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探析
2022-02-04王磊磊
王磊磊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5)
一、精准就业服务理念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精准就业理念随即进入中国民众视野。2015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文件中指出要“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2016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准确掌握供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为响应政策要求,“精准就业”服务在各地各高校兴起,就业指导部门也逐步深入研究相关理论。至此,高校将“精准服务”纳入基本工作范畴。精准就业兼具目标性和过程性,要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统一。“全员”精准就业体现在服务对象囊括全体学生,而非局限于少数学生或特定类别学生;精准就业的“全过程”体现在就业服务贯穿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毕业后持续就业追踪帮扶;“全方位”致力于在树立就业择业观、匹配就业需求、推送就业资讯、拓宽就业渠道、跟踪就业满意度上充分贯彻“精准”的要求。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为实现“精准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撑[1];而“自主择业”模式下的就业市场,更加注重满足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岗位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建立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必要前提[2]。当前国际形势巨变、国内社会转型压力加大、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为应对后疫情时期稳就业,切实解决“数量矛盾”,提高就业质量,亟需将“精准就业”普适化。
二、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面临多重困境
(一)社会待就业岗位总数减少
受疫情影响,社会待就业岗位大幅度缩水。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尤为明显,而这一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领域对于市场环境的依赖性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其运营困难造成了企业裁员和停止招聘。实体经济包括机械制造、能源、矿产、进出口贸易、物流类企业是招聘需求下降的重灾区,薪资待遇普遍降低,人才流失量走高。此次新冠疫情导致劳动力涌现出高比例流动态势,就业指导亟待顺应市场经济形势,重新梳理定位、锁定工作目标。
后疫情时期的现实困境更加催化了原有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例如部分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和长远规划,在考研、考公上盲目跟风,职业生涯选择过多依赖社会主流期待,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存在偏差,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毕业生当中更易出现“眼高手低”“目光短浅”的不理智行为。同时,也存在另一个极端,对就业过分悲观和焦虑,让毕业生急于抓住任意一个“机会”,盲目选择向下兼容的工作。
(二)就业意向呈现从众化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升学从众心理日趋明显。首先,因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所以毕业生家长对孩子加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稳定性行业的期待性增强,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其次,后疫情时期减少区域流动、提倡就地过年等号召,催生了部分家长引导学生尽可能在本省范围内就业的现象,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范围缩小,就业空间分布收紧[3]。再次,疫情使得国内外线下交流受阻,学生临时改变留学计划,转而加入国内考研的大军。加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认为本科文凭不值钱,导致国内考研热度逐年递增,很多学生不惜二战、三战,力求学历的提升,以达成更长远的目标。
(三)高校就业云平台建设缓慢
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使用和推广。融合信息技术的就业服务能使得信息匹配更加精准高效,但其对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的多平台运营能力有一定要求。事实上,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未配备专职的网络运营人员,一线辅导员也缺乏相关培训,网站、微博、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利用率不高。
此外,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缺乏,诸如学生求职信息画像、就职能力研判、就业定制服务等个性化应用不健全,就业数据信息未得到充分的价值应用[4]。高校就业手段和服务信息平台单一,多以面对面的宣讲会和微信转发招聘信息形式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未能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服务策略,不足以吸引学生。因此,亟需建设专业队伍管理就业云平台,有效整合大数据资源,提供精准服务。
(四)就业帮扶工作缺乏“精准”
实现“精准就业”其实质是实现“各尽所能”的就业,“精准”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就业需求都能被满足。现如今学生就业需求多元,职业期待因人因时因势而异,其中交织着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等[5],而且随着就业进程的推进,就业观念还常有变化,因此精准满足学生需求的难度可想而知。除此以外,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受疫情影响,中国也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政策调整,这些问题在后疫情时期更加凸显,给“精准就业”带来极大挑战。
三、当前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
虽然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服务质效不足、人员专业性差、管理粗放、平台建设缓慢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一)变被动为主动,变“统计”为“统筹”
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常停留于简单的统计层面,主要表现为信息采集、同步发布等被动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壁垒突破以及后疫情时代线上就业需求激增的双重背景下,就业指导工作更应该主动出击,统筹就业数据,增加就业画像分析、就业模型研判、精细化定制服务等深层次的应用,切实提升就业数据的信息价值,从而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业软件服务平台采用虚拟云技术,根据求职者个体意愿,自动匹配并实时推送就业及服务资讯,实现全程信息化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中心利用平台云端技术,向学生提供招聘直播和时效期内的录播,以便招聘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开展空中双选,充分发挥传统线下宣讲会无法比拟的信息化优势。
(二)全方位介入,全流程跟踪
改善甚至扭转“慢就业”现象,必须将全方位教育介入和全流程信息反馈手段运用到精准就业服务中来,以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高校精准就业指导应贯穿入学教育、专业技能储备、第二课堂成绩、就业服务和帮扶、就业满意度提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就业价值观引导、就业能力培育、就业信息匹配、就业质量跟进,并结合实际及时实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就业市场需求,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征、能力素质,建立“一生一档”,分层次提供全流程就业指导,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推动就业工作精准化发展。
(三)所有学生一个不漏,特殊群体重点关心
特殊群体精准就业帮扶必须前置,尽早甄别难就业的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帮扶措施。辅导员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家庭收入、学业成绩、就业观和就业行动等情况,精准掌握就业能力薄弱、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生、自主创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信息,分类别进行集体答疑或者一对一指导,常态化开展就业动态管理,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开展个性化帮扶,助力学生成功就业创业。心系离校未就业学生,追踪就业动态,持续提供就业资讯和能力培育,构建就业服务全员覆盖和全程指引新格局。
(四)对接大数据,活用云平台
对接大数据技术推进就业云平台建设,有利于预测受教育者就业信息、完善受教育者人才数据库、追踪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一是信息预判。实时跟踪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并结合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收集分析手段,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评估,及时研判潜在问题,预测学生就业竞争力,及时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二是信息推送。完善的人才数据库为企业与潜在人才提供云端操作、简历初筛等服务,再对接面试完成招聘闭环。该技术通过用户画像数字转化、数据的搜索匹配和记录存储,大大降低了招聘单位和择业学生的试错成本。三是信息反馈。利用云平台在线跟踪毕业生就业数据,实时掌握本校毕业生岗位匹配度和就业竞争力,基于此,与时俱进教育策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培育满足时代需求的新青年,提升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度。
(五)出于“模糊”,归于“精准”
随着1999年高考扩招,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化教育,转而成为大众化教育,而此时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从包分配转变成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起初,大学生还头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高校就业工作也相对简单,只需宏观上进行粗放漫灌即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在“模糊”阶段。如今,现代化社会分工更加明确,用人要求细化,竞争激烈,很多本科毕业生能力不足,甚至起薪比农民工低很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为了减少大学毕业生技术性失业问题,逐步将工作方式向精准滴灌转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精准化推进,“精准”主要表现在就业政策精准掌握、工作方向精准指引、数据平台精准对接、就业资讯精准推送、就业帮扶精准实施、职业指导精准开展等,引导学生既知晓“择己所长、择己所利”,也懂得“择世所需、为国所用”,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
四、新时期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实践途径
(一)信息精准匹配实现“赋岗”
信息精准要求整合线上线下招聘与求职的数据资源,构建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和用人单位需求模型,将学生的求职信息准确及时地匹配传送给用人单位。信息精准匹配实现“赋岗”的优化对策:一是辅导员及时查看学生的求职数据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匹配率,对于匹配程度较低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实习实践经历、职业品质等方面的失分项,结合线上线下数字化反馈结果,精准分析学生求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其加以职业选择的有效引导、求职岗位的视野拓宽教育、求职技能的提升训练,深度挖掘学生隐性的职业优势,从而实现信息精准匹配带来的“赋岗”质效。
(二)能力精准培育实现“赋能”
欲实现就业供需双方在目标岗位胜任要求和应聘者能力素质之间进行精准化匹配,必须建立常态化的雇主调查反馈机制,进行受教育者能力精准培育,实现人才培养共销。在就业服务实际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之间时常存在一定差距,当学生的就业期望高于自身能力水平时,就需要给学生赋能,使得人岗顺利匹配,完成就业指导的高质量闭环,最终实现就业供需双方互利共赢,真正做到精准就业。其一,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期间的综合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等软技能,以实现受教育者就业能力的飞跃。其二,高校就业指导应实时追踪学生个体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持续优化能力素质评价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赋能指标,保持目标岗位胜任要求和应聘者能力素质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精准服务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重视充分就业,更要重视高质量就业。大学生“慢就业”或者执着于考研“二战”“三战”,究其原因则是本科生就业质量不尽如人意。欲实现精准就业,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薪资待遇,实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制定高质量就业评定体系,动态调查研究毕业生从业现状和就业满意度,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充分就业考核并重。同时,顺应时代需求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在校生教育培养顶层设计,适时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毕业生人才素质有效提升,切实提高本校学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将就业择业观引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视野,接受基层锻炼、偏远地区服务、参军入伍等多元化职业选择,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实现经世济民的人生价值。二是引导高校毕业生规避就业“盲从”选择,积极参与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明确职业倾向和清晰的自我定位,提高就业满意度。三是培养高校毕业生关注自身成长和职业前景的良好心理,打破唯“薪资”、唯“铁饭碗”的世俗桎梏,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