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24个比利》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2022-02-04谢欣怡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2期
关键词:比利隐喻容器

熊 欣 谢欣怡

认知角度出发的隐喻研究大多基于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至于文学体裁,更多的是受到来自语言学和文学界的关注。例如,在语言学的范畴下,有研究者发现文学作品的简写本反映了不同隐喻的连续性特征①。而在文学研究领域下,兰立亮发现大江文学的隐喻思维明显受到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②。查阅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针对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认知隐喻研究,至今仍相对匮乏。虽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分析了隐喻在文学话语中的不同应用,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与分析阶段,忽略了语言认知角度的研究在文学隐喻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而语言认知又是概念隐喻理论的根本所在,因而对于文学作品背后的认知概念隐喻,亟需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作品简介

《24个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描述了一个犯下抢劫、绑架和强奸等重罪,最终却以“多重人格分裂”作为辩护理由得以免受法律严惩的22岁年轻男子比利·米利根。比利具有24种人格,而这些不同的人格交替出现在他的身体里,互相交流,互相控制,使得他常常表现出明显不同性格(傲慢、暴躁)、年龄(包括8岁小女孩)和智商(聪明、怯弱)的语言特征和行为,成为了一名具有严重人格分裂的患者。他似乎想通过这24个不同的人格来分担从小就遭受到的种种痛苦。比利会经常莫名地出现在某个地方,甚至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做过什么,这令他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恐怖。虽然比利的身体里“活”着24种人格,但他们的主体比利·米利根仍然渴望让世界了解他的精神疾病。

根据约翰逊和莱考夫的观点,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说服作用,包括语言、思想和行为。在文学作品中,如意识流小说、虚构或纪实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概念隐喻的使用。从上面的作品内容概述来看,《24个比利》其实更像是一部心理学小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行为表达。

二、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

美国学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颠覆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隐喻的狭隘认知,并引发了一场关于隐喻的认知革命。他们着眼于隐喻的认知功能,强调隐喻不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是一种认知工具和认知活动的思维方式③。它不仅停留在辞格方面,而且是人类思维特征,能够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助力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因而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他们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个事物来理解、感受、思考和表达当前的事物④。

其实,概念隐喻在语言描写中无处不在,它不再局限于修辞方法或语言现象范畴,更多的属于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理解、许多技巧的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基于熟悉、有形且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思索那些无形的、难以界定的概念。例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不但把金钱直接比作时间,而且还想用金钱来思考时间。也就是说,他们用“钱”这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来构想“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又如:

(1)他在浪费我的时间。

(2)您能给我几分钟思考一下吗?

(3)这个习惯可以有效节省您的时间。

(4)周末的时间你打算怎么消遣?

(5)我们需要规划自己的时间。

以上5个句子中的抽象概念“时间”常常被人们当作可以花费、计算、保存和计划的具象事物。这样的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贸易战”——用军事概念描述经济领域的活动、“月生鸡眼天气变”——用于描述天气的变化、“我的心都碎了”——用物体的状态来描述情感体验,等等。

莱考夫和约翰逊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为了帮助剖析隐喻意义的形成过程和模式,从而该理论将隐喻研究从语言变异转向为人类的认知,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世界。由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人们通常会将不太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更熟悉、更具体的概念上,以便理解前者的含义。这与修辞学上的隐喻概念不尽相同,概念隐喻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并非语言现象,而是思维特征;而隐喻概念是指在另一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以及讨论此类事物时所产生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

三、《24个比利》中的概念隐喻

《24个比利》中主人公比利·米利根由于在俄亥俄州犯下连环强奸罪而被警方拘捕。然而,因其身体里潜藏着24种不同的人格,他对自己所犯的罪行毫无记忆。唯有其中第24种人格“老师”,是最特别的。“老师”拥有比利的原始和完整的记忆,只有“老师”知道比利自出生以来的一切。医生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比利从小就受到继父的殴打、威胁和强奸,有着严重的精神疾患,以致后来逐渐分裂出他身体里的不同面相的24种人格。

虽然该小说在文本上整体呈现出语言简洁的特色,但其对比利·米利根的语言、情绪和行为的描述还是相当精彩。通过小说中简单的语句和描述,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与概念隐喻相结合的词语。基于认知语言学,我们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个角度,对小说中概念隐喻下的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概念隐喻在话语中的形成机制,更好地方便读者了解小说主人公比利·米利根的多重人格特征及其内心世界的变迁。概念隐喻认知功能下三种隐喻派生新义 (generative semantics)时,词义的变化往往与角色题元的变化相对应。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用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尽管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结构稳定,即各自的构成成分能够有规律地相对应。结构隐喻有助于人们用一个高度建构和简单描述的概念来阐释另一个概念,换句话说,结构隐喻通过使用熟悉和具体的结构来解释一个陌生和抽象的概念。譬如,对比利来说生活是痛苦的,他被自己的多重人格困住了,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他难以容忍自己的经历,却又不能随便结束自己悲惨的生活。当他第一次自杀未遂后,比利就受到了其他人格的庇护。因此,他强烈希望自己能从这些折磨中解脱出来,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杀。在小说中,有非常多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隐喻表达:

(1)他患有极严重的忘我症,自我意识的辨识能力非常差,已丧失距离判断力,而且也已经不太能分辨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差异……他会听见有人叫他做某些事情,当他不服从时,心中的那个人就会对他斥责怒吼,比利认为那是来自地狱的魔鬼折磨他的声音。

——显然,此时处于比利刚刚被唤醒的状态,由于丢失了8年的时间,他对自己做过的事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精神分裂症,内心正处于极度沮丧痛苦的状态。

(2)想到天堂和地狱,汤姆就感到十分困扰,他发现自己不断想到这个问题。心想,如果死后下地狱的话,不知有无方法可以逃出来。

——由于塞缪尔与亚瑟发生了争执引发对有无天堂的讨论,令汤姆很困扰,他恐惧自己因为其他人格所做的一系列犯罪最终进入地狱,内心永远受到折磨。

(3)她希望在他进入地狱之前,先受到足够的痛苦。

——此时出现的人格是艾浦芳,她十分厌恶比利的继父,一度想要致他于死地,但并不希望他顺利死去,而是对方要受到许多折磨之后再死去。

(4)请相信我,我的生活就像在地狱里一般。自此开始,我简直就像生活在炼狱中。

——这两句出自比利生父莫强尼的遗书,提到自己的生活如炼狱般,可见比利生父的痛苦与煎熬。比利的父亲在遗书中写下了他生前和比利的母亲桃乐丝之间的纠葛,也正是母亲糜烂的生活与不知悔改的个性,导致了比利的父亲生活的痛苦与不堪,最终不堪重负自杀身亡。

上述例子的映射过程可以总结为“源域→目标域”:自由的终点→死亡;痛苦的旅程→生活;折磨→痛苦的经历;逃离苦难→生命的终点。

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有三个阶段:诞生、在世与死亡。诞生是“抵达”的概念隐喻,在世则被概念化为从抵达开始的“旅程”,而死亡是这个旅程的“终点”。人们往往用“去世”“离世”来描述死亡。因此,当涉及到“生命”这个词时,我们很容易想到“生命是一个旅程”的隐喻,在世作为一个介于诞生和死亡之间的过程,它常常被概念化成一个“生命的苦旅”。

这里的概念隐喻揭示了比利对自己生命的态度。童年时被继父虐待的悲惨经历和记忆时刻折磨着他,他的身体又被24种人格轮番占领,他无法确定时间和空间,也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谁。不同个性的时刻呈现和不断变化,导致他最终的人格分裂,令他无法忍受。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诸多重罪,无意识地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们时,他渴望能通过死亡的方式得到解脱,但身体里的其他人格却阻止了他那样做,多种人格纠缠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使他没法从“生活”这一“痛苦的旅程”中得到精神的解脱。

(二)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里,参照上下、表里、先后、左右、深浅、中心—边沿等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参照方位隐喻概念,人类语言中的隐喻是有物理、文化等经验性基础的,对空间的理解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世界。受心理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也建立了意象图式的概念,但学者们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莱考夫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基于目标之间关系的认知结构,该结构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结构⑤。作为人类思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图式可以灵活应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体现。

1.上为快乐,下为悲伤

“上”“下”本来指的是垂直空间方向,但人们也常常用这一表达来诠释抽象的概念,如情感、偏向、社会地位,方位隐喻有助于对抽象事物的表达。例如:

(1)亚伦非常不高兴自己被称为比利,他怒气冲冲将画笔丢下,抬头望着墙上的钟

——此时的亚伦不满艺术医疗师钟士东对其身份的不认同,仍称其为比利,而不是独立的人格“亚伦”。

(2)比利往下看,感到有些窘迫。

——此时比利正在接受审讯,面对一系列的质问,他却因丢失了时间而一无所知,在他的记忆里根本不存在其他人格所做过的事情,因而内心感到痛苦悲伤,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是这样一位恶人。

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经常跳起来,保持嘴角向上的微笑;当一个人悲伤的时候,他经常表现为他的肩膀耷拉或眼睛向下看。因而,“上”和“下”的概念结构被映射为“上为快乐”和“下为悲伤”的心理状态。

在概念隐喻“上为快乐,下为悲伤”中,源域是方向性概念的“上”和“下”。因此,在例 (1)中,“下”反映了亚伦的恼怒,他属于比利身体中的24个人格之一,表明了他对医师不认同自己身份的愤怒。例(2)与映射的描述完全一致。当比利不高兴的时候,他就会往下看,所以“下”被映射为一种悲伤的心理状态。

2.上为健康和健壮,下为疾病和虚弱

“上”“下”概念基于一个平面作为参考,这个平面就属于事务发展的临界面,从而使得平面化的视角感知立体化。例如:

比利闭上双眼,感觉到一股奇怪的暖流从脚底一直向上,流向手臂、肩膀和头部,他还感觉到自己的震动与脉动……

——比利此时刚刚得知“老师”的存在,相对而言,老师这个人格非常完美,因而比利欣然接受了这个人格的存在,并且正在召集所有人格同时出现,完成融合以便让老师出现,从而帮助心理治疗和查明案件走向,所以他才会感觉出现自下而上的一股暖流。

一个人健康状况良好时,他经常保持抬头的姿势;而一个人健康状况不佳时,他可能总是向下看,不愿动。在概念隐喻“上是健康和硬朗,下是疾病和衰弱”中,源域是“向上”和“向下”,目标域则分别是“健康和硬朗”“疾病和衰弱”。

(三)本体隐喻

人类可以根据自身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体验来理解那些无形的、容易引起困惑的抽象事物,譬如感情、行为举止、观点,当这些抽象事物被看作是一种有形具体的实体时,人类对该事物的认识将更为深入。本体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多见,运用本体隐喻有助于我们看到更清晰的结构,如“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本体隐喻借助一个具体的对象来帮助人们理解一个抽象的事物。例如:“她的性格很脆弱”“我的脑子好像生锈了”“内卷现象使我感到压力倍增”,等等。可是,本体隐喻有众多分支。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分析《24个比利》中的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及其认知功能。容器隐喻是本体隐喻中最具代表性的隐喻之一,指将本不是容器形式的本体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能出,从而帮助读者来理解某些抽象概念⑥。

1.将具体空间作为容器

把地域场所看作容器,将是否处于某一场域作为是否存在这一容器内的判定标准。例如:

(1) 如果要他余生都在监狱或精神病院度过的话,那又将会如何?

——此刻小说故事发展已经接近尾声,比利正在焦灼地等待法院对自己的最终裁定,心里恐惧难安,期待能够获得胜诉,因为败诉的结果让其无法承受,不仅是财产方面的损失,高昂的医药费导致破产,而且还需承受心灵上的折磨,这种等待与不确定此时此刻,正折磨着比利。

(2)汤姆:“我告诉过你,这东西根本关不住我,任何监狱或者医院都无法关住我。”

——此时出现的是汤姆,其角色是一名精通逃脱术和电子技术的骗子。在此句中,汤姆不断反复强调监狱是关不住他的,以暗示自己的逃脱才能,表明对于法院关押他的这种手段倍感不屑。

(3)里根:“容我这么说吧!牢房里就由我来主控──决定由谁出现,谁下来──因为牢房是个危险的地方,由于我本身担任他们的守护者,因此有完全的权力和指挥权。”

——里根在24种人格家族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保镖型人格,他正向外界展示自己绝对的权力,即在危险时刻拥有指挥和主动保护他人的责任与权力。

上述例子中,“监狱”“精神病院”“医院”和“牢房”均为容器。从容器中出来,意味着一个人的状态将发生变化。有时,某些容器会限制一个人的活动,如“监狱”和“精神病院”,这两个容器被看作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多重人格患者比利不适合这些容器,或者说他将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和心理治疗而无法生存下去。因此,他的律师和医生想把他从这些容器中救出来。

2.将身体作为容器

将身体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当作容器,即在体内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属于容器内,否则就在容器外了。

(1)我的意思是,亚瑟称里根是“憎恨的管理者”。

——这句话出自辩护律师史凯瑞之口,当时他十分惊讶于里根这个人格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事实上,里根是一个可爱又有趣的人。这里从旁人的言语和心理活动表现出里根的人格特点是虽然充满仇恨,有暴力倾向,但是其体格健壮,有责任心,所以总是默默充当保护者的角色。

(2)汤姆以恶劣的态度望着他,“钓鱼?狗屎!我才不去钓鱼!”当汤姆走出房间时,遇到了桃乐丝,桃乐丝说他怎么可以出尔反尔呢?汤姆很惊讶地望着他们两人。“天哪!他每次钓鱼都不问问我的意见!”

——此时汤姆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因为他感觉戴摩根本不在意他的想法,因此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表明自己不想钓鱼,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其他人格,以便能够抓住话语权,迫使听者读取自己不想钓鱼的信息。

“管理者”和“房间”指的都是比利的身体,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身体里有一个房间可以容纳不同的人格。因此“管理者”和“房间”是容器隐喻。当从容器(管理者/房间)里出来时,某个角色就会出现;当从身体里出来时,才是真正的比利。然而,这23种人格并不愿意离开他的身体,以防比利伤害自己。

3.将时间作为容器

将时间视为有界限的容器,并把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和所做出的行为看作一个物体,当这个物体穿过这个容器时便与有边界的时空概念发生内在关联。

例: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谈论过去曾发生过的事,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两人都不知道亚瑟也躲在一旁听他们说话。

——此时是大卫和丹尼两种人格“出来”了,大卫通常会通过大喊大叫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发泄方式往往会使比利受到惩罚,导致其他人格也受到惩罚,作为管理者的亚瑟虽然勉力维持了优势地位,但同样会有不安的情绪,总认为自己受到周遭环境的威胁,因而称大卫为“惹人厌的家伙”,且不允许他出现。大卫此刻的偷偷出现引起了亚瑟的担心,所以亚瑟在一旁偷听他俩的谈话,以防大卫做出过激之举,影响到他的绝对地位并造成其他人格反抗自己的管理。

时间对人们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在小说中,当它被看作是一个容器时,它就变得非常具体,可以容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一切。因而,当时间被作为一个空间隐喻时,人们能够更轻易地理解时间这一概念。

四、结论

作为一部心理学纪实小说,《24个比利》充分印证了人们的语言来源于他们的认知。我们通过对小说中的隐喻现象分析,发现源于认知角度下的概念隐喻不但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通过解读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中的概念隐喻现象——基于人们的经验的概念隐喻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思维和概念化方式⑦,从而促使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理解更为通透。

注释:

①陈瑜敏、黄国文:《语法隐喻框架下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易读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

②兰立亮:《大江文学与隐喻思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③ G.Lakoff,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④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 G.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⑥范振强:《基于交际维度的刻意性隐喻理论:问题与展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2期。

⑦ 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比利隐喻容器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难以置信的事情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取米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