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论指事:汉字图象的形上之维》一文的审查报告

2022-02-0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江海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指事文字学象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尚 杰

这是一篇很有创见的汉字文字学论文,与文字学的实证性传统不同,该文是一篇关于汉字哲学的论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具有很好的汉字文字学功底,而且对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也有很好的理解。这使得该文不同于国内类似文章只是就汉语本身讨论汉语,而是始终以语言中的哲学问题作为参照系,思考汉字传统中的“六书”问题,提出了很有创新性的见解。

该文最核心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汉字造字方法中,“指事”的作用优于“象形”,这是很有见地的。“指事”之根本,在于元图象可以自指自身,具有康德的“范畴”与经验对象之意味,而单纯的象形,则局限在经验对象。与此同时,指事与象形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了汉字图象。这样,汉字构造的理据性就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作者令人信服地分析了“指事”这一汉字中最抽象的造字功能,并且类比了现代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著作中的词语能指与所指概念,指出中西方语言在此问题上的相似性。其中的关键在于“指”是抽象的,指向事物的抽象属性。这属性往往并不具有形象特征,这就是“指事”的理性构造功能。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抽象的指事所具有的象事、式象、处事、位—势,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作者表明了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并非毫无对比的可能性。汉字的机理表明,它并非一种落后的文字,甚至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不局限于拼音而是将造字的学理与直观的感性形态天然合一,而造字方法的不拘一格,反而有助于培养起复杂的心智想象力。作者指出,“指事”在六书中的首要地位,突出了汉字的形而上学特征,这种特征不完全与拼音文字等同,因为指事+象形的汉字虽然在表音功能上不如拼音文字,但在表意作用上,是拼音文字远远不及的,这使汉字天然具有实用交流与审美趣味的双重功能。汉字的所指绝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形态的,处于感官与思维之间,既是模型,又是象形,可见又不可见,超越经验的经验,具体的虚无,它们组成了汉字图象。

希望作者继续思考的问题:就是对于该文中多次提到的“元图象”和“指事”字的自指,应该进一步的界定。元图象是否是这样一种图象,即它只像它自己,而不像自身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但这样一来,如何与拼音文字中的纯粹拼音区别开来?如何表达元图象中的“指事”仍旧是“事”,即使是抽象的事,也涉及世事,并非纯粹指向自身。这种质疑,也同样适合于“指事”字的自指现象。

还有就是,在拿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家的术语比照汉语的时候,无论是汉字的造字方法,还是汉字本身的思考方式,尽管中西所用的词语可能相似,例如都使用了“图型”“式”,但是,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是两个迥然有别的语言文字平台,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是自动滋生在两个不同平台之上的,这与智力本身无关,而只是与思维与想象力的习惯有关。那么,在我们做对比的时候,就不仅要看到彼此的相似之处,还要指出中西方往往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着类似的词语,要注意这其中的差异性,才能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猜你喜欢

指事文字学象形
《说文解字》“象形”辨
画说汉字——百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象形数字
《说文解字》部首文字学原则解析
文字学与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文字学”术语的早期使用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