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与丰富内涵
2022-02-03蔡礼强
蔡礼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2488)
提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取得重要成就的宝贵经验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能够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依靠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正确领导的成功秘诀和传家法宝,从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演变历程来看,群众路线经历了从群众化工作方法到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再到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历程。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的内在有机统一,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为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作风三个递进的环节,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次的丰富内涵。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作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领导方法,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态度并运用正确的方法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正确运用该方法就会展示正确的作风。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群众路线,既要把握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本质属性,也要了解其三个层次的多重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坚持党的领导等十个方面的宝贵经验[1]。中国共产党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确立群众路线以来,群众路线成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始终采取的领导方法,也是各个历史时期都要遵守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群众路线在新时代被要求“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2]。要认识群众路线为什么是党实现正确领导所必须采用的领导方法,为什么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如此重要,为什么能成为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需要回顾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实践中的演变历程,并深入了解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以及所具有的多层次丰富内涵。
一、群众路线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群众路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聚焦于群众路线的价值和重要性、不同特点、本质属性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
(一)群众路线的价值和重要性
群众路线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标志,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之道”和“制胜法宝”[3]。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具独创性的、最伟大而富有永恒意义的成果,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胜败兴衰的全部秘密[4]。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发展史[5]。群众路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重要方法保障,群众路线使党的领导和人民创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正向的历史合力[6]。从治国理政视角来看群众路线具有政治伦理、社会认识论和民主政治制度三个不同维度,群众路线已经升华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灵魂和重要法宝[7]。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被视为党的重要法宝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8]。群众路线不仅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核心要素之一,还应被视作“中国特色”中的基底[9]。群众路线可以有效避免党与群众之间的疏离,采取群众路线就葆有了政治上的活力和应对挑战的超凡魅力[10]。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既能不断优化其领导体系,同时又能在道义上和政治上获得社会最大支持的战略路径,决定着党领导能力的强弱及其所领导事业的成败[11]。虽然群众路线的价值和重要性有广泛的共识,但也有观点认为政党国家化意味着群众路线时代的终结[12]。
(二)群众路线研究的多个不同维度
除了对群众路线价值和重要性的共同认知和广泛共识之外,还有大量不同维度和不同视角下的群众路线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面的特点,代表性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维度。
维度之一是从领导方法视角研究群众路线。这个维度的研究认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依靠群众支援时产生的一种领导方法,是通过党群关系的正确处理来实现对群众正确领导的领导模式[13]。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领导方法,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的领导方法[1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领导方法,也是党的科学领导方法中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领导方法[15]。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解决党的政治和组织能力难题,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6]。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和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上的一个伟大创造[17]。上述研究虽然对群众路线是基本领导方法还是根本领导方法有分歧,但都一致认为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
维度之二是从党的领导以及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正确分析和回答了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问题[18],实现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和制衡[19],科学地解决了党的领导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20]。群众路线实质内涵是将党的领导建立在群众支持的基础上,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也是党的领导的有效性和正当性的保障机制[21]。
维度之三是从价值观、方法论和认识论角度研究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独创性重大成果,态度和工作方法相互联结构成了群众路线的完整形态[22]。群众路线是历史观、价值观与认识论的统一,也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23]。群众路线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同时具有价值论意义、功能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24]。
维度之四是从群众路线内含的主客体以及实施对象的视角来研究。群众路线隐匿的主客体结构要求群众路线的实施者不是群众本身,而是从群众中走出来代表群众利益的党员群体[25]。群众路线主要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只有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才需要走群众路线[26]。
维度之五是从群众路线本质属性和首要特点的视角研究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调动群众积极性和赢得支持的一大法宝,本质上是一种领导方法,而不是一种权利、法律和制度保障的民主形式,群众路线帮助干部提高了领导艺术,但其领导方法效果受到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意愿和能力的限制[27]。群众路线本质上是一种领导方法,是通过处理干群关系以实现政党领导的模式[28]。群众路线首先是党的一个领导方法,应结合党的领导方法和宗旨两个层面来理解群众路线的涵义[29]。
维度之六是从领导效果及其作用的视角研究群众路线。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因为领导者和追随者相互作用的领导过程,能对领导结果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种领导体制。需要从领导体制和领导学说的高度,才能深刻认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所发挥的作用,“中国共产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领导学说,中国的党的精英凭借着这一学说统治了中国”[30]。
(三)群众路线的多样化特点及其本质属性
上面六个代表性的研究维度一方面呈现出群众路线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侧面,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群众路线具有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群众路线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涉及世界观、认识论和工作方法论,不仅是领导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且还涉及人民群众地位、党的性质、党和群众关系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31]。
群众路线多样化的综合体特点要求既要秉持开阔视野和多元视角,从多维度多方面对群众路线进行研究;同时需要把握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和具体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真实面目。在现有多个维度的研究中,已经有观点认为群众路线本质上是领导方法,也有观点认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与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作风、领导体制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群众路线是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问题,也是作风建设问题[32]。
群众路线多个维度研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是否与领导方法有关系,领导方法是否为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这些关涉群众路线研究的重大和基本问题,需要在回顾群众路线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和明确阐释。
二、群众路线从方法到理论的演变历程
(一)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的形成历程
群众路线从红军时期孕育产生,最初是以工作方法角色出现,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主要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已基本形成。
毛泽东自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之后就开始重视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力量,告诫革命者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33]72-87。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反对一味盲目执行上级观念和策略的态度,认为不根据实际情况的形式主义,会导致党的策略路线不能深入群众[33]110。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毛泽东提出要采用工人农民喜欢接受的群众化的方式,不应该采用没有人喜欢的官僚主义方式,提出“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33]124。群众化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与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相对立的领导方式,群众化的领导方式才是正确的有效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1934年发表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形成的一个里程碑。毛泽东提出要关心群众方方面面的实际生活问题,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要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努力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真心为群众自然就会赢得群众的支持,而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才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不但提出群众支持的极端重要性,还强调了工作方法在完成任务中的极端重要性,领导者既要提出工作任务,还必须解决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使用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把完成任务比喻为过河,把工作方法比喻为用于过河的桥或船,让人印象深刻地知道了对于完成任务来说工作方法是多么重要。“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33]139毛泽东指出领导提出工作任务时要注意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法,要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即与官僚主义相对立的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与命令主义相对立的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以毛泽东的这篇重要文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已经基本确立了如何建立与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群众化的领导方法去完成工作任务。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以中央决定的方式发布,成为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成熟的标志。《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把群众路线确立为全党开展一切工作都必须采用的基本领导方法,并从哲学高度对作为领导方法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系统全面和最为经典的概括阐述。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就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34]897领导如果不与群众相结合,不能从群众实践经验和意见中汲取智慧,就无法得出正确的领导意见,不能得出正确的领导意见,自然就无法实施正确的领导。即使得出正确的领导意见,如果不与群众相结合,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无法有效地实施。由此来看,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需要在整个领导过程中和一切实际工作中实施的正确领导的方法,“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4]899。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在以群众为第一位认识主体的基础上,强调发挥群众主体与领导主体的双重认识主体作用,领导者要把群众分散不系统的意见转化为集中系统的意见,这个过程是领导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领导意见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基于群众分散不系统意见所形成的正确领导意见,还需要到群众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丰富和完善。这种无限循环的过程,就是党所采取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从一般性工作方法到上升为哲学高度的领导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被确立为全党开展一切工作都要采取的基本领导方法的重要定位,可以明确地判断领导方法是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点。要对群众路线实质和内容进行深层把握,必须把群众路线主要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方法论来看[35]。也就是说,对群众路线的研究,不能撇开或者脱离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本质属性。如果脱离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本质属性,将难以从深层次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内在实质和重要价值。在把握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也需要进一步认识群众路线所具有的多个层次的丰富内涵。
(二)群众路线从领导方法上升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党的七大之前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以及七大通过的党章,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释和全面论述。经过这一时期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作为领导方法的群众路线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内涵更加丰富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党的七大召开之前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反复强调党与群众的关系以及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来告诫全党联系群众和适应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联系群众并和当时当地的群众相适合,才会有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而只要脱离群众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34]1095。要求共产党人以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为镜鉴,必须热爱群众、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呼声,适合群众的要求和觉悟。
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础,指出群众路线对于党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36]342。这是党内第一次把群众路线放到党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的高度来定位,要求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都必须通过群众路线与群众密切地结合。
党的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在总纲和条文中都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七大党章是建党以来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还专门规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员的义务,党员要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需要和意见,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从党的七大前后关于群众路线的相关论述来看,这时的群众路线已经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也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包括到群众中去执行的政策要符合群众的需要和自觉自愿原则等要求。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以及党章对群众路线的阐述,表明群众路线已经从领导方法上升为群众路线理论,并成为全党在所有工作中都必须遵守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理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强调和规范化的表述。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讲的,强调党员要为人民服务,并要具有同群众共甘苦的作风;另一方面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上讲的,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再次明确群众路线包括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两部分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精辟概括,并给予群众路线以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的崇高定位。党的十三大党章又依据在党的政策执行中要依靠群众的自觉与自动的观点,补充一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沿用至今的关于群众路线的完整规范表述。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群众路线不但依然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还成为新时期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被提升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最大危险的高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37]。
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8]。坚持群众路线成为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成为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三、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内在统一和丰富内涵
(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在有机统一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群众观点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形式,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群众观点对于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来说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群众观点就不会有群众路线。“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36]35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进行中国化的一个伟大创造,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内在地就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把人民群众看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领导者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领导意见,要正确地实施领导意见,都必须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领导方法。
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领导观,而自古至今绝大多数的领导观是站在领导者的视角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立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颠倒了传统的领导关系,把被领导的群众看做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前进的力量,把被领导者的群众作为领导者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而不是被领导者为领导者服务,把被领导的群众及其利益作为领导者观察、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领导者的利益。被领导的人民群众从一般领导关系中的被动客体,成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中的价值主体和认识主体,在领导和群众关系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领导者作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实施主体,与人民群众形成双主体的相互关系[39]。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产生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过程,或者说完全与认识论相一致。毛泽东在对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经典论述中,就认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过程。“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34]899毛泽东赋予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涵义,从认识哲学高度阐释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内在地符合认识论,能够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正是因为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完全一致,能够帮助领导者得出正确的领导意见,并能建立与被领导的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从而实施正确的领导,因此被确立为全党一切工作必须采用的基本领导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领导者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正确的领导意见要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和领导意见的实施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领导者认识是否正确、改造是否有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表明领导者要依靠被领导者群众的实践来认识世界,又必须依靠群众的实践来改造世界。党作为领导者提出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是来自群众的实践,并依靠群众的实践来实施并检验是否正确。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认识,党作为领导者只有从群众中来才能获得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也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引导和帮助群众进行正确的实践,实施正确的领导。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为领导者指出了如何才能完成“过河的任务”,也就是如何实现正确领导的方法。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包括领导者得出正确领导意见的方法和实施正确领导意见的方法。一方面,领导者要实现正确的领导首先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见。领导者只有从群众中来,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真实的和正确的领导意见。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群众的实践出发,正确的领导意见只能来自群众真实的实践。另一方面,领导者的正确领导意见要产生实际的意义,必须通过群众的实践,并在群众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融为一体,把两者融为一体的连接点就是领导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40]。党的领导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是实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过程,也是获得正确认识和寻求客观规律的过程。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正确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领导者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得到正确认识,并据此得出正确的领导意见。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不是一个普通的领导方法,而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又上升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并与两者融为一体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从世界观的高度把被领导者的群众看作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从认识论的高度把领导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使群众路线公式“群众—领导—群众”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公式“实践—认识—实践”,在领导过程的无限循环中统一起来,使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与对实践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内在的有机统一。群众路线的世界观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目标一致、价值一致,认识论又使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在实施过程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
综上而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不是一个普通的领导方法,而是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为一体的领导方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同领导路线、工作路线的一致性”[41]。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实施过程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一致,又内在地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宝贵而又独特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实施情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多层内涵
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是领导方法,作为领导方法的群众路线融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一体,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为三个不同的递进环节。
1.要有正确的态度才会采取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基于群众观点才得以产生的,本身就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这就意味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首先要有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群众观点,脱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是不会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是不会采用也采用不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
有了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真诚谦卑地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公仆,把人民群众当老师、把自己当学生,把人民群众当英雄、把自己当普通一员,才能真正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群众路线关注重点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能是个人利益,“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42]522。在正确态度的指引下,通过走群众路线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2.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正确实施
正确实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包括建立正确关系的方法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要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关系,要高度尊重被领导者的人民群众。如果能切实体现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实现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然就会建立正确的关系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要求领导者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领导方法实施过程既是领导与群众要始终紧密结合和“群众—领导—群众”无限循环的过程,也是领导获得正确认识和“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的认识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结合使领导者不但能够得到正确的领导意见,也能够始终与被领导者的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
3.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会形成正确的工作作风
有了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并正确实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就会与人民群众建立紧密的血肉联系,并自然产生正确的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工作作风是由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催生的,“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34]1093-1094。之所以直到延安时期才得以系统形成并明确概括为三大优良作风,就是因为延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全党一切工作中都采取了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也就是说,只有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才能产生的正确的作风,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就不会有正确的作风。
概括而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就是采取正确态度、正确方法以及展示正确作风的领导方法,并因此而上升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36]348党所领导的一切工作,包括党内工作在内,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持有正确的态度、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展现正确的作风。
四、结论与思考
(一)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是领导方法
从群众路线发展历程来看,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在红军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相对立的群众化的工作方法;二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升到哲学高度并成为党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采取的基本领导方法;三是在党的七大前后,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内涵更加丰富并完善发展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是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不断成熟完善以及内涵逐步丰富的过程。
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研究,一定要认识到方法论属性是群众路线的根本属性,群众路线本质上是领导方法,而且是党开展一切工作都必须采取的基本领导方法。同时也必须进一步明确,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不同于其他任何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必须以党的群众观点为基础和前提,没有群众观点和不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不可能采取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具有群众观点,正确采取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就会展现出优良的工作作风。
(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丰富内涵
群众路线不仅仅只是领导方法,而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内在融合与有机统一,是从具体方法上升到哲学高度并包含诸多因素和多项内容的丰富综合体。群众路线在实施中的三个递进环节,也使群众路线呈现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次范围的理解。
单纯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角度讲,群众路线主要是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这是对群众路线微观或者狭义上的理解。认为群众路线以群众观点为前提和基础,本身就内在包括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两方面的内容,这是群众路线规范性的一般表述,也是对群众路线中观层面的理解。而范围最广的宏观层面上的理解,则认为群众路线不但包含群众观点、领导方法,还包括所展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党在七大前后基于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所形成的群众路线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群众路线宏观范围层面上的理解。
群众路线所具有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范围层次的理解,实际上对应了群众路线包括的三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一是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观点是其内在的基本观点,没有群众观点就没有群众路线;二是群众路线采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要求领导要与群众紧密结合;三是正确实施群众路线时会体现出以外在态度和行为所代表的工作作风。这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充分说明,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立基于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性质宗旨得以形成的,抛弃群众观点和党的性质宗旨就不会实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只要正确实施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就会产生正确的工作作风。不论是对群众路线进行微观、中观还是宏观层面的理解,都不能脱离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的本质属性,不从领导方法来分析群众路线,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群众路线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
(三)群众路线是具有独特优势并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之所以能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是因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超越了一般领导方法的技术或者方法层面,不是单纯的“领导之技”。而是有机融合了世界观和认识论,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已经上升为“领导之道”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作为一个上升到哲学高度并包含诸多因素和多项丰富内涵的综合体,就成为全党一切工作都必须采用的基本领导方法,并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有机统一和丰富内涵,使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具有超越其他方法的独特优势: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能最有效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领导方法,是能最大限度发挥被领导者积极性的领导方法,也是融科学决策与高效执行为一体的领导方法。正是因为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论在党的哪一个时期,群众路线将决定党的兴衰成败。“要让全党记住:如果正确地实行群众路线,使我们得到成功,那末,违背群众路线,就一定要使我们的工作遭受损失,使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43]221可以说,是否坚持群众路线,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事业能否兴旺发展。
在建党百年和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全面理解并准确掌握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本质属性和多个层次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全党正确运用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更好实现党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