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深刻意蕴与时代镜鉴

2022-02-04庞跃辉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列宁马克思主义物质

庞跃辉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提要: 列宁深入把握时代变化发展的新态势,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方略、物质与意识内在关系、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能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精神和辩证科学方法的巨大力量,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往事已去而来者可鉴,因而正确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深刻意蕴,深入领悟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价值取向,自觉运用列宁辩证思想方法镜鉴时代变化发展大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紧密结合时代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切实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面对新的建设改革发展要求和任务,应当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因此,正确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深刻意蕴,主动运用列宁辩证思想方法镜鉴时代变化发展新趋势,深刻洞悉时代发展大格局,对于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在辩证认识物质意识内在关系中科学把握主体能动重要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亦称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在哲学思想史上,尽管不同哲学家持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哲学家们把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有基本一致的认识,黑格尔认为这个基本问题“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2],费尔巴哈也认为“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3],可见他们对于确定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具有一致性。但是,在回答这个基本问题即意识与物质或者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也就是说,世界的本原究竟是意识还是物质,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或精神、理念,在哲学基本问题上肯定物质第一性,因而否定了意识或精神、理念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与物质关系的重要思想,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等重要著述中进一步深刻分析和回答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并且科学把握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不仅在其认识论上充分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在方法论上充分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一)辩证而深刻地揭示了物质范畴属性与感知重要形式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其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的来源是物质而不是神或精神,西方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来源是细小的原子物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构成源自“金、木、水、火、土五种常见的实物”[4]8。恩格斯在19世纪后期总结人类关于物质认识的思想成果时深刻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5]500。恩格斯还认为,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的认识是具体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的个性问题,而哲学关于物质的认识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或共性问题[6]31。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本质属性的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138。列宁关于物质本质属性的这一经典定义,充分体现了对物质哲学概念根本属性的深刻辩证把握。一方面,列宁深刻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无论什么时态、什么形态的具体现象,只要是物质,就必然具有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在性,而且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才是世界的唯一本原。因此,既坚持了唯物主义不同于唯心主义在把握世界本原上的立场原则,又厘清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不同于“唯心主义二元论”把世界分为两个本原的界限。另一方面,列宁还进一步指出了物质尽管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地存在,然而物质又是能够被人们所感觉和反映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感觉可以对不同的物质时态、物质形态作出感知,而且随着人们对物质感知的演进和提升,人们对物质的感知形式也会是多种多样,既有其模仿式抑或模拟式的“复写”形式,也有其直观式抑或直觉式的“摄影”形式,并且还有其感悟式抑或抽象式的“反映”形式。可见,列宁辩证深刻认识物质范畴本质属性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对物质概念的丰厚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辩证概括,深刻揭示了物质形态及其结构所蕴含的物质最根本的重要属性,而且在对物质与意识内在关系也作出了科学的辩证把握,深刻揭示了人们的意识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多种感知形式的生动状态,从而在新的理论认识高度极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辩证思想。

(二)辩证而深刻地把握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性

在物质大千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的具体形态也是异态纷呈的。那么,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否存在规律性?如果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存在规律性,那么,其规律性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科学回答,不仅充分肯定了物质的运动变化存在其客观规律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物质运动变化规律性在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显著特征,正如恩格斯明确指出,物质的运动变化“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5]23。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刻辩证认识物质运动变化客观规律性的思想观点,在如下三个重要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把握客观规律性的深刻辩证认识观点:一是明确提出了把握规律范畴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认识,正如列宁深刻指出,规律就是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8]。二是将物质运动变化规律性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活动考察,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的不仅没有深入研究人们历史活动思想动机的原因,而且没有深入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客观规律性的两个重大缺陷的重要观点,正如列宁深刻指出,这些社会历史理论只是“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9]425。三是明确指出了深入研究社会形态变化发展规律的重要切入口,认为这一重要切入口就是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正如列宁指出,对社会形态的深入研究“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10]。可见,列宁深刻辩证认识物质运动变化规律性的思想方法,不仅更加深刻把握了规律范畴的内在本质,进一步抓住了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关系的规律性最为显著的特征,并且深刻指出了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全面而有重点的正确方法,既为人们不断深入探究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理念上的重要指向”,也为人们合理利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范式上的重要引导”。因此,在新的认识高度和学理深度,充分体现了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认识物质运动规律重要思想的新飞跃。

(三)辩证而深刻地认识了主体意识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主体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有创造的实践活动意识性。从根本上看,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活动,就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具有自发性的活动,更是具有目的性的有意识的活动;如果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的情形下,人的实践活动还能够彰显其自主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探索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意识具有的能动性作用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发挥,因为“人们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有类似的能动性发挥过程”[4]39。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在强调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还十分重视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共进,这种协调共进并不是削弱人的主体能动性,更不是在屈服自然、听天由命中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抹杀。因此,马克思主义也十分重视人对自己命运的能动掌握,并且认为正是在人对自己命运的能动掌握中创造历史,推动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11]302。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认识主体意识能动性的深刻思想,尤其是进一步深化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重要作用的思想认识。列宁认为,客观世界具有其自身的自在性,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的主体需要,而人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则驱动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世界,创造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成果,使人的需求愿望在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中成为现实,正如列宁深刻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7]138。不仅如此,列宁还针对主观唯心主义者阿芬那留斯的感觉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主体的感觉意识不是离开物质而存在的独立实体性的重要观点,正如列宁深刻指出,阿芬那留斯提到的“只有感觉才能被设想为存在着的东西”,实质上是宣称思想可以不要头脑而存在,这是“无头脑的哲学”[12]。此外,列宁还进一步从主体实践的认识视角,辩证深刻分析了主体意识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主体意识从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能动实践的“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7]135的重要观点。可见,列宁对于主体意识的能动性所提出的辩证深刻认识,不仅在哲学高度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还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引导实践创新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认识主体意识能动作用深刻思想的新境界。

二、在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无论何种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展开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是其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演进历史。然而,唯心主义者基于主观意识的绝对性支配,并不承认客观规律对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提出了规律只存在于“人的理性”,黑格尔提出了规律只存在于“精神理念”建构中的观点并认为显现规律的运动过程是主观思维过程而难以捉摸。马克思主义则认为,自然演化历史、社会发展历史皆有其运动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显现规律的运动过程并不是主观臆想的,因为人们对于世界的主动认识和积极改造的历史就是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进程。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认知客观规律对于事物运动发展重要影响的思想方法,不仅进一步辩证分析论述了人类社会运动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深刻指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必然会出现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进程,而且进一步辩证分析论述了人类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对于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重要影响,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运动在社会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运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思想。

(一)辩证而深刻地认识了世界历史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的内在关系

人类世界从史前史到现代史的进程充分表明,其运动变化经历了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才实现了自身的历史前行,世界历史始终是在运动变化的曲折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世界是一个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互动中曲折前进的“过程的集合体”[11]298。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是一个曲折前进过程的重要思想观点,进一步认为世界历史的曲折前进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是一个在持续运动中产生变化、在变化更新中形成发展动力、在增强发展动力中不断推动发展上升的演进过程。列宁深刻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的暂时性,因此,世界历史就是一个“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13]11。列宁还进一步强调,否定世界历史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世界历史就是一个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向前发展的演进过程的观点,“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7]263。列宁如此重要论断具有深刻鲜明的思想性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不仅更加深入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辩证统一的真理观,极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的精辟思想,对于人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抹杀世界历史过程性的荒谬论调而具有重要启示;而且更加深入阐明了认识世界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问题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审视世界历史进程的科学理性,对于人们深刻辨别“历史理想主义”构造世界历史图景的主观臆想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辩证而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实质与典型特征

在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线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在14世纪至16世纪开始经历萌芽阶段,西欧封建主义逐渐瓦解,向资本主义过渡。随后,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在17世纪至18世纪50年代经历了制度确立阶段,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工业革命有力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经历了资产阶级统治加强与扩张阶段。19世纪中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特征,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制度确立阶段、统治加强与扩张阶段所体现的资本原始积累、商品市场经济及生产力快速发展等重要特征,作了深入辩证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给人类社会带来战争频发、资源过度消耗、道德沦丧等灾难性冲击。列宁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历史演进阶段实质与重要特征的辩证思想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实质与典型特征。列宁深刻指出,从帝国主义阶段与以往资本主义阶段相比较来看,“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14]。列宁如此重要的论断,是对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本质特征的辩证精当概括,不仅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过程发展的垄断性,发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对于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敏锐发现了资本集中输出的市场经济效能,正如列宁强调指出,“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5];而且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国家都有瓜分世界的利益驱动,并且洞见到垄断资本形成同盟而瓜分世界的利益格局,正如列宁强调指出,“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16]。因此,列宁科学运用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透彻剖析了资本主义在垄断发展阶段的帝国主义本质属性和典型特征,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

(三)辩证而深刻地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重要思想方法

关于共产主义的分析研究,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一些论述中就提出了具有重要见解的观点,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只是从理想社会的视角探讨共产主义,没有认识到共产主义首先应当是革命的“现实的运动”,因而其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就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现实的运动”。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认识也与其他思想家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在有人就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提得不正确”,因为“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而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怎么做“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17]。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鲜明体现了他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重要思想。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辩证认识共产主义的重要思想,不仅进一步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正如列宁深刻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13]255-256;而且还进一步有力批驳了“左倾”思潮对共产主义的错误观点,正如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所指出,除了“右倾”思潮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敌人外,西欧各国的年轻共产党内所存在策略上冒进的“左倾”幼稚病,也会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认识问题上滋长错误倾向,因此,列宁强调指出对于”左倾“共产主义的冒进幼稚病“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去医治”[18]。此外,列宁在辩证分析国家消亡必然性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时也体现了他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深刻辩证认识。列宁认为,国家彻底消亡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密切相关,现在不应当提出国家消亡的具体日期抑或具体形式问题,“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13]267。列宁如此重要论断,既认为国家最终消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认为决不能随意设想国家最终消亡的具体时限和具体情形,富有精深的辩证思想意蕴,充分体现了辩证深刻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

三、在辩证认识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中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主观主义是脱离客观现实的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从主观意愿出发,忽视客观实际情况,因而使主观和客观相割离。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是不顾实际变化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而从权威、书本、教义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表现为本本主义和机械主义。马克思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强调主观和客观高度统一、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明确提出了清醒辨别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深刻辩证思想认识。

(一)辩证认识主观映象与反对否定客观真实的主观主义

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具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阿基米德支点”的重要作用。因为从根本上看,只有坚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才能深刻认识世界和能动改造世界,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问题,在思想上增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理性自觉,并把这一理性自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便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即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认识和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就是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深刻辩证认识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反对主观主义的重要观点。列宁认为,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突出体现,正如列宁十分明确地指出“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19],因而主观认识不能脱离客观现实而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列宁还进一步认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接近完全认识和把握客观总体世界的发展过程,正如列宁明确指出,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直接的总体”的完全认识,“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这一点”[7]137。因此,列宁认为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因为主观主义不承认“主观映象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只从主观意愿和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必然致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不仅如此,主观主义者还自诩是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全部掌控者,不承认对客观世界“直接的总体”的“永远地接近”,否定自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深刻程度上和精确程度上的有限性”,因而往往固执己见,必然陷入颐指气使、自我张狂的唯心主义泥潭。

(二)坚持理论实际结合与反对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

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现实总是在不断变化,时代也是在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后,就是根据实践发展与时代变化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反对僵化理论、固化认识的教条主义,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0]。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在运用理论时应当实事求是地考虑实际出发点,紧密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需要,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照搬现成的结论[21]135。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思想主旨。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演讲中就强调指出,必须坚决反对死记硬背的不良学风,积极提倡基于客观现实和运用知识以增进学习者思考力的良好学风。列宁还辩证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俄国当时的社会变化新状况,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加以丰富和发展,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新思想。列宁明确指出,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革命在所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不大,而可能性则是“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9]722,俄国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精辟论断的正确性。列宁还针对苏维埃政权曾经操之过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危害性。列宁认为,苏维埃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里用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按照战争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来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是脱离经济建设实际情况的错误做法,就是因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22]。可见,生搬硬套“战时体制”产生良好效果的“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把这种特殊时期政策不切实际地沿袭到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建设时期,严重脱离了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因而不可能产生促成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实际效果。如此严重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造成的消极影响,其教训尤其应当记取。

(三)深刻认识真理属性与坚持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总体上审视,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追求的真理就是为了不断获得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且运用其正确认识指导实践活动,以不断取得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成功。因此,从根本上讲,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才具有其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不能把客观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完全与真理的思想性画等号,也不能否认真理的思想内容具有的客观性。因此,既要扬弃机械唯物主义把真理思想内容完全等同于客观实在的片面认识,也要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6]74。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深刻辩证认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观点。列宁认为,人们把握、反映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只能是一种具体的真理,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真理,正如列宁深刻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23]。列宁认为,对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检验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只能是实践活动,因而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检验评价标准是实践,正如列宁深刻指出,人的全部实践是产生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根基,因而“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7]314。列宁还进一步认为,真理如果超出其适应的实际范围,用到与客观实际相违背的境地,就会变成谬误,正如列宁深刻指出,倘若把真理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随意夸大真理的作用范围,不但会使真理失去应有的重要作用,“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24]。从列宁深刻辩证认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观点可以看出,无论何种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以坚持和发展真理既要坚持真理的客观一元性,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多元性观点,又要反对“有用就是真理”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片面真理观。还应当深刻认识到,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可能相互转化,真理超越了适用的范围、跨出了特定的界限就会变成谬误,而失败时常又是走向成功的借鉴和先导,这就是正确认识真理与谬误、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而应当积极弘扬的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精神。

四、领悟和运用列宁辩证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时代镜鉴价值

列宁秉持唯物辩证思想原则,科学运用唯物辩证认识理论,形成了具有深刻意蕴的辩证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理论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通过对列宁辩证思想方法深刻意蕴重要向度的分析论述,不仅使我们较为清晰看到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发展理路,较为深刻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主旨精神,而且使我们较为深入认知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实践范式,较为明确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行动价值。因此,在对列宁辩证思想方法深刻意蕴向度的分析论述基础上,我们不仅要科学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精辟要义,而且要深入领悟列宁辩证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时代镜鉴价值,进而深刻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具有的重要实践指向性,以进一步增强主动学习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的理性自觉和时代感悟,强化适应时代发展、助推时代发展的认识范式和实践范式。

(一)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

在世界政治强权化、经济单边化、文化渗透化、科技高新化等矛盾冲突和利益纷争的新形势下,21世纪的当代世界呈现出变化之突兀、变化之重大、变化之深刻的复杂性格局,彰显出前所未有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态。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深入领悟和主动运用列宁关于辩证深刻认识世界历史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对立统一关系的重要思想方法,深刻总结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理性辨析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化发展的现实结构状态,科学把握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化发展的运动规律。我们要清晰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突显的世界政治局势冲突多变和政治利益争夺尤盛,世界经济态势跌宕起伏和制约因素复杂,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效益难以预料,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既自成一体、互为禁忌,又多元交织、相互借鉴,一些国家使用高科技手段所产生的双刃效应日趋明显,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将更加剧烈、斗争将更加尖锐。同时,我们也要深入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并没有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趋势,更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内在定势,因而世界历史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的对立统一仍将是时代变化发展的逻辑进路。所以,深入领悟和主动运用列宁辩证深刻认识世界历史发展曲折性与前进性对立统一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利于我们深刻辩证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坚定发展信心和汇聚发展动能,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发展新阶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辩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就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多维度、多方式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推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哲学家弗里德曼从认知人类文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视角,深入分析了“世界图像的简单化和统一化”的系统结构状态,提出了应当强化“对世界的总体理解”的重要观点[25]。世界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其论著《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中,也从全球史观的视域分析了人类文明彰显的世界历史交融内在逻辑。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就曾非常重视人类文明展现的多样性和互动性的交融特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由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不断改进,历史文化交流和借鉴的障碍不断消除,因而“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6]。列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认识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刻指出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包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具有先进性的现成机构、科技教育文化具有先进性的管理方式和具有先进性的文明建设材料等,以便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正如列宁强调指出,“资本主义把文化只给予少数人。而我们必须用这个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别的材料。我们要立刻用资本主义昨天留下来可供我们今天用的那些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27]。列宁在上述重要论断中说的利用资本主义“遗留材料”或“遗留文化”,当然不是指资本主义带有腐朽性的思想文化,而是指对推动生产发展的有益文明成果,并且还强调指出了“资本主义把文化只给予少数人”的严重社会性弊病,其政治立场十分鲜明。毋庸置疑,列宁辩证深刻认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现代科教水平不高的欠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三)辩证利用经济有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系统中,有诸多要素及其关系对这一系统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经济运行机制及其实现效能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就将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经济运行机制及其效能的分析,着重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视域展开,提出了深刻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及其实现效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方法,对商品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国家垄断经济运行机制以及产品部类生产机制、通货膨胀制约机制、对外贸易扩张机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深刻辩证的思想认识。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一些重要观点,如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等运行机制就有深刻辩证的分析,并且还针对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有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重要构想。列宁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辩证认识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思想,针对当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管理中采取的较为先进的“泰罗制”,列宁认为泰罗制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有体现资本拥有者对雇佣工人实施剥削的一面,然而也应当看到另一方面,即泰罗制生产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是有利于提高生产者劳动效率的先进有效管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借鉴和利用,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管理运行的一种重要组织方法。对此,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在全国实行泰罗制和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科学方法,把这种制度同缩短劳动时间结合起来,同利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劳动组织方法结合起来”[28]。针对如何增强经济贸易运行机制活力的问题,列宁认为应当积极借鉴和利用“贸易自由”的有效运行机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29];针对如何积极借鉴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中的一些经济运行机制的问题,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利用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有意识准许而又加以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21]150,因此,可以把国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新经济政策之中,转变为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可见,列宁对利用经济运行有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刻辩证认识,既指出了泰罗制、贸易自由、国家资本主义等运行机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的区别,又指出了社会主义利用其有效机制具有的合理性,并提出了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而加以利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深刻认识和利用经济有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四)有力统筹推进民主与巩固政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

推进民主与巩固政权既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因此,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推进民主与巩固政权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法兰西内战》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不仅十分强调加强国家政权对保障公民权益的必要性,而且高度重视促进社会民主建设对体现公民权益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深刻指出,在反对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对于人民的自由解放尽管具有其历史进步性,但是由于资产阶级代表的是资本剥削集团的根本利益,因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民主自由解放。只有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工人革命取得胜利,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自由解放,因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0],“人民收回国家权力”和“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31],把彰显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建立起来,所以,从国家制度层面高度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社会民主建设既与人民的自由解放密切联系,又与国家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相关。列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民主建设的重要思想,还进一步提出了深刻辩证认识推进民主与巩固政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列宁认为,“群众大会是发扬民主的好办法”[32],并且明确指出“要有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反复不倦地铲除官僚主义的莠草”[33]175。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彻底铲除封建残余,废除等级制度,并实行国家与教会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宣布男女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废除宗教特权和民族压迫。列宁还针对反社会主义势力从内外进行活动试图推翻苏维埃政权,强调指出应当强化打击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力量,因而“必须有专政”[33]185。对此,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和人民委员会的各级人民政权机关。随着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和发展,加强政权的方式就逐步朝着群众运动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可见,列宁不仅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主动推进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而且非常重视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国家政权和充分发挥国家政权效能,其辩证认识推进民主与巩固政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充分体现了加强民主建设与政权建设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主旨精神,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极大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思想,对于积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发展和政权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结 论

通过以上维度和层面的分析论述,得出如下重要结论:其一,列宁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方法,不仅在新的认知高度上深入把握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指出了人类社会运动在演进历程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在新的时代高度上深入分析了不同社会形态在演进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同阶段及其社会矛盾,深刻揭示了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矛盾运动及其本质特征,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社会发展必然性和阶段性具有重要的时代镜鉴价值,因而深入领悟和科学运用列宁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方法,是我们遵循“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34]根本要求的重要体现。其二,列宁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思想方法,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应当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包括吸收资本主义具有先进性的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并切实提出了确定什么样的原则、选择什么样的步骤、建构什么样的模式的发展方略,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借鉴世界先进经济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其三,列宁辩证认识意识与物质内在关系的思想方法,不仅对物质范畴的丰厚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辩证概括,深刻揭示了物质形态和结构所蕴含的物质最根本的属性,而且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主体意识重要作用的能动性也作出了科学的辩证把握,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物质和意识的本质特征、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具有重要启迪。其四,列宁辩证认识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思想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提出了坚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重要指向,而且深刻把握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提出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应有的正确态度,对于我们始终保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深刻启示。因此,深入领悟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深刻意蕴,科学把握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时代镜鉴价值,积极弘扬列宁辩证思想方法的主旨精神,用辩证思维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新的认识高度深入辨析时代发展的大格局和新态势,既是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守正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守正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猜你喜欢

列宁马克思主义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