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与时代价值

2022-02-04张继军曹雨露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民众

张继军 曹雨露

一、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环境考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面临复杂多元的治理环境,各种因素制约着社会治理的发展水平。为积极应对各种治理难题,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延安时期社会治理所处的环境,深度解析延安时期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进而为了解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实践和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贡献力量。

(一)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政治因素考量

第一,发展中国与中国道路的需要。延安时期我国处于外敌入侵和国内政局动荡,毛泽东刚恢复了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内状况得以初步稳定。具体来说,可以从社会主要矛盾和复杂政治环境两个方面去把握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政治环境。一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但同时还存在众多其他矛盾给中国共产党带来挑战。延安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更是纵横交错。不仅有中日间的民族矛盾,还有阶级矛盾、党的内部矛盾、陕甘宁边区中的复杂社会矛盾;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发展与社会落后的矛盾,陕甘宁边区普通民众与大量难民的矛盾,人治与法治的矛盾等。但是,中日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最主要、最尖锐、最关键的矛盾,这是中华民族各个力量必须要回应的主要矛盾。二是政治形势十分复杂、政治环境十分恶劣,需要构建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当时,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其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受到强力压制,面临生死存亡困局。同时,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水平,制度体系建设等还处于发展阶段,党内存在着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一些领导干部对革命还处在低潮这一客观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①

第二,回应延安时期人民群众的复杂政治心理状态需要。一是历史传统文化的惯性,严重压制了民众的主体性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也塑造了典型的封建社会人格,民众呈现出特有的“官民”关系,臣民思维一直在基础社会持续运转,民众属于被动的、保守的思想状态,从而禁锢了民众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行动。一旦面临困境,民众内心活动是向官府寻求“庇护”,而不是形成社会矛盾的自我调解和化解,这样造成了民众对官府的严重依赖心理,官府更是把控民众的基本社会行为规范。二是群体的消极被动心态,制约着民众主体力量的应用。延安时期,普通群众的日常温饱是很难解决的,当生存成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很难有更大的追求和倾诉,唯独希望生活能够好一点,粮食能够多一点。故此,当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情况下,民众的保守封闭思想加剧了个体的政治参与惰性,人们对政治参与漠不关心。这就特别需要有效发动新的力量,把民众的利益整合起来。

第三,回应延安时期干部作风现实困境的发展需要。一是由于客观因素,延安时期党员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我们党初到延安时,共产党员数量不多,为了破解党员数量不足的困难,亟须吸纳优秀人员进入到党内,不断扩大党的队伍建设,进而适应抗战的形势需要。为此,我们党明确发展党员的具体标准,严格选择党员和吸收党员。二是党员干部作风需要改善。党员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甚至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支持。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各阶层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发挥。党的作风由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来彰显,关系到民心的向背。也就是说,必须在发展党员队伍的同时,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水平,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行动方向,真正地依靠群众、联系群众,从而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延安时期党员干部素质有待提高。延安时期,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构成了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党员干部队伍文化水平低、综合能力弱的局面,适应延安时期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建设的总体局面,我们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打下扎实基础。但是,延安时期的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制约着社会治理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从数量上来看,干部作为宝贵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的关键问题,但是现实上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困难;二是从质量上来看,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党员干部初始文化水平较低,也就是出身贫困家庭,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文化学习,这就导致了一些党员干部并未接受较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不仅文化知识储备匮乏,理论素养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值得提出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理论体系需要得到不断完善,这是由于党员干部可能来自不同阶层的群体,面对延安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形态和战争局势,若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尤其是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理论体系的再教育。

(二)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经济因素考量

第一,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影响着地方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可耕种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气候变幻无常,加之外来人员涌入陕甘宁边区,普通民众更是缺少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普通民众期盼可以改变既有现状,更加希望美好的发展未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中民不聊生,经济环境恶劣,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人民群众生活穷困潦倒。与此同时,延安时期,尤其是陕甘宁边区党政军人员也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局面,而且抗战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军事资源等也十分匮乏,直接影响着取得全面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这就需要科学解决存在的现实基础问题,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和功能,不断提升夺得抗战胜利的更大信心。

第二,抗战财力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充足的财力支持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关乎处理事务的物质资源,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为此,要清晰财力状况,更要有较高的财力生产能力和掌控能力,以适应相对复杂情境之下的各种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甚至需要进行变革,迎难而上,开拓新局面。陕甘宁边区人口构成较为复杂,有超过200万人口民众,还有数万名党政军工作人员,为此,必须有力提升生产力水平,科学调整生产关系。然而,由于陕甘宁边区处于被封锁情况,不便与外界保持正常互动联系,加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闭塞,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也很难得到外部帮扶,多重因素制约着抗战财力的发展。换言之,陕甘宁边区面临严重的抗战财力局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抗日战争的进展。同时,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伪加强对敌后根据地的进攻,国民党也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干部和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第三,处于较重的税收负担状态。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税费占财税比例最高,从财政收入来源来看,政府的财税主要依靠农业税费,官府必须是靠着广大农民的税费,才能够得以运转。然而,从税费效益来看,传统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尚未开始,农业产出不高,此时的税收压榨了部分农业收入,当遇到天灾或者战争,农民群体便苦不堪言,加之各个势力团体对普通民众的剥夺,农民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维护既得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一些地方势力就会严厉惩罚民众,这也就加剧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农民群体必然有所反抗,所以说,谁抓住了土地,谁就抓住了农民群体。为此,发展农业经济、扩大农业生产,保障民众生存才是根本之道,唯有如此,才能为抗战胜利积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三)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文化因素考量

第一,落后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为封闭保守的民众意识,民众的社会意识较为落后。延安时期,民众大多呈现封闭保守的社会意识,小农意识比较强烈,常常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当面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时,民众很难形成集体行动,而是呈现零散化、原子化的状态,不利于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这是制约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成为获得民众认同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人的解放,才能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尤其陕甘宁边区封闭保守社会意识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因素:一是交通十分闭塞,此地处于黄土高原,人烟稀少,人群密度更小,进而使得交流十分不便。二是民众文化素质不高,法治意识不强,传统文化和传统管制影响更为深刻。同时,存在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弱化了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社会基础。进一步说,落后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大多民众缺少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民众对科学的认识不足,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更是有限。

第二,落后文化的制约性作用。众所周知,相对落后的文化水平不仅制约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活动制约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相关政策的理解,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的认同基础,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强化社会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也是根深蒂固的根本难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挑战,也对获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力量形成不利局面。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落后的思想文化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具体行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相关政策制度的有效普及和有效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存在着与丰富文化资源不对称的文化发展形态。一方面,延安自古都是君王公祭的圣地,这赋予了延安神圣的基因;另一方面,陕北地区历史悠久,尤其是延安,其民间文化资源相当丰厚。但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发展却十分落后,这与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极不对称。②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形态,需要花费更大的功夫和时间去改变既存社会状态,需要有效摒除落后的社会文化,形成新的社会文化规范,真正改变普通民众的社会行为,逐渐形成以新的文化为引领,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观念。

第三,窘困的社会教育形态。教育不仅能够向人们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改变人的面貌,能够唤醒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群体的行动能力。延安时期,社会教育状况较为窘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教育。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教育水平很低,文盲率很高,穷人更没有入学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落后的教育严重影响人们思想意识,也逐渐成为严重制约群众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民众深受教育落后之苦,深受教育“贫瘠”之痛。二是妇女教育。“母猪不敬神,婆姨不是人”“再孬的汉子走州县,再好的女子锅边转”便是当时妇女现状的写照。③妇女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不容忽视其主体作用;同时,妇女也是构成抗日战争力量的重要主体,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优势。但是,延安时期由于落后的社会意识,封建陋习较为盛行,整个社会氛围并不利于妇女群体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妇女群体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发展,也不利于抗日战争力量的积蓄,这就需要着重考量打破束缚妇女的种种限制。

第四,尚有留存的不良社会风气。由于我国经历封建社会时间很长,人们的封信思想较为浓厚,民众的科学素质水平较低,封建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这其中,也滋生了不良社会群体——巫婆、神汉。由于普通大众普遍缺少科学理性、科学知识,在乡间中有不少庙宇祠堂,这是民众经常前往的地方,也为众多巫婆神汉打开了市场。故此,向巫婆、神汉“求助”的民众颇多,他们自然获得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和市场空间,并活跃在乡村社会之中,而这种乱象更是加剧了民众的落后社会意识,使民众并不能吸收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反之,巫婆假以“神的名义”,通过所谓的“抓鬼”等带有神秘色彩的诡异方式,迷惑广大民众的思想,扰乱民众的科学认识,剥夺民众的大量钱财,恶化了民众的身体素质,使得本就困难的家庭和弱势群体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最后不仅普通民众的疾病没有得到科学治疗,还失去了家庭生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综合而言,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健康发展,更是进一步毒害了民众的身体健康。换言之,治病先“治人”,而思想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精神健康对身体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二、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丰富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阶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历史实践取得了辉煌成绩,维护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带领多方主体集体行动,为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积蓄了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统揽社会治理全局

坚持党的领导是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取得伟大成就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核心所在。列宁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巩固苏维埃政权看作是重要的任务,把保证共产党意志的统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统一领导权的先决条件。④同样,延安时期,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上都有效强化了党的坚强领导。同时,锤炼党的队伍,强化政治、思想、组织建设,切实保障社会治理的发展大局,有效促进社会治理的良性运转。为此,延安时期,我们党始终加强党的建设,即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⑤延安时期,我们党正是通过整风运动,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不断增强党的领导能力,提升党统揽全局的能力,为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发挥定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党以系列制度规范为具体导向,强化制度治党,把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治理提升到一定高度,以制度建设保障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广大民众利益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汲取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实践的内涵和精髓,有效利用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制度、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推进和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延安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为社会治理积蓄无穷力量,以多种方式激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延安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多方参与,尤其注重动员基层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考验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有效推动,同时调动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激发更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将多方主体的利益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强化多方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动能。延安时期最典型的就是群众运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优势,有效推进“二流子”改造、禁烟禁毒、卫生治理、社会教育、劳资关系协调,等等。同时,赋予少数民族相应的治理权力,吸收和发挥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化解各民族内部社会矛盾,集中最大共识和最大意愿开展抗战救国。

(三)筑牢治理制度,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普通大众对社会公正、社会公平有着根本性的需要,也只有社会公正才能使广大民众信服社会治理,这也正是社会公正公平价值的独特魅力。延安时期,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公正、社会公平为根据,高效筑牢社会治理制度,保障社会公正公平,科学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社会、文化等多元化手段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保障延安时期社会氛围风清气正,建立起一个民主、法治、和谐的政府,促成了社会公正制度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延安时期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的不断优化。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制度有着价值目标,那就是保障社会公平公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稳步推进治理过程,塑造了延安时期社会公平公正的态势,使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坚持依法治理,培育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

延安时期,在推进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尊崇法治意识培养,为此,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尊重客观事实,科学选择调查方法,积极推进立法建设科学化、系统化。具体来说,延安时期,党中央出台了具有宪法作用的《施政纲领》以及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这是一套硬法体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乡村治理成效,延安时期乡村治理中的村规民约、乡村公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约束作用和规范功能,发挥出乡村文化、乡村习俗、乡村习惯的不同功能,逐步形成一套软法体系。也就是说,为了达致良好的社会治理,需要软硬兼施,需要硬法治理与软法治理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有法治思维,更要树立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将社会治理法治理论变为社会治理法治行动。由此,弘扬法治精神、发扬法治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必须加强法治文化教育,定期举办相关公益法治讲座,通过法治教育提升公众法治观念,增强公众法治意识,有效扩大法治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二是要创新探索法治实践活动,以特色实践主题为载体,让普通大众参与法治活动,融入法治实践过程,比如制作法治教育情景剧,使法治文化烙印在人们的心底,使法律规范变为心理契约。唯有如此,弘扬法治精神,发扬法治文化才能在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

(五)注重组织参与,发挥民间团体治理功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发展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使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成为党和政府贯彻落实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⑥为了取得全面抗战胜利,《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纲领都指出,要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抗日战争,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抗战救国,实现了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为此,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各革命根据地落实各类组织发展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调节社会关系,净化社会环境,满足广大民众的公共诉求,回应抗日战争的客观需要。同样,也正是有了众多类型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切实参与抗日战争实际行动,组织劳动生产活动,推行乡村文化教育,依靠以众多社会成员形成的组织力量,我们党才能深入推进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并获得重大发展。延安时期,社会组织有效发挥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发挥组织的魅力和优势,以组织化形式回应社会治理难题,比如抗日战争性组织、经济实践性组织、文化促进性组织、协商互动性组织等。这些组织之所以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空间,之所以能够参与社会治理,之所以能够积极参与抗战救国,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正确性。

(六)发挥教育功能,增强治理功效

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成功秘诀,还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作用的实现。我们党采用多种形式推进社会教育的具体实践,提升广大民众的社会意识,唤醒民众对国家兴亡、社会发展、个人利益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意识,发挥文化教育的引领功能,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伟大目标和坚决信心。通过社会教育的引入,丰富和优化了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新创造、新实践和新方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效用。这被裴宜理概括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人心的“改造”,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社会治理的目标。⑦延安时期成功的社会教育,带来了社会治理实践的巨大变化,民众开展自主卫生管理,注重个人卫生防范,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强大了劳动生产力量,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可以说,有效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力量和人力支持。同样,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也唤醒了民众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综合参与能力及综合参与技能,优化了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主体构成。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时代价值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要汲取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实践的内涵和精髓,有效利用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制度、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推进和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起到核心领导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确保社会治理发展大局不会偏离,着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制度,正确把握社会治理政治方向,贯彻党的大政方针,各级党组织要有效带领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不断强化和全面加强党的坚强领导,科学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枢纽型组织,应当具备较强的统筹能力,积极发挥引领组织治理、协调组织建设、整合组织发展的功能。为此,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能力,强化理论学习,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要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地位,以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科学、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掌舵”“调头”功能,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检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从而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行动纲领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快速流动,广大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差异性越来越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具有自身的偏好,许多政府提供的大量服务并非基于公共需求,导致政府需求替代居民需求,普通群众的真实需求被“遮蔽”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行动纲领,首先就是要坚持居民需求导向,要让居众通过参与表达民意,并让民意进入政府公共决策的议程。同时,创新和发展社会治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功能,以人民利益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导向,坚定人民立场,充分考虑人民的意愿,以人民满意为最终考核目标。还要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贯彻“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优良传统,“身入心至”向人民群众学习,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发挥软法在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首先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做好社会需求调研,将各种矛盾化解在摇篮。在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治理格局下,法律规范是硬法,其规则是明确的,其惩处是强制性的。故此,需要坚持依法治理,树立法治思维,尊崇法律权威,更要知法、懂法、守法,用自身的行为去捍卫法律尊严,提升利益关系协调的法治化水平。而发挥软法在利益关系中的作用日渐重要,需要科学认知软法,更要有效发挥软法治理功能。软法侧重于社会公共性,关注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是基于协商交流、彼此认同、众意形成的共识。我们要突破法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还可以体现为社会共同体的共同规范,存在于社会共同体的规则之中。换言之,软法也是法,是法治体系的有机构成,它对普通大众的行为活动起到了一定约束功能和提醒功能,补充了硬法治理的缝隙。为此,需要有效落实软法,充分发挥软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强化广大民众的日常行为自律意识,使软法治理入脑入心,不断强化基层社会的法治化行为和法治化思维。

(四)注重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性建设

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受到相应约束。同样,制度是保障社会治理持续的保障,也是稳固推进社会治理的前提,有了社会治理制度的总体建设和宏观布局,也就可能有效规避人治的风险,从而摆脱人治的随意性、易变性带来的巨大危害,确保社会治理的稳定性、科学性,故此,推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性建设,单一制度的功能发挥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面对复杂性问题时,需要创设一套制度体系,才能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的整体发展,也只有设计好一系列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社会治理的最大成效和最大效益。同时,还要积极创设责任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问责机制,深化人民群众监督体系,强化人民群众监督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对履行责任不强、实施效果不佳的治理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治理水平

社会组织在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领域和范围日益广泛。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它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如专业化、自主化、灵活化优势,节约了大量社会成本,开展了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有效补充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缝隙。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活了社会建设的内在活力,迸发了社会发展的热情,不断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动态平衡发展。普通大众以组织化为具体行动路径,通过多类型、多种类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满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化解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也就是说,社会组织是民众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同时,普通大众参与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组织的成员,也使得公众的参与能力得到提升、参与技巧得到锻炼,唤醒了公众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责任。但是,这都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政策,明确社会组织的发展内容,在资金支持、技术培训、能力建设方面给予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同时,明确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科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以此增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打造“小政府、大社会”。

(六)优化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当前,社会利益格局得以调整,社会分工更为细致,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社会治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立足新时代,社会治理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落实于各项社会治理工作。社会治理需要走向专业化、科学化道路,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使社会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提供多类型、多样化的治理与服务。也就是说,社会治理并非单一治理机制的运行,而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的多元机制治理过程,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命运关系。与此同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谁也离不开谁,每个社会成员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内在属性决定了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协商共治,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共同治理,也就是协商机制、合作机制、共享机制。为此,创新社会治理要从单兵突围转向合作作战,从分散治理转向协作治理,使社会治理从局部推进向整体推进转变,从简单粗放向精准发力转变,不断优化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注释:

①王帅、朱小玲:《延安时期和谐政治生态的培育——以党群关系的建设为视角》,《党史文苑》2016年第12期。

②白雪:《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及当代价值》,《前沿》2015年第2期。

③魏彩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移风易俗运动的史实考察》,《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④张继军、张雅洁:《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西部学刊》2021年第19期。

⑤杨东广:《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河北日报》2018年2月23日。

⑥崔艳:《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⑦韩伟:《延安时期党的社会治理基本经验》,《光明日报》2016年6月27日。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走进延安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