性的有效路径作出了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极力推进青年学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中迸发出新的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